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及传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2916发布日期:2024-02-22 21:0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及传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门窗锁体,尤其涉及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以及传动轴与执手的第二连接结构,还涉及一种传动组件。


背景技术:

1、传动壳和执手是实现门窗开启和关闭的重要五金之一,常规的实现方案是执手上带有基座,基座和手柄通过螺钉直接连接;基座与传动壳通过两个螺钉连接,并夹紧扇型材用来固定;执手的转动是通过传动轴传到传动壳的转轮上,实现传动壳的驱动。此常规方案需要配件较多,安装也比较繁琐,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都高。

2、在现有技术中,传动轴一般仅通过插接的方式与转轮传动连接,并不固定连接。如在现有技术“cn202111118338.3-一种执手装置及其拆装方法”中,采用的是将传动轴穿过转轮与下壳体紧固连接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需要在安装传动壳时考虑传动轴紧固件的安装,导致传动轴安装的效率降低。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能够提高传动轴与转轮连接固定的效率,提高安装拆卸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能够实现传动轴与转轮的固定连接,能够提高传动轴与转轮连接固定的效率,提高安装拆卸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传动轴、转轮、紧固机构、顶紧部;转轮用于设置在传动组件中;顶紧部通过紧固机构设置在传动轴的一端,紧固机构用于控制顶紧部中心与传动轴中心之间的距离;传动轴具有顶紧部的一端插设在转轮的第一传动孔中;其中,传动轴的第一顶紧端通过偏移结构与顶紧部的第二顶紧端抵触挤压,第二顶紧端具有远离传动轴中轴线,并顶紧第一传动孔内壁的运动状态。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的技术方案:

3、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传动轴、转轮、紧固机构、顶紧部;转轮用于设置在传动组件中;顶紧部通过紧固机构设置在传动轴的一端,紧固机构用于控制顶紧部中心与传动轴中心之间的距离;传动轴具有顶紧部的一端插设在转轮的第一传动孔中;其中,传动轴的第一顶紧端通过偏移结构与顶紧部的第二顶紧端抵触挤压,第二顶紧端具有远离传动轴中轴线,并顶紧第一传动孔内壁的运动状态。

4、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偏移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顶紧端上的第一偏移部;设置在第二顶紧端上的第二偏移部;第一偏移部和第二偏移部均有相互抵触、相互挤压、相对滑动的运动状态。

5、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一偏移部为半圆柱结构、半圆球结构、半椭圆球结构、对称人形结构、非对称人形结构、楔形结构中的一种;第二偏移部为楔形结构。

6、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一偏移部为楔形结构;第一偏移部的第一楔形面与传动轴中轴线的夹角,记为第一夹角;第二偏移部的第二楔形面与顶紧部中轴线的夹角,记为第二夹角;第一夹角的值与第二夹角的值均小于90减去材料摩擦角值的差值;其中,材料摩擦角值为预先测定值。

7、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一夹角等于第二夹角。

8、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紧固机构包括:螺栓结构,螺栓结构穿过传动轴与顶紧部螺纹连接;螺栓结构的连接杆体位于传动轴的容纳空间内。

9、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紧固机构包括:紧固螺母结构、连接杆体;连接杆体与顶紧部连接,连接杆体位于传动轴的容纳空间内;连接杆体远离顶紧部的一端与紧固螺母结构螺纹连接。

10、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连接杆体与顶紧部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一体化连接中的一种。

11、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容纳空间为通孔结构或槽体结构。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传动轴与执手的第二连接结构:

13、一种传动轴与执手的第二连接结构,该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上述的传动轴与转轮的第一连接结构;执手,执手的第二传动槽套设在传动轴远离转轮的一端;执手与传动轴可拆卸连接。

14、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该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螺纹结构,第三螺纹结构设置在执手或传动轴上,第二螺栓结构,第二螺栓结构用于与第三螺纹结构螺纹配合,第二螺栓结构与第三螺纹结构配合限制执手与传动轴脱离。

15、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三螺纹结构设置在传动轴上,第二螺栓结构穿设于执手,并将执手夹紧在传动轴上。

16、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二螺栓结构的中轴线与传动轴的中轴线重合。

17、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二螺栓结构的中轴线与传动轴的中轴线垂直。

18、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二螺栓结构的中轴线与传动轴的中轴线垂直;第三螺纹结构设置在执手上,第二螺栓结构的一端用于抵触在传动轴的外壁上。

19、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二螺栓结构的中轴线与传动轴的中轴线垂直;第三螺纹结构设置在传动轴上,第二螺栓结构的一端用于抵触在第二传动槽的内壁上。

20、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该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执手上的第四螺纹结构,第三螺纹结构设置在传动轴上;第四螺纹结构与第三螺纹结构连通设置;第二螺栓结构用于与第四螺纹结构、第三螺纹结构同时螺纹配合。

21、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二螺栓结构的中轴线与传动轴的中轴线重合;第三螺纹结构为可转动设置在传动轴一端的螺母结构;第二螺栓结构与第三螺纹结构将执手和传动轴夹紧。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传动组件:

23、一种传动组件,该装置包括:上述的传动轴与转轮的第一连接结构。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传动轴1设置有顶紧部4的一端插入第一传动孔中。在紧固机构的作用下,顶紧部的中心与传动轴的中心相互靠近,第一顶紧端和第二顶紧端相互抵触挤压;在偏移结构的作用下,第二顶紧端具有远离传动轴轴线,并顶紧第一传动孔内壁。进而实现,通过挤压顶紧的方式,实现传动轴与转轮快速连接的技术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传动轴与转轮连接固定的效率,提高安装拆卸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传动轴(1)、转轮(2)、紧固机构(3)、顶紧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结构(x)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部(x1)为楔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j1)等于所述第二夹角(j2)。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传动轴与执手的第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结构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动轴与执手的第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螺纹结构(a301),所述第三螺纹结构(a301)设置在所述执手(a1)或所述传动轴(1)上,

12.一种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的第一连接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及传动组件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传动轴、转轮、紧固机构、顶紧部;转轮用于设置在传动组件中;顶紧部通过紧固机构设置在传动轴的一端,紧固机构用于控制顶紧部中心与传动轴中心之间的距离;传动轴具有顶紧部的一端插设在转轮的第一传动孔中;其中,传动轴的第一顶紧端通过偏移结构与顶紧部的第二顶紧端抵触挤压,第二顶紧端具有远离传动轴中轴线,并顶紧第一传动孔内壁的运动状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传动轴与转轮连接固定的效率,提高安装拆卸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鹏,戴锟明,邓陈,张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好博窗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9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