定位载具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5852发布日期:2023-12-13 23:4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定位载具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备,尤其涉及一种定位载具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1、bmu板为汽车电池板或笔记本电池板,是重要的电池控制模块。由于bmu板通常需要与多个其他电路模块连接,这就需要用到汇流条(bus bar板),bmu板与busbar板需组装在一起。

2、现有申请号为cn202221352716.4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电池bmu板高精度焊接设备,通过第一bmu板定位机构对bmu板和busbar板两者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其中第一bmu板定位机构为弹性力施加结构,具体定位时,竖直气缸的输出轴向下运动,靠近夹具;夹爪气缸夹紧,从而带动两个内夹夹头通过弹性力夹紧bmu板;与此同时,推拉气缸的输出轴伸出,从而带动推拉夹头通过弹性力将busbar板向一侧拉动,从而实现对bmu板和待焊接件的定位。

3、由于busbar板采用弹性力进行限位,busbar板的基准未被固定,因此在受外力作用时,busbar板易发生相对位移,导致busbar板的基准位置发生偏移,影响后续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定位载具及生产线,以解决在载具移动过程中busbar板易发生位移,导致其基准位置偏移,影响后续作业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定位载具,包括:

3、底座,固定有基准第一件和基准第二件;

4、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与第一产品配合,以将所述第一产品的第一基准边抵接于所述基准第一件上,将所述第一产品的第二基准边抵接于所述基准第二件上;

5、第二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与第二产品配合,所述第二产品第三基准边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产品第四基准边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产品内;以及

6、基准块,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基准块上设置有基准定位部,所述基准定位部具有基准第三件和基准第四件,所述基准第三件用于与所述第三基准边抵接,所述基准第四件用于与所述第四基准边抵接。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嵌设配合的定位件和定位孔,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定位孔中的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另外一者设置于所述基准块上。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

9、第一抵紧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与所述第一产品配合;

10、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抵紧件连接;以及

11、第一复位件,连接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底座。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抵紧件包括第一头部定位件和第一侧定位件,所述第一头部定位件和所述第一侧定位件与所述底座之间均连接有所述第一复位件。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

14、第一联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头部定位件和所述第一侧定位件,以使所述第一头部定位件和所述第一侧定位件同步运动。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

16、多个第二抵紧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各所述第二抵紧件分别抵接所述第二产品的周侧;

17、多个第二复位件,多个所述第二复位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抵紧件连接,且所述第二复位件远离相连接的所述第二抵紧件的一侧与所述底座连接。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还包括多个动力部件,多个所述动力部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抵紧件连接以驱动相连接的所述第二抵紧件移动。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还包括:

20、第二驱动件,与任一所述第二抵紧件连接;以及

21、第二联动组件,所述第二联动组件连接各所述第二抵紧件,以使各所述第二抵紧件同步运动。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暂存区和固定区,所述暂存区和所述固定区均设置有所述连接组件。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暂存区和所述固定区上均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以固定所述基准块。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紧固件包括强力磁铁,所述基准块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紧固件相配合的磁吸件,或者所述基准块为金属件。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底座上以压盖所述第二产品。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产品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第二产品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槽的相对两侧均形成有第一操作位,所述第一操作位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定位槽的相对两侧均形成有第二操作位,所述第二操作位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连通。

2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产线,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定位载具。

2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30、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载具及生产线,第二产品的第三基准边和第二产品的第四基准边与第一产品在空间上重叠,难以对第二产品的基准进行固定。通过活动式设置的基准块,在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一产品配合的情况下,基准块位于其他位置,以避免基准块对第一产品定位的影响,通过第一定位组件以将第一产品的第二基准边抵接于底座的基准第一件上,将第一产品的第二基准边抵接于底座的基准第二件上,从而将第一产品限位在底座上,且可以保障第一产品位于底座位置的准确度;在第二产品限位固定之前,基准块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底座上,将第二产品的第三基准边与基准块的基准第三件相对应,将第二产品的第四基准边和基准块的基准第四件相对应,即可通过基准块对第二产品的连接位置进行限制,以保障第二产品连接后位置的可靠性,再通过第二定位组件将第二产品限位固定在底座上,在基准块和第二定位组件的相互作用下,第二产品可以保障其位置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保障第二产品的第三基准边和第四基准边不会发生偏移,保障产品良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嵌设配合的定位件(61)和定位孔(62),所述定位件(61)和所述定位孔(62)中的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底座(2)上,另外一者设置于所述基准块(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紧件包括第一头部定位件(33)和第一侧定位件(34),所述第一头部定位件(33)和所述第一侧定位件(34)与所述底座(2)之间均连接有所述第一复位件(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3)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4)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4)还包括多个动力部件,多个所述动力部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抵紧件连接以驱动相连接的所述第二抵紧件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4)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暂存区(21)和固定区(22),所述暂存区(21)和所述固定区(22)均设置有所述连接组件(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区(21)和所述固定区(22)上均设置有紧固件(7),所述紧固件(7)以固定所述基准块(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7)包括强力磁铁,所述基准块(5)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紧固件(7)相配合的磁吸件,或者所述基准块(5)为金属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底座(2)上以压盖所述第二产品(12)。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产品(11)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第二产品(12)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相对两侧均形成有第一操作位,所述第一操作位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定位槽的相对两侧均形成有第二操作位,所述第二操作位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连通。

15.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载具。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定位载具及生产线,该定位载具包括底座、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以及基准块,底座固定有基准第一件和基准第二件;第一定位组件用于与第一产品配合,将第一基准边抵接于基准第一件上,第二基准边抵接于基准第二件上;第二定位组件用于与第二产品配合,第二产品第三基准边的正投影和第二产品的第四基准的正投影位于第一产品内,基准块可拆卸设置于底座上,基准块上设置有基准定位部,基准定位部具有基准第三件和基准第四件,基准第三件用于与第三基准边抵接,基准第四件用于与第四基准边抵接。该定位载具以解决在载具移动过程中第一产品和第二产品易发生相对位移,导致基准位置偏移,影响后续作业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宇,吴柏帆,陈立书,刘宏伟,郭登旺,张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速博达(深圳)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