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隐形把手与车门外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81967发布日期:2023-07-25 13:42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隐形把手与车门外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隐形把手与车门外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车型车门外板均以钣金件为主,钢板铝板均有,隐形把手与钣金车门安装定位方式结构复杂、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的汽车隐形把手与车门外板连接结构,解决目前隐形把手与钣金车门安装定位方式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隐形把手与车门外板连接结构,包括车门外板、车门把手安装板和隐形把手,所述车门外板和车门把手安装板均为塑料件,车门把手安装板粘接在车门外板的内侧,隐形把手连接在车门把手安装板上。

3、进一步的,所述隐形把手包括把手座和把手,把手扣接在把手座上,把手座连接在车门把手安装板上。

4、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座上设有挂钩ⅰ,车门把手安装板上设有挂钩ⅱ,挂钩ⅰ与挂钩ⅱ挂在一起。

5、进一步的,所述车门把手安装板通过双组分聚氨酯胶粘结在车门外板上形成一个外板总成。

6、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座上设凸台,车门外板上设有翻边,安装时,把手座上的凸台在y向抵到车门外板上,且与翻边贴合。

7、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座与车门外板之间设有密封垫圈,密封垫圈的一侧与把手座上的凸台贴合,密封垫圈的另一侧与车门外板的翻边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车门外板上与凸台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对凸台x向位置限位的筋条,筋条设置在凸台的两侧。

9、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0、本实用新型门外板采用塑料件,标配隐形把手时通过塑料车门外板翻边结构与隐形把手座之间通过限位凸台与翻边配合相互限制x向和z向来进行限位;通过车门把手安装板挂钩与隐形把手之间形成预挂安装,通过隐形把手凸台与车门外板贴合到位从而保证隐形把手与车门外板y向面差。该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隐形把手与车门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外板(1)、车门把手安装板(2)和隐形把手(4),所述车门外板(1)和车门把手安装板(2)均为塑料件,车门把手安装板(2)粘接在车门外板(1)的内侧,隐形把手(4)连接在车门把手安装板(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隐形把手与车门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把手(4)包括把手座(41)和把手(42),把手(42)扣接在把手座(41)上,把手座(41)连接在车门把手安装板(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隐形把手与车门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座(41)上设有挂钩ⅰ(43),车门把手安装板(2)上设有挂钩ⅱ(21),挂钩ⅰ(43)与挂钩ⅱ(21)挂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隐形把手与车门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把手安装板(2)通过双组分聚氨酯胶(5)粘结在车门外板(1)上形成一个外板总成。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汽车隐形把手与车门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座(41)上设凸台(8),车门外板(1)上设有翻边(11),安装时,把手座(41)上的凸台(8)在y向抵到车门外板(1)上,且与翻边(11)贴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隐形把手与车门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座(41)与车门外板(1)之间设有密封垫圈(3),密封垫圈(3)的一侧与把手座(41)上的凸台(8)贴合,密封垫圈(3)的另一侧与车门外板(1)的翻边(11)贴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隐形把手与车门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外板(1)上与凸台(8)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对凸台(8)x向位置限位的筋条(9),筋条(9)设置在凸台(8)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隐形把手与车门外板连接结构,包括车门外板、车门把手安装板和隐形把手,所述车门外板和车门把手安装板均为塑料件,车门把手安装板粘接在车门外板的内侧,隐形把手连接在车门把手安装板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技术门外板采用塑料件,标配隐形把手时通过塑料车门外板翻边结构与隐形把手座之间通过限位凸台与翻边配合相互限制X向和Z向来进行限位;通过车门把手安装板挂钩与隐形把手之间形成预挂安装,通过隐形把手凸台与车门外板贴合到位从而保证隐形把手与车门外板Y向面差。该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胡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