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14728发布日期:2023-08-04 06:3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钻孔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加工刀具,尤其涉及一种钻孔工具。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产品的高集成化和精密话发展,印制电路板(pcb)逐步向小孔径、窄线距、高密度和多层数的方向发展,对其机械钻孔的孔位精度、断钻率和孔壁质量等要求都在不断提高。

2、如图1所示,目前常用的pcb钻头包括钻身和钻尖,其钻尖处通常都是有两个对称的主切削刃10及两组对称的后刀面11、12,钻身上则设有两条对称螺旋的对应于主切削刃10的主排屑槽20。随着微型钻头的钻径要求越来越小,其对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钻径越小的微型钻头更易断钻,而常规钻头两螺旋槽形式削弱了钻头刚性,易断刀。为解决此问题,目前行业内开发了一种芯厚比较厚的一种微型钻头(如图2),其仅设有一个主切削刃6,还设有一个与此主切削刃6对应的主排屑槽4,其对应的另一侧的位置处设有一副排屑槽5,但不设切削刃,因此芯厚可以做的较厚,但这种微型钻头的横刃是由四个刀面连接形成,从而横刃较长,定心差,下钻易滑刀,易断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孔工具,能够有效减小横刃长度,改善受力情况和定心效果,降低滑刀的概率,防止断针。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孔工具,包括钻身和钻孔部,所述钻身的外侧壁呈凹陷地开设有主排屑槽和副排屑槽,所述主排屑槽螺旋地围绕于所述钻身的中心轴;

3、所述钻孔部具有第一主后刀面、第二主后刀面、第一副后刀面和第二副后刀面,所述第一主后刀面形成相对设置的主切削刃和第一棱边,所述主切削刃与所述主排屑槽连接,所述第一主后刀面与所述第二主后刀面通过所述第一棱边连接,所述第二主后刀面形成有与所述副排屑槽连接的第一副刃;所述第一主后刀面与所述第一副后刀面连接形成所述钻孔部的横刃,所述第一副后刀面形成有与所述副排屑槽连接的副切削刃,所述第一副后刀面与所述第二副后刀面通过第二棱边连接,所述第二棱边和所述副切削刃相交在远离所述横刃的一端;所述第二副后刀面包括相对设置的主后刃和第二副刃,所述主后刃与所述主排屑槽连接,所述第二副刃与所述副排屑槽连接,所述第二副刃的第一端点、所述第二棱边的第一端点和所述副切削刃的第一端点重合。

4、可选地,所述主切削刃的第一端点、所述主后刃的第一端点、所述第二棱边的第二端点和所述横刃的第一端点重合。

5、可选地,所述副切削刃的第二端点和所述横刃的第二端点重合。

6、可选地,所述主排屑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贯穿所述第一主后刀面和所述第一副后刀面通过所述横刃相连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两外边沿分别连接至所述主切削刃靠近所述横刃的一端和所述主后刃靠近所述横刃的一端;所述副排屑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贯穿所述第一主后刀面和所述第一副后刀面通过所述横刃相连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槽的两外边沿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副刃靠近所述横刃的一端和所述副切削刃靠近所述横刃的一端。

7、可选的,所述主排屑槽和所述副排屑槽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主后刀面和所述第二主后刀面连接的刃瓣,所述刃瓣形成有刃带和经磨削形成于所述刃带一侧的磨背部,所述刃带与所述第一主后刀面连接。

8、可选的,所述副排屑槽为盲槽;或

9、所述副排屑槽螺旋地围绕于所述钻身的中心轴且汇入所述主排屑槽;或

10、所述副排屑槽螺旋地围绕于所述钻身的中心轴并向远离所述钻孔部的一端延伸,所述副排屑槽与所述主排屑槽间隔设置。

11、可选的,所述主切削刃和所述第二棱边的夹角为所述钻孔部的钻尖角,所述钻尖角的角度界于120°和175°之间。

12、可选的,所述横刃的长度为l,所述钻针的外径圆直径为d,其中,l≤0.6*d。

13、本实用新型的钻孔工具,由于横刃形成在第一主后刀面和第一副后刀面的连接处,能够减小横刃的长度,改善钻孔工具钻孔时的受力情况,降低钻孔工具荷载,从而降低断针概率。另外,第一副后刀面与副排屑槽连接形成副切削刃,且第二副后刀面与副排屑槽连接形成与副切削刃相连的第二副刃,可使得副切削刃的长度小于主切削刃的长度,相较常用的pcb钻头而言,可减小参与切削的切削刃长度,进而能够降低钻孔工具钻孔荷载,从而有利于抑制摆动、提高孔壁质量并且防止断针。



技术特征:

1.一种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钻身和钻孔部,所述钻身的外侧壁呈凹陷地开设有主排屑槽和副排屑槽,所述主排屑槽螺旋地围绕于所述钻身的中心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刃的第一端点、所述主后刃的第一端点、所述第二棱边的第二端点和所述横刃的第一端点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切削刃的第二端点和所述横刃的第二端点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屑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贯穿所述第一主后刀面和所述第一副后刀面通过所述横刃相连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两外边沿分别连接至所述主切削刃靠近所述横刃的一端和所述主后刃靠近所述横刃的一端;所述副排屑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贯穿所述第一主后刀面和所述第一副后刀面通过所述横刃相连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槽的两外边沿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副刃靠近所述横刃的一端和所述副切削刃靠近所述横刃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屑槽和所述副排屑槽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主后刀面和所述第二主后刀面连接的刃瓣,所述刃瓣形成有刃带和经磨削形成于所述刃带一侧的磨背部,所述刃带与所述第一主后刀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排屑槽为盲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排屑槽螺旋地围绕于所述钻身的中心轴且汇入所述主排屑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排屑槽螺旋地围绕于所述钻身的中心轴并向远离所述钻孔部的一端延伸,所述副排屑槽与所述主排屑槽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刃和所述第二棱边的夹角为所述钻孔部的钻尖角,所述钻尖角的角度界于120°和175°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刃的长度为l,所述钻身的外径圆直径为d,其中,l≤0.6*d。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钻孔工具,包括钻身和钻孔部,钻孔部具有第一主后刀面、第二主后刀面、第一副后刀面和第二副后刀面;第一主后刀面形成相对设置的主切削刃和第一棱边,主切削刃与主排屑槽连接,第一主后刀面与第二主后刀面通过第一棱边连接,第二主后刀面形成有与副排屑槽连接的第一副刃;第一主后刀面与第一副后刀面连接形成钻孔部的横刃,第一副后刀面形成有与副排屑槽连接的副切削刃,第一副后刀面与第二副后刀面通过第二棱边连接,第二棱边和副切削刃相交在远离横刃的一端;第二副后刀面包括相对设置的主后刃和第二副刃,主后刃与主排屑槽连接,第二副刃与副排屑槽连接,第二副刃的第一端点、第二棱边的第一端点和副切削刃的第一端点重合。

技术研发人员:朱水生,王正齐,刘绪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