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把手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8317发布日期:2023-08-09 20:21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把手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门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旋转式把手锁。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门把手通常包括内把手和外把手,内外把手固定在门的两侧,门内设置有门锁机构,内外把手和门锁机构通过一根方钢进行连接,具体原理为转动内把手或外把手,带动方钢进行转动,从而就可以驱动门锁机构控制锁舌伸缩,达到开门的功能。在上述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门锁还具有锁止的功能,现有的例如三杆锁,其将方钢设置为空心结构,在方钢的内部再贯穿设置有一根扁条,通过扁条的转动可以驱动对应的锁止机构对把手进行锁定,相应的,为了驱动扁条,通常会在外把手上设有钥匙孔结构,在内把手上则设有按钮等结构,用于驱动扁条转动,实现锁止或开锁。

2、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些缺陷,现有的传统把手锁,内把手通常设置按钮或者滑块等部件对扁条进行驱动,其中,按钮和滑块的运动方式通常为直线性的移动,而扁条则为转动,因此需要设置例如蜗杆等转换机构将直线的运动转换为旋转的运动,这就导致把手锁内部的结构和零件增多,更加复杂,成本高,装配也不够方便。同时,滑块和按钮作为执行部件一般是从把手处凸出或者独立设置把手旁,这就使得把手的外部结构不够美观,因此有必要对把手锁的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把手锁,其驱动扁条的结构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同时驱动扁条的结构与把手整合到了一起且没有凸出把手的结构,使得把手也更加美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把手锁,包括内把手、外把手以及用于安装内外把手的把手座,所述内把手和外把手之间连接有空心方钢,所述空心方钢内设置有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把手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拨轮,所述扁条穿入内把手中与拨轮连接,通过所述拨轮的转动可同步带动扁条转动。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轮与内把手同轴设置。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轮的转动中心处设置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设置为与扁条相适配的扁形结构,所述扁条与扁形结构的卡接孔相卡合。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把手上设置有限制拨轮转动行程的限位块,所述拨轮上设置有与限位块对应的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在拨轮转动行程上分别抵于限位块的两侧。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把手包括有管轴部和握持部,所述限位块设置于管轴部的一端且穿过限位通孔后与握持部插接。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持部上设置有插孔,所述限位块与插孔插接配合。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和限位通孔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和两个所述限位通孔均为中心对称设置。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轮上设置有弹性抵于握持部或管轴部的端面的弹珠机构。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珠机构包括设置在拨轮上的弹簧以及弹珠,所述握持部或管轴部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弹珠相配合的定位孔。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内把手上设有拨轮,且内把手包括有管轴部和握持部,其中的管轴部和空心方钢同步转动且管轴部上还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握持部的插孔相插接,通过对握持部的转动即可带动管轴部和空心方钢转动,而拨轮由于设置有弧形结构的限位通孔与限位块配合,使得拨轮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转动,拨轮内设置有卡接孔,卡接孔与扁条相卡合,因此通过拨动拨轮即可带动扁条转动,从而带动与扁条相联动的锁紧机构对内外把手进行锁定,本实用新型的内把手结构通过拨轮带动扁条,拨轮和扁条的运动方式均为转动,因而在把手内不需要设置例如蜗杆等结构,使得把手内部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成本低,装配也更加方便。同时,拨轮设置在管轴部和握持部之间,且为转动的控制方式,因此不需要在把手上或把手旁设置凸出的或单独的执行部件,整个把手的外观更加美观。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式把手锁,包括内把手(1)、外把手(2)以及用于安装内外把手的把手座(3),所述内把手(1)和外把手(2)之间连接有空心方钢(4),所述空心方钢(4)内设置有扁条(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把手(1)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拨轮(102),所述扁条(5)穿入内把手(1)中与拨轮(102)连接,通过所述拨轮(102)的转动可同步带动扁条(5)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102)与内把手(1)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102)的转动中心处设置有卡接孔(8),所述卡接孔(8)设置为与扁条(5)相适配的扁形结构,所述扁条(5)与扁形结构的卡接孔(8)相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把手(1)上设置有限制拨轮(102)转动行程的限位块(7),所述拨轮(102)上设置有与限位块(7)对应的限位通孔(9),所述限位通孔(9)在拨轮(102)转动行程上分别抵于限位块(7)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把手(1)包括有管轴部(101)和握持部(103),所述限位块(7)设置于管轴部(101)的一端且穿过限位通孔(9)后与握持部(103)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103)上设置有插孔(10),所述限位块(7)与插孔(10)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7)和限位通孔(9)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7)和两个所述限位通孔(9)均为中心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102)上设置有弹性抵于握持部(103)或管轴部(101)的端面的弹珠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珠机构包括设置在拨轮(102)上的弹簧(13)以及弹珠(12),所述握持部(103)或管轴部(101)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弹珠(12)相配合的定位孔(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把手锁,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内把手、外把手以及用于安装内外把手的把手座,内把手和外把手之间连接有空心方钢,空心方钢内设置有扁条,内把手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拨轮,扁条穿入内把手中与拨轮连接,通过所述拨轮的转动可同步带动扁条转动。本技术驱动扁条的结构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同时驱动扁条的结构与把手整合到了一起且没有凸出把手的结构,使得把手也更加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梓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