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重式轴承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0098发布日期:2023-07-21 12:17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重式轴承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铁路货车轴承夹机构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重式轴承夹紧装置,通过采用偏重式锁臂结构,在自重作用下自动打开,轴承到位后自动锁紧,减少额外的压紧机构成本,方便操作人员从上至下起吊轮对,保证作业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背景技术:

1、铁路货车是铁路货物运输的运载工具,轮轴是铁路货车上重要的可互换部件,其技术状态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行安全,为实现铁路货车现行滚动轴承轮对收入和支出时对轮对轴承进行磨合检验,需要对轴承进行磨合试验,在试验时会对其进行固定,然后模拟轮对正常工作状态,通过变频驱动装置驱动车轮带动轴承内圈进行旋转,进而检测轴承在该过程中的温升情况,而铁路货车轴承磨合机通常采用轴承座形式承载轴承,需要机械式结构压紧或抱紧磨合中的轴承,以达到防止轴承磨合过程中偏离安全区域的情况,但是在采用机械式结构压紧或抱紧磨合中的轴承时,由于上锁式轴承固定装置影响吊装空间,不利于轮对落位,进而降低了吊装检测时的便捷性,且在吊装前需确认开启轴承固定机构,若误操作容易造成磕碰损伤,进而降低了轴承固定时的安全性。

2、综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重式轴承夹紧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重式轴承夹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上锁式轴承固定装置影响吊装空间,不利于轮对落位,进而降低了吊装检测时的便捷性,且在吊装前需确认开启轴承固定机构,若误操作容易造成磕碰损伤,进而降低了轴承固定时安全性的问题。

2、一种自重式轴承夹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腔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v型座,所述v型座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轴承本体,两个所述v型座之间的两侧均设置有锁紧臂,所述底板内腔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所述v型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部与轴承本体接触,所述v型座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垫板,所述锁紧臂的一端套设有压头。

3、优选的,所述v型座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垫板位于放置槽的内腔,且与放置槽的内腔活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垫板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的底部延伸至第一螺孔的内腔,并与第一螺孔的内腔螺纹连接。

5、优选的,所述锁紧臂的正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两端均与v型座活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压头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二螺钉,所述锁紧臂正面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钉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螺孔的内腔,并与第二螺孔的内腔螺纹连接。

7、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的内腔螺纹连接有第三螺钉。

8、优选的,所述压头由尼龙材质制成,所述垫板采用聚氨酯材质制成。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用于对v型座进行放置,同时可对v型座进行稳定支撑,有效确保了v型座的稳定性,防止后期在对轴承本体定位时出现晃动的情况,通过v型座,用于对轴承本体进行限位放置,进而可防止轴承本体在压紧时出现位置错位的情况,通过垫板,用于对轴承本体进行防护,且可对轴承本体起到防滑的效果,有效确保了轴承本体后期压紧定位时的稳定性,通过温度传感器,用于对轴承本体进行测温试验。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轴承本体、锁紧臂和压头的配合,通过将轴承本体放置在锁紧臂的内腔,使轴承本体与锁紧臂内腔的底部接触,由于轴承本体自身的重量会带动锁紧臂的一端向下运动,锁紧臂一端向下运动的同时,另一端向轴承本体的表面运动,使锁紧臂带动压头与轴承本体接触,进而实现对轴承本体的压紧限位,通过采用偏重式锁臂结构,在自重作用下自动打开,轴承到位后自动锁紧,减少额外的压紧机构成本,方便操作人员从上至下起吊轮对,且保证了作业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重式轴承夹紧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内腔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v型座(2),所述v型座(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轴承本体(3),两个所述v型座(2)之间的两侧均设置有锁紧臂(4),所述底板(1)内腔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所述v型座(2)之间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的顶部与轴承本体(3)接触,所述v型座(2)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垫板(6),所述锁紧臂(4)的一端套设有压头(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重式轴承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座(2)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8),所述垫板(6)位于放置槽(8)的内腔,且与放置槽(8)的内腔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自重式轴承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8)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孔(9),所述垫板(6)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螺钉(10),所述第一螺钉(10)的底部延伸至第一螺孔(9)的内腔,并与第一螺孔(9)的内腔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重式轴承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臂(4)的正面开设有连接孔(14),所述连接孔(1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轴(11),所述活动轴(11)的两端均与v型座(2)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重式轴承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7)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二螺钉(12),所述锁紧臂(4)正面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孔(13),所述第二螺钉(1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螺孔(13)的内腔,并与第二螺孔(13)的内腔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重式轴承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三螺孔(16),所述第三螺孔(16)的内腔螺纹连接有第三螺钉(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重式轴承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7)由尼龙材质制成,所述垫板(6)采用聚氨酯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重式轴承夹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腔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V型座,所述V型座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轴承本体,两个所述V型座之间的两侧均设置有锁紧臂;本技术通过将轴承本体放置在锁紧臂的内腔,使轴承本体与锁紧臂内腔的底部接触,由于轴承本体自身的重量会带动锁紧臂的一端向下运动,锁紧臂一端向下运动的同时,另一端向轴承本体的表面运动,使锁紧臂带动压头与轴承本体接触,进而实现对轴承本体的压紧限位,通过采用偏重式锁臂结构,在自重作用下自动打开,轴承到位后自动锁紧,减少额外的压紧机构成本,方便操作人员从上至下起吊轮对,且保证了作业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鹏,孙志豪,卢泽天,万磊,祁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铁城轨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