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运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7063发布日期:2024-05-11 00:0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往复运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运动工具,该往复运动工具构成为使顶端工具呈直线状往复运动。


背景技术:

1、往复运动工具使顶端工具沿驱动轴线呈直线状往复运动。当驱动顶端工具时,在驱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上产生比较大的振动。因此,已知一种具有用于减轻该振动的平衡锤的往复运动工具。例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13951号所记载的冲击工具具有:运动转换机构,其通过电机来驱动;和平衡锤,其被配置在壳体部件(内壳体)的内部空间,通过壳体部件以可绕摆动轴线摆动的方式被支承。平衡锤以可进行动作的方式连接于运动转换机构,通过运动转换机构以摆动轴线为支点进行摆动。


技术实现思路

1、上述的壳体部件需要支承以可进行动作的方式连接于运动转换机构的平衡锤,因此受到设计上的制约。因此,从提高壳体部件的设计自由度的观点出发,平衡锤的支承结构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2、鉴于上述的情况,本发明的非限定性的1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涉及往复运动工具中的平衡锤的支承结构的改善。

3、根据本发明的非限定性的1个方式,提供一种往复运动工具,该往复运动工具构成为,使顶端工具沿驱动轴线直线状往复运动。该往复运动工具具有电机、运动转换机构、主体壳体、内壳体、支承体和平衡锤。

4、电机具有以可绕电机轴线旋转的电机轴。运动转换机构以可进行动作的方式与电机轴相连接。运动转换机构构成为,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沿着驱动轴线的直线往复运动。驱动轴线规定往复运动工具的前后方向。内壳体被配置在主体壳体内,收容运动转换机构的至少一部分。支承体独立于内壳体而形成,被安装于内壳体。平衡锤构成为,以可进行动作的方式连接于运动转换机构,通过运动转换机构来驱动。平衡锤通过支承体以可绕摆动轴线摆动的方式被支承,且至少局部被收容于内壳体,其中所述摆动轴线沿与驱动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

5、本方式的往复运动工具具有通过运动转换机构驱动的平衡锤。因此,平衡锤能够有效地减轻往复驱动顶端工具时产生的振动。另外,该平衡锤并不是被内壳体支承,而是通过独立于内壳体而形成且被安装于内壳体的支承体来支承。因此,在内壳体无需设置平衡锤的支承结构。据此,能够提高内壳体的设计自由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往复运动工具,该往复运动工具构成为使顶端工具呈直线状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运动工具。往复运动工具具有电机、运动转换机构、主体壳体、内壳体、支承体和平衡锤。运动转换机构构成为,以可进行动作的方式连接于电机轴,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沿着驱动轴线的直线往复运动。内壳体被配置在主体壳体内,收容运动转换机构的至少一部分。支承体独立于内壳体而形成,在主体壳体内被安装于内壳体。平衡锤构成为,以可进行动作的方式连接于运动转换机构,通过运动转换机构来驱动。平衡锤通过支承体以可绕摆动轴线摆动的方式被支承,且至少局部被收容在内壳体,其中所述摆动轴线沿与驱动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据此,能够提供一种涉及往复运动工具中的平衡锤的支承结构的改善。

技术研发人员:町田吉隆,高野优祐,力石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牧田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