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5673发布日期:2023-09-24 00:5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1、在相关技术中,汽车的门锁布置在车门,锁扣布置在车身主体上,门锁布置在车门会导致车门重量增加、厚度增加以及整车超宽等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门锁设于车身主体,锁扣设于车门,以降低车门的重量,便于乘员较为轻松地打开或关闭车门;还可以使得门锁不再占用车门的内部空间,可以有效地降低车门的厚度,进而降低整车的宽度。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主体;车门,所述车门可运动地设于所述车身主体;门锁组件,所述门锁组件包括门锁和锁扣,所述门锁设于所述车身主体,所述锁扣设于所述车门;其中,在所述门锁与所述锁扣配合时,所述车门被锁止在关闭状态;在所述门锁与所述锁扣脱离配合时,所述车门可运动至打开状态。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门锁设于车身主体,锁扣设于车门,以降低车门的重量,便于乘员较为轻松地打开或关闭车门;还可以使门锁不再占用车门的内部空间,可以有效地降低车门的厚度,进而降低整车的宽度。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身主体包括侧围板组件,所述侧围板组件的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所述侧围板组件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口,所述门锁适于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至所述安装腔内。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侧围板组件包括侧围板和b柱,所述侧围板和所述b柱共同限定出所述安装腔,所述侧围板上形成有所述安装口。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外盖,所述外盖盖设在所述安装口,所述外盖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锁扣的第一避让孔。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侧围板组件包括侧围板,所述安装口形成于所述侧围板,所述外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侧围板。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形成有多个沿所述安装口的周向间隔排布的连接凸耳,所述外盖与所述连接凸耳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外盖与所述侧围板之间设有密封件,以密封所述外盖与侧围板之间的装配间隙。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门锁组件还包括门锁支架,所述门锁支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门锁安装于所述门锁支架,所述门锁支架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门锁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多个连接翻边,多个所述连接翻边沿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边沿间隔设置,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门锁的容纳空间,所述支架本体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锁扣的第二避让孔,所述门锁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连接翻边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通过第二紧固件相连。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门锁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通过多个第三紧固件相连,多个所述第三紧固件沿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周向间隔排布。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主体包括侧围板组件,所述侧围板组件的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所述侧围板组件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口,所述门锁适于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至所述安装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组件包括侧围板和b柱,所述侧围板和所述b柱共同限定出所述安装腔,所述侧围板上形成有所述安装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外盖,所述外盖盖设在所述安装口,所述外盖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锁扣的第一避让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组件包括侧围板,所述安装口形成于所述侧围板,所述外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侧围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形成有多个沿所述安装口的周向间隔排布的连接凸耳,所述外盖与所述连接凸耳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与所述侧围板之间设有密封件,以密封所述外盖与侧围板之间的装配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组件还包括门锁支架,所述门锁支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门锁安装于所述门锁支架,所述门锁支架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多个连接翻边,多个所述连接翻边沿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边沿间隔设置,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门锁的容纳空间,所述支架本体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锁扣的第二避让孔,所述门锁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连接翻边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通过第二紧固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通过多个第三紧固件相连,多个所述第三紧固件沿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周向间隔排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主体、车门以及门锁组件,车门可运动地设于车身主体;门锁组件包括门锁和锁扣,门锁设于车身主体,锁扣设于车门;其中,在门锁与锁扣配合时,车门被锁止在关闭状态;在门锁与锁扣脱离配合时,车门可运动至打开状态。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门锁设于车身主体,锁扣设于车门,以降低车门的重量,便于乘员较为轻松地打开或关闭车门;还可以使得门锁不再占用车门的内部空间,可以有效地降低车门的厚度,进而可以降低整车的宽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宇,王大存,周文煜,闫亮,罗培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