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釜底阀更换方法及更换改进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11691发布日期:2024-04-01 14:1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合釜底阀更换方法及更换改进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聚合釜底阀更换方法改进,具体涉及一种聚合釜底阀更换方法及更换改进系统。


背景技术:

1、聚合釜是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的一个装置,原来在聚合釜底阀更换时,需要将聚合釜进行停车,降温后开始更换,检修时间在1.5至2天,开车的产品有3-4批降等处理,产品消耗很大。聚合釜底阀更换方法的改进,大大降低了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时间,控制在6-8小时,底阀更换后的产品质量基本不受影响,很好的控制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聚合釜底阀更换方法的改进,大大降低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时间,从而降低消耗、控制生产成本的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3、s1.将待更换底阀的聚合釜降压;

4、s2.确认聚合釜是否具备更换底阀的条件;

5、s3.底阀拆卸前应拆除保温部分,使其本体完全裸露;

6、s4.将聚合釜置于液压升降车支撑臂上,可用铁丝捆扎,移动并升高液压支撑臂,至完全承托液压底阀位置;

7、s5.拆卸附属管路各部连结法兰,降落液压臂,使托架与底阀同时降落至最低位,至此,拆卸过程结束;

8、s6.移动液压升降车至指定位置,利用升降葫芦卸至指定地点;

9、s7.回装过程依此反步骤进行。

10、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将聚合釜降压至0.05mpa。

11、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确认聚合釜是否具备检修条件时将聚合釜底阀、铸带板断电并拆线,同时将聚合釜底阀、铸带头热油进出口阀门关闭。

12、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确认聚合釜底阀部位的保温棉拆除,使底阀本体完全裸露。

13、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中,将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改进系统置于液压升降车支撑臂上,可用铁丝捆扎,移动并升高液压支撑臂,至完全承托液压底阀位置;

14、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中,拆卸附属管路各部连结法兰,将热油管线内的热油排尽后,降落液压臂,使托架与底阀同时降落至最低位。

15、一种聚合釜底阀更换改进系统,应用于上述聚合釜底阀更换方法中,所述的聚合釜底阀更换改进系统包括:用于放置聚合釜底阀的专用架台、移动液压升降车、聚合釜铸带装置、聚合釜底阀、聚合釜、聚合釜底阀热油进口阀门、聚合釜底阀热油进口管线;所述的阀门与管线在聚合釜底阀的上部一侧;聚合釜底阀热油出口阀、聚合釜底阀热油出口管线;所述阀门与管线在聚合釜底阀的下部一侧、聚合釜铸带头热油出口阀、聚合釜铸带头热油出口管线;所述阀门与管线(11)在聚合釜铸带装置上部一侧、聚合釜铸带头热油进口管线、聚合釜铸带头热油进口阀;所述管线与阀门在聚合釜铸带装置的下部一侧、聚合釜底阀及铸带装置处保温;所述的聚合釜底部与聚合釜底阀顶部相连接;所述的聚合釜底阀的底部与聚合釜铸带装置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的聚合釜、聚合釜底阀与聚合釜铸带装置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16、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聚合釜底阀更换改进系统还包括:聚合釜电动底阀驱动电机、聚合釜电动底阀控制系统、聚合釜电动底阀本体。所述的聚合釜电动底阀驱动电机与聚合釜电动底阀本体相连。所述的聚合釜电动底阀控制系统位于聚合釜电动底阀本体下部。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种方法的改进,使在聚合釜底阀更换时,不需要将聚合釜进行停车降温后再更换,检修时间大大缩短(1.5至2天缩短为6-8小时),开车的产品优等品率有很大的提高(3-4批等外品降至无等外品)很好的控制了生产成本,保证了聚合釜的稳定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聚合釜压力降至0.05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确认聚合釜是否具备检修条件时,将聚合釜底阀、铸带板断电并拆线,同时将聚合釜底阀、铸带头热油进出口阀门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确认聚合釜底阀部位的保温棉拆除,使底阀本体完全裸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确认底阀及铸带头附属热油管线各部连接法兰拆卸,管线内热油排尽后,将其降落至专用更换装置上。

6.一种聚合釜底阀更换改进系统,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改进系统包括: 用于放置聚合釜底阀的专用架台(1)、移动液压升降车(2)、聚合釜铸带装置(3)、聚合釜底阀(4)、聚合釜(5)、聚合釜底阀热油进口阀门(6)、聚合釜底阀热油进口管线(7);所述的阀门(6)与管线(7)在聚合釜底阀(4)的上部一侧;聚合釜底阀热油出口阀(8)、聚合釜底阀热油出口管线(9);所述阀门(8)与管线(9)在聚合釜底阀(4)的下部一侧、聚合釜铸带头热油出口阀(10)、聚合釜铸带头热油出口管线(11);所述阀门(10)与管线(11)在聚合釜铸带装置上部一侧、聚合釜铸带头热油进口管线(12)、聚合釜铸带头热油进口阀(13);所述管线(12)与阀门(11)在聚合釜铸带装置的下部一侧、聚合釜底阀及铸带装置处保温(14);所述的聚合釜(5)底部与聚合釜底阀(4)顶部相连接;所述的聚合釜底阀(4)的底部与聚合釜铸带装置(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的聚合釜(5)、聚合釜底阀(4)与聚合釜铸带装置(3)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线(7)、(9)为聚合釜底阀热油伴热管线,所述的阀门(6)、(8)为聚合釜底阀热油伴热管线阀门,所述的热油伴热管线手阀位于热油伴热管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线(11)、(12)为聚合釜铸带装置热油伴热管线,所述的阀门(10)、(13)为聚合釜铸带装置热油伴热管线阀门,所述的热油伴热管线手阀位于热油伴热管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14)在聚合釜底阀(4)与铸带装置(3)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方法及更换改进系统,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将待更换底阀的聚合釜降压;S2.确认聚合釜是否具备更换底阀的条件;S3.底阀拆卸前应拆除保温部分,使其本体完全裸露;S4.将聚合釜置于液压升降车支撑臂上,移动并升高液压支撑臂,至完全承托液压底阀位置;S5.拆卸附属管路各部连结法兰,降落液压臂,使托架与底阀同时降落至最低位,至此,拆卸过程结束;S6.移动液压升降车至指定位置,利用升降葫芦卸至指定地点;S7.回装过程依此反步骤进行。本发明提供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方法,通过对底阀更换方法的改进,大大降低了聚合釜底阀的更换时间,底阀更换后的产品质量基本不受影响,并大大提高了更换底阀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选政,崔保平,胡齐彦,马金彪,罗永杰,郜沛琦,王钰,赵克玲,秘立毅,左珊珊,柴世峰,张华,田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顶山神马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