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呆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3459发布日期:2023-09-23 19:5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呆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锁具,具体涉及一种呆锁结构。


背景技术:

1、呆锁,作为一种家居门常用的锁体结构。呆锁在开锁动作或关锁动作结束后,都会产生一个反向运动的回托动作,使锁体回托到预定位置。

2、现有技术中的呆锁结构,锁体的回托定位采用的方式主要依靠霍尔效应或光偶感应。霍尔效应是以磁铁的磁场感应,磁场感应是有区域范围的,并受磁场强度影响,由于磁铁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磁铁老化后会导致磁场减弱,锁体的回托定位精度也随及受到影响;光偶感应是以结构档片转动到光偶的光感应区域,由于结构档片存在一定宽度,因此,光偶感应也是存在区域范围。以上两种情况均会导致锁体的回托定位精度不高。

3、鉴于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呆锁结构,旨在提高呆锁的回托定位精度。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呆锁结构,包括机壳和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一端与所述机壳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呆锁结构还包括:

4、旋钮大齿轮,设于所述传动板的一侧;

5、驱动电机,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旋钮大齿轮相啮合的电机输出齿轮;

6、旋钮传动齿轮,设于所述传动板背离所述旋钮大齿轮的一侧;

7、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旋钮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电位器齿轮;

8、电位器,与所述齿轮轴远离所述电位器齿轮的一端相转动连接,所述电位器用于获取并记忆所述齿轮轴的旋转角度;

9、控制单元,与所述电位器和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机输出齿轮带动所述旋钮大齿轮转动所述电位器记忆的旋转角度。

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呆锁结构中,所述传动板的一侧设有间隔布置的两个第一凸台,所述旋钮大齿轮套设在两个第一凸台上。

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呆锁结构中,所述旋钮大齿轮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出部,两个凸出部与两个第一凸台相错开排布,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一凸台之间留有间隙。

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呆锁结构中,所述旋钮大齿轮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两个凸出部径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通过两个凸出部与两个第一凸台相抵以带动所述机壳旋转。

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呆锁结构中,所述呆锁结构还包括:

14、台阶套筒,所述台阶套筒的一端贯穿所述传动板,并与所述传动板相刚性连接,所述台阶套筒相对立的两侧设有所述第一凸台;

15、定位环,套设在所述台阶套筒上,且位于所述传动板背离所述第一凸台的一侧,所述定位环的表面环绕布置有第二凸台。

1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呆锁结构中,所述旋钮传动齿轮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台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凸台相卡接。

1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呆锁结构中,所述台阶套筒的一端设有拨片轴套连接架,所述拨片轴套连接架与所述台阶套筒的内壁相刚性连接,所述拨片轴套连接架与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传动板的同侧,所述拨片轴套连接架远离所述传动板的一端,其开口环绕布置有第二卡槽。

1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呆锁结构中,所述呆锁结构还包括:

19、拨片轴套,所述拨片轴套的表面环绕布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卡接,所述拨片轴套内设有拨片,所述拨片远离所述拨片轴套连接架的一端设有锁芯。

2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呆锁结构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21、印制电路板,位于所述传动板靠近所述旋钮传动齿轮的一侧,所述印制电路板上设有所述电位器;

22、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所述电位器通过所述齿轮轴同轴布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的两侧,所述编码器用于将所述电位器获取的所述齿轮轴的旋转角度转换为电信号;

23、通讯装置,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上,以用于接收外界传输的无线通讯信号;

24、控制器,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位器、所述编码器、所述通讯装置以及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2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呆锁结构中,所述呆锁结构还包括:

26、固定板,设于所述机壳靠近所述旋钮大齿轮的一端;

27、封板,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传动板之间,所述封板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28、盖板,设于所述机壳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30、本申请提供的呆锁结构,包括机壳、传动板、旋钮大齿轮、驱动电机、旋钮传动齿轮、齿轮轴、电位器以及控制单元。所述传动板的一端与所述机壳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旋钮大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板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旋钮大齿轮相啮合的电机输出齿轮;所述旋钮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板背离所述旋钮大齿轮的一侧;所述齿轮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旋钮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电位器齿轮;所述电位器与所述齿轮轴远离所述电位器齿轮的一端相转动连接,所述电位器用于获取并记忆所述齿轮轴的旋转角度;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位器和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本申请通过电位器获取和记忆齿轮轴的旋转角度,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带动旋钮大齿轮旋转,使旋钮大齿轮转动电位器记忆的旋转角度,以保证呆锁的回托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呆锁结构,包括机壳和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一端与所述机壳的内壁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呆锁结构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呆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的一侧设有间隔布置的两个第一凸台,所述旋钮大齿轮套设在两个第一凸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呆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大齿轮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出部,两个凸出部与两个第一凸台相错开排布,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一凸台之间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呆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大齿轮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两个凸出部径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通过两个凸出部与两个第一凸台相抵以带动所述机壳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呆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呆锁结构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呆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传动齿轮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台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凸台相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呆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套筒的一端设有拨片轴套连接架,所述拨片轴套连接架与所述台阶套筒的内壁相刚性连接,所述拨片轴套连接架与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传动板的同侧,所述拨片轴套连接架远离所述传动板的一端,其开口环绕布置有第二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呆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呆锁结构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呆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呆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呆锁结构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呆锁结构,包括机壳、传动板、旋钮大齿轮、驱动电机、旋钮传动齿轮、齿轮轴、电位器以及控制单元,传动板的一端与机壳的内壁相连接;旋钮大齿轮设于传动板的一侧;驱动电机的一端设有驱动旋钮大齿轮转动的电机输出齿轮,从而带动机壳旋转;旋钮传动齿轮设于传动板背离旋钮大齿轮的一侧;齿轮轴的一端设有与旋钮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电位器齿轮;电位器与齿轮轴远离电位器齿轮的一端相转动连接;控制单元与电位器和驱动电机电连接。本技术通过电位器获取和记忆齿轮轴的旋转角度,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带动旋钮大齿轮旋转,使旋钮大齿轮转动电位器记忆的旋转角度,以保证呆锁的回托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苏祺云,沈耀益,汪云伟,李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