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柄及其复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3488发布日期:2023-10-14 14:4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柄及其复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部件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柄及其复位结构。


背景技术:

1、现在门、柜子或者保险箱上常会使用到智能锁,智能锁由于可以使用射频卡或者指纹等进行开启,相较于于机械锁具有更高的智能性和便捷性。不少智能锁上会设置有手柄,并且手柄一般会包括有手柄部和与手柄部连接的复位结构来便于实现手柄在使用后的复位。

2、但是常见的智能锁在进行手柄部和复位结构组装时,多是采用垫圈来调整其之间的轴向间隙,不仅装配难度大,而且由于生产加工精度问题,市售垫圈的厚度往往难以匹配上述轴向间隙,经常还需要额外生产适合的垫圈,费时费力。

3、另一方面,智能锁手柄在使用时,为避免其转动过度,往往还需要设置限位结构,但是常见的智能锁中,限位结构和复位结构往往相互独立,导致智能锁结构复杂化,提高了装配难度和成本,并且大多限位结构仅采用单点限位,其限位可靠性较低,并且单点限位由于接触点小,对材料强度要求高,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柄及其复位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位结构,包括手柄复位转臂、轴承、轴承固定座、扭簧和面板,所述轴承固定座安装在面板上,所述轴承设有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固定嵌装于轴承固定座内,所述内圈固定套装于手柄复位转臂上,所述扭簧能复位手柄复位转臂,所述轴承固定座设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上设有凸起,所述手柄复位转臂设有抵块和挂柱,所述抵块能抵住限位挡块,同时所述挂柱能抵住凸起。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轴承,且轴承的外圈固定嵌装于轴承固定座中,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装于手柄复位转臂上,从而手柄复位转臂能作转动动作,并且能使得手柄复位转臂在组装后的轴向、径向晃动间隙基本仅剩轴承的游隙,而该游隙基本可忽略不计,其无需特地再额外配置垫圈,精度高且组装省时省力。另外,手柄复位转臂上还设置有抵块和挂柱,来配合轴承固定座上设置的限位挡块和凸起,以此其之间的对应相抵,能对手柄复位转臂的转动进行限位,即手柄复位转臂上集成有限位用的结构,能简化结构,降低装配难度和成本,同时,还实现了双重限位,增加了限位作用时的接触面积,有效降低对材料的强度要求,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固定座设有扭簧座和容置腔,所述扭簧套设于扭簧座上,并设于容置腔内,所述扭簧设有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所述轴承固定座设有第一扭簧挂块和第二扭簧挂块,所述第一延伸臂抵住第一扭簧挂块,所述第二延伸臂抵住第二扭簧挂块。从而扭簧座和容置腔能对扭簧的设置位置和动作进行限位,以降低扭簧发生位置偏移的概率。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复位转臂包括转轴和连块,所述连块连接于转轴上,所述转轴可转动,所述抵块和挂柱均设于连块上。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挂柱为两个,所述转轴能朝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转动,在所述转轴朝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延伸臂能被一个挂柱所带动以脱离第一扭簧挂块,在所述转轴朝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延伸臂能被另一个挂柱所带动以脱离第二扭簧挂块。由此,在转轴朝向第一方向转动后,其不受力并不再继续转动时,依靠扭簧的弹力能使得第一延伸臂反向带动挂柱移动来实现手柄复位转臂的复位,在转轴朝向第二方向转动后,其不受力并不再继续转动时,依靠扭簧的弹力能使得第二延伸臂反向带动挂柱移动来实现手柄复位转臂的复位。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圈与轴承固定座过盈配合,所述内圈与手柄复位转臂过盈配合。上述过盈配合设置,能有效消除手柄复位转臂在组装后的轴向和径向晃动间隙。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复位转臂包括转轴和连块,所述连块连接于转轴上,所述转轴能转动,所述抵块和挂柱均设于连块上。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挂柱伸入到容置腔内,所述挂柱能抵于延伸臂上,并能随着转轴的转动带动延伸臂脱离扭簧挂块。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手柄,包括手柄把、手柄头和复位结构,所述手柄把与手柄头相连接,所述手柄头与复位结构相连接。由此,用户能通过操作手柄把来驱动复位结构的转动。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把设有凸台,所述手柄头设有凹槽,所述凸台形状和大小与凹槽形状和大小相匹配,所述凸台嵌入到凹槽内。由此,能增加手柄和手柄头连接时的接触面积,提高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头设有槽,所述槽的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复位结构的手柄复位转臂设有连柱,所述连柱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连柱嵌入到槽内,所述第一凸起嵌于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凸起嵌于第二限位槽内。通过设置多个不同形式的对应的限位槽和凸起,一方面能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手柄头和复位结构的连接可靠性,另一方面能方便定位,以保证设置位置的准确。



技术特征:

1.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复位转臂、轴承、轴承固定座、扭簧和面板,所述轴承固定座安装在面板上,所述轴承设有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固定嵌装于轴承固定座内,所述内圈固定套装于手柄复位转臂上,所述扭簧能复位手柄复位转臂,所述轴承固定座设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上设有凸起,所述手柄复位转臂设有抵块和挂柱,所述抵块能抵住限位挡块,同时所述挂柱能抵住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固定座设有扭簧座和容置腔,所述扭簧套设于扭簧座上,并设于容置腔内,所述扭簧设有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所述轴承固定座设有第一扭簧挂块和第二扭簧挂块,所述第一延伸臂抵住第一扭簧挂块,所述第二延伸臂抵住第二扭簧挂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复位转臂包括转轴和连块,所述连块连接于转轴上,所述抵块和挂柱均设于连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柱为两个,所述转轴能朝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转动,在所述转轴朝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延伸臂能被一个挂柱所带动以脱离第一扭簧挂块,在所述转轴朝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延伸臂能被另一个挂柱所带动以脱离第二扭簧挂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与轴承固定座过盈配合,所述内圈与手柄复位转臂过盈配合。

6.一种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把、手柄头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结构,所述手柄把与手柄头相连接,所述手柄头与复位结构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把设有凸台,所述手柄头设有凹槽,所述凸台形状和大小与凹槽形状和大小相匹配,所述凸台嵌入到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头设有槽,所述槽的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复位结构的手柄复位转臂设有连柱,所述连柱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连柱嵌入到槽内,所述第一凸起嵌于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凸起嵌于第二限位槽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柄及其复位结构,其中所述手柄复位转臂包括转轴和连块,所述连块连接于转轴上,所述转轴可转动,所述抵块和挂柱均设于连块上。而复位结构包括手柄复位转臂、轴承、轴承固定座、扭簧和面板,所述轴承固定座安装在面板上,所述轴承设有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固定嵌装于轴承固定座内,所述内圈固定套装于手柄复位转臂上,所述扭簧能复位手柄复位转臂,所述轴承固定座设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上设有凸起,所述手柄复位转臂设有抵块和挂柱,所述抵块能抵住限位挡块,同时所述挂柱能抵住凸起。本技术在组装后基本仅剩轴承的游隙,精度高且组装省时省力,还实现了双重限位,有效降低对材料的强度要求,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谢冠军,唐春辉,蔡心伟,周卫国,王宏杰,林余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坚朗海贝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