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式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8396发布日期:2024-03-18 17:0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压式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门锁,尤其涉及一种按压式门锁。


背景技术:

1、锁根据开闭锁原理的不同可分为机械锁、电磁锁、电子锁等。不同类型的锁具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以机械锁为例,其结构相对稳定,但开锁速度慢;电磁锁开锁速度快,但故障率高,稳定性相对较差;电子锁以现有指纹锁为例,开锁方便,稳定性相对较高,但成本高。对于普通家用柜门上使用的锁具,通常为机械锁。对于快递柜、超市储物柜等公共柜体上,为了开锁方便和提高开锁速度,通常采用电磁锁,但锁具本身的安全性较差。因此,需要一种开锁速度快同时具备机械锁的稳定性的新的柜门锁替代现有单一的柜门用机械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压式门锁开关,其能实现轻推自锁和再次轻推解锁的功能,且稳定性也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压式门锁,包括固定支座、设于所述固定支座上的按压组件和锁定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压支座、第一固定轴、以及第一扭簧,所述按压支座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轴铰接于所述固定支座的顶部处,所述第一扭簧外套于所述第一固定轴上、且两个压脚分别与所述按压支座和所述固定支座相配合,所述按压支座的一侧内端上设有锁勾,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二固定轴、第二扭簧、以及与所述锁勾联动配合的锁定件,所述安装座通过第三固定轴安装于所述固定支座的右侧部处,所述第二固定轴安装于所述固定支座上,所述第二扭簧和所述锁定件均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轴上,且所述第二扭簧的两个压脚分别与所述安装座的壁面和所述锁定件的壁面相配合,所述锁定件的锁定端还设有联动臂和限位臂,所述锁定件通过所述联动臂随所述锁勾动作,所述联动臂的左侧内壁面底部还具有锁臂,所述锁臂在所述第二扭簧的作用下可与所述锁勾形成锁定状态并在所述锁勾再次转动后解除锁定状态,所述限位臂的内侧凸设有在所述锁勾第一次转动时抵靠所述锁勾以防止所述锁勾转动到解除锁定位置的抵靠部。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第一次按压门板,使得按压支座正向转动,随着按压支座正向转动,第一扭簧开始积蓄弹性势能,且锁勾与联动臂相作用从而带动锁定件正向转动,锁定件正向转动使得第二扭簧积蓄弹性势能,当按压支座正向转动到位后,锁定件正向转动至最大行程,此时,联动臂结束与锁勾的联动,由于限位臂上的抵靠部的设置,在未结束第一次按压时,锁勾会被抵靠部止挡,且能达到防止锁定件转动到解除锁定位置的目的,形成限位抵靠后再结束第一次按压,锁勾在第一扭簧的弹性势能作用下反向转动,且随着锁勾的反向转动,抵靠部会解除对锁勾的限定,第二扭簧继续释放弹性势能,直至第二扭簧使锁勾与锁臂的根部处形成锁定,再次按压门板,按压支座再次正向转动,锁勾相对锁臂的位置发生变化,并使第二扭簧完全释放弹性势能,锁定件反向转动至初始位置,再次结束按压门板动作,锁勾在锁臂的作用下使锁定件朝后侧倾斜,直至完成解锁动作,按压支座复位,此方式的设置,实现了轻推自锁和再次轻推解锁的功能,整体动作的稳定性也高,结构简单也合理,性能更优异,且在每次动作到位后,都能发出明显的声音,具有良好的提示效果。

4、进一步的,所述抵靠部为设于所述限位臂的内侧端部处的弧形凸起,所述联动臂的左侧内壁面为内凹的弧形面,且所述联动臂的最高点所在高度高于所述抵靠部所在高度。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将抵靠部设置成弧形凸起,使得在结束第一次按压时,随着第一扭簧的弹性势能的释放,锁勾会朝向靠近联动臂左侧壁面逐步移动,动作更顺畅、合理,将联动臂的左侧内壁面为内凹的弧形面,因此,锁勾会被锁臂更稳定的抵住限位,不会发生误解锁的现象,将联动臂和抵靠部设置成具有高度差的方式,在第一次按压到位后,锁勾与限位臂抵靠时也会发出明显的声音,使得提示效果更佳。

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左端面上设有前后贯穿的弧形凹部,所述锁定件的右端设为与所述弧形凹部相配合的弧形凸部,且所述第二扭簧的其中一个压脚抵压于所述弧形凹部的下侧壁面上。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弧形凹部和弧形凸部的配合设计,使得门锁开关的体积更灵巧,同时将第二扭簧的其中一个压脚抵压于弧形凹部的下侧壁面上,使得锁定件在带动第二扭簧转动时,能更好的积蓄弹性势能,结构合理。

