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套孔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5949发布日期:2023-06-08 15:1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套孔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密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手套孔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试验箱手套孔结构一般会采用橡胶手套方式进行简单密封,虽然方便了操作,但是橡胶材质一般耐低温性能差,使用一段时间很容易损坏,密封结构的寿命短。还有的手套孔将四氟垫进行切割形成简单的密封形式,但是这种形式基本上没有密封效果,漏冷很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套孔密封结构,通过手套孔外侧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作为密封状态下的密封件,在需要使用手套孔时利用翻板组件将两个挡板向手套孔两侧展开以露出整个手套孔,便于使用者通过手套孔伸入试验箱中进行操作,操作方式便捷,密封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且不会受到试验箱内试验环境的影响,使用寿命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套孔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翻板组件;

3、所述翻板组件固定于手套孔外侧边缘,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以所述翻板组件为中轴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手套孔外侧,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在密封状态下对所述手套孔进行密封,在需要使用所述手套孔时所述翻板组件能够将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向所述手套孔两侧展开,以将整个所述手套孔露出。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手套孔密封结构还包括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设置于所述手套孔外侧边缘,所述感应模块与所述翻板组件相连接,所述感应模块在监测到所述手套孔外侧预设距离区域内出现预设特征时控制所述翻板组件动作,以自动打开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手套孔外侧边缘设置有密封凸块,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与所述密封凸块相接触实现对所述手套孔的密封。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翻板组件包括中轴、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安装于所述中轴上,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于所述手套孔外侧边缘并与所述第一挡板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于所述手套孔外侧边缘并与所述第二挡板相连接;

7、在需要使用所述手套孔时,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驱动所述第一挡板向所述手套孔的对应侧展开,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驱动所述第二挡板向所述手套孔的对应侧展开,以将所述手套孔整体露出。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感应模块为红外感应装置或激光感应装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手套孔外侧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作为密封状态下的密封件,在需要使用手套孔时利用翻板组件将两个挡板向手套孔两侧展开以露出整个手套孔,便于使用者通过手套孔伸入试验箱中进行操作,操作方式便捷,密封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且不会受到试验箱内试验环境的影响,使用寿命长。



技术特征:

1.一种手套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翻板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设置于所述手套孔外侧边缘,所述感应模块与所述翻板组件相连接,所述感应模块在监测到所述手套孔外侧预设距离区域内出现预设特征时控制所述翻板组件动作,以自动打开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套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孔外侧边缘设置有密封凸块,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与所述密封凸块相接触实现对所述手套孔的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套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组件包括中轴、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安装于所述中轴上,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于所述手套孔外侧边缘并与所述第一挡板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于所述手套孔外侧边缘并与所述第二挡板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为红外感应装置或激光感应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套孔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翻板组件;翻板组件固定于手套孔外侧边缘,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以翻板组件为中轴可旋转地固定于手套孔外侧,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密封状态下对手套孔进行密封,在需要使用手套孔时翻板组件能够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向手套孔两侧展开,以将整个手套孔露出。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通过手套孔伸入试验箱中进行操作,操作方式便捷,密封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且不会受到试验箱内试验环境的影响,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永,陈明豪,李小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科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