8、进一步的,所述锁定件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弯折结构,所述第一弯折结构用于增大所述锁定件的锁定端与所述固定支座内侧壁面之间的间距。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第一弯折结构的设置,在不使锁定件的整体厚度偏厚的前提下,使得联动臂能够与锁勾形成稳定联动配合,也使得锁勾在与锁臂进行解锁动作时,也更容易使锁定件发生位置变动,结构合理。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座的表面上均设有第二弯折结构,所述第二弯折结构用于增大形成于所述固定支座的右侧部处的安装宽度。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第二弯折结构的设置,固定支座的右侧部处的安装宽度得以增大,从而在对应位置形成台阶结构,达到方便对安装座进行安装定位的的目的,安装更方便。

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对称形成有第一镂空连接部,所述固定支座的表面对应所述第一镂空连接部设有第二镂空连接部。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第一镂空连接部和第二镂空连接部的配合设置,实现了将门锁开关安装于外部支架上的目的,无需额外设置连接部件,安装方式也简单。

14、进一步的,所述按压支座的按压端对称设有支臂,两个所述支臂上连接有第四固定轴,所述第四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滚轮。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支臂上的连接滚轮在嵌入门体组件上,门体组件在受到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时,连接滚轮会将不同方向的作用力转换成周向转动的形式,使得按压支座的动作更稳定,从而达到稳定按压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按压式门锁,包括固定支座(1)、设于所述固定支座(1)上的按压组件(24)和锁定组件(25),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压支座(2)、第一固定轴(3)、以及第一扭簧(4),所述按压支座(2)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轴(3)铰接于所述固定支座(1)的顶部处,所述第一扭簧(4)外套于所述第一固定轴(3)上、且两个压脚分别与所述按压支座(2)和所述固定支座(1)相配合,所述按压支座(2)的一侧内端上设有锁勾(5),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安装座(6)、第二固定轴(7)、第二扭簧(8)、以及与所述锁勾(5)联动配合的锁定件(9),所述安装座(6)通过第三固定轴(10)安装于所述固定支座(1)的右侧部处,所述第二固定轴(7)安装于所述固定支座(1)上,所述第二扭簧(8)和所述锁定件(9)均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轴(7)上,且所述第二扭簧(8)的两个压脚分别与所述安装座(6)的壁面和所述锁定件(9)的壁面相配合,所述锁定件(9)的锁定端还设有联动臂(11)和限位臂(12),所述锁定件(9)通过所述联动臂(11)随所述锁勾(5)动作,所述联动臂(11)的左侧内壁面底部还具有锁臂(13),所述锁臂(13)在所述第二扭簧(8)的作用下可与所述锁勾(5)形成锁定状态并在所述锁勾(5)再次转动后解除锁定状态,所述限位臂(12)的内侧凸设有在所述锁勾(5)第一次转动时抵靠所述锁勾(5)以防止所述锁勾(5)转动到解除锁定位置的抵靠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14)为设于所述限位臂(12)的内侧端部处的弧形凸起,所述联动臂(11)的左侧内壁面为内凹的弧形面,且所述联动臂(11)的最高点所在高度高于所述抵靠部(14)所在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6)的左端面上设有前后贯穿的弧形凹部(15),所述锁定件(9)的右端设为与所述弧形凹部(15)相配合的弧形凸部(16),且所述第二扭簧(8)的其中一个压脚抵压于所述弧形凹部(15)的下侧壁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9)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弯折结构(17),所述第一弯折结构(17)用于增大所述锁定件(9)的锁定端与所述固定支座(1)内侧壁面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1)的表面上均设有第二弯折结构(18),所述第二弯折结构(18)用于增大形成于所述固定支座(1)的右侧部处的安装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6)上对称形成有第一镂空连接部(19),所述固定支座(1)的表面对应所述第一镂空连接部(19)设有第二镂空连接部(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支座(2)的按压端对称设有支臂(21),两个所述支臂(21)上连接有第四固定轴(22),所述第四固定轴(22)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滚轮(23)。


技术总结
一种按压式门锁,包括固定支座、按压支座、第一固定轴、第一扭簧,安装座、第二固定轴、第二扭簧、以及与锁勾联动配合的锁定件,在按压支座的一侧内端上设有锁勾,锁定件的锁定端还设有联动臂和限位臂,锁定件通过联动臂随锁勾动作,联动臂的左侧内壁面底部还具有锁臂,锁臂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可与锁勾形成锁定状态并在锁勾再次转动后解除锁定状态,限位臂的内侧凸设有在锁勾第一次转动时抵靠锁勾以防止锁勾转动到解除锁定位置的抵靠部。本技术整体结构合理、简单,能实现轻推自锁和再次轻推解锁的功能,且稳定性也高。

技术研发人员:瞿立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清市新虹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