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码锁及笔记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08113发布日期:2023-10-02 01:1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码锁及笔记本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密码笔记本,具体为一种密码锁及笔记本。


背景技术:

1、笔记本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办公学习用品,传统的笔记本仅仅提供了书写记录的功能。为了满足人们对隐私保护的需求,现有的笔记本上也有密码锁的设计。但是,现有的笔记本的密码锁一般采用机械锁结构,很容易被破解和拆解,安全性较低,从而失去隐私保护的意义。

2、因此,如何对现有的笔记本密码锁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的不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被破解和拆解,且安全性高的密码锁及笔记本。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密码锁,包括外壳、连接带、电池组件、驱动机构、控制机构、第一锁紧件以及第二锁紧件;所述外壳的背面贯穿设有插孔,所述外壳通过所述连接带后盖板连接;所述第一锁紧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第一锁紧件上设有锁止块;所述第二锁紧件设置于前盖板,所述第二锁紧件上设有锁止孔;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锁紧件滑动;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控制机构用于输入密码,且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开启和关闭;所述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或所述前盖板或所述后盖板,所述电池组件、所述控制机构以及所述驱动机构之间为电性连接;当所述外壳压在所述前盖板的正面,且所述第二锁紧件通过所述插孔插入所述外壳内部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锁紧件正向滑动,直至所述锁止块插入所述锁止孔,从而实现锁紧;当输入密码正确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锁紧件反向滑动,直至所述锁止块与所述锁止孔分离,从而实现解锁。

3、优选的,所述锁止块和/或所述第二锁紧件上设有引导面;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驱动件以及弹性复位件,所述电动驱动件以及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当所述第二锁紧件插入所述外壳内部时,所述引导面迫使所述第一锁紧件反向滑动,直至所述第二锁紧件插入到位时,所述弹性复位件迫使所述第一锁紧件正向滑动,从而实现锁紧;当输入密码正确时,所述电动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锁紧件反向滑动,从而实现解锁。

4、优选的,所述密码锁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前盖板的正面;所述插孔、所述锁止块以及所述第二锁紧件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第二锁紧件均通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前盖板连接。

5、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背面设有用于适配所述固定板的凹槽。

6、优选的,所述第一锁紧件上贯穿设有限位孔;所述密码锁还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上设有压块;所述压紧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压块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孔。

7、优选的,所述密码锁还包括弹性撑开件,所述弹性撑开件设置于所述前盖板;当所述锁止块与所述锁止孔分离时,所述弹性撑开件迫使所述外壳向远离所述第二锁紧件的方向运动。

8、优选的,所述弹性撑开件的一端设置于固定板背面的安装槽,所述弹性撑开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板上的通孔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外侧。

9、优选的,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壳体以及电池本体;所述壳体为长条状结构,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后盖板的边缘位置,所述连接带通过所述壳体与所述后盖板连接;所述电池本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电池本体为可拆卸或可充电的结构,且所述电池本体通过所述连接带内部的导线与所述控制机构或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1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笔记本,包括前盖板、后盖板以及密码锁。

11、优选的,所述笔记本还包括罩盖,所述罩盖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前盖板的正面,所述罩盖的侧边设有缺口;锁紧后转动所述罩盖,使所述外壳通过所述缺口相对运动至所述罩盖的内部;解锁前转动所述罩盖,使所述外壳通过所述缺口相对运动至所述罩盖的外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带有该密码锁的笔记本在锁紧时,只需要将所述外壳压在所述前盖板的正面,使得所述第二锁紧件通过所述插孔插入所述外壳的内部,并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锁紧件滑动,从而使所述锁止块插入所述锁止孔内,所述锁止块得以限制所述第二锁紧件脱离所述插孔,从而实现所述第一锁紧件(即所述后盖板)与所述第二锁紧件(即所述前盖板)之间的锁紧;此时,由于所述锁止块与所述锁止孔均隐藏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且进入所述外壳内部的所述插孔又隐藏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前盖板之间,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通过外器件进行拆解,安全性更高。当需要解锁时,只需通过所述控制机构输入正确的密码,所述控制机构即可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开启,从而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锁紧件滑动,进而实现解锁。相比于传统的机械锁结构,这种密码与机械相结合的锁紧结构更难以被破解和拆解,安全性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连接带、电池组件、驱动机构、控制机构、第一锁紧件以及第二锁紧件;所述外壳的背面贯穿设有插孔,所述外壳通过所述连接带后盖板连接;所述第一锁紧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第一锁紧件上设有锁止块;所述第二锁紧件设置于前盖板,所述第二锁紧件上设有锁止孔;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锁紧件滑动;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控制机构用于输入密码,且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开启和关闭;所述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或所述前盖板或所述后盖板,所述电池组件、所述控制机构以及所述驱动机构之间为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块和/或所述第二锁紧件上设有引导面;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驱动件以及弹性复位件,所述电动驱动件以及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当所述第二锁紧件插入所述外壳内部时,所述引导面迫使所述第一锁紧件反向滑动,直至所述第二锁紧件插入到位时,所述弹性复位件迫使所述第一锁紧件正向滑动,从而实现锁紧;当输入密码正确时,所述电动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锁紧件反向滑动,从而实现解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锁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前盖板的正面;所述插孔、所述锁止块以及所述第二锁紧件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第二锁紧件均通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前盖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背面设有用于适配所述固定板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上贯穿设有限位孔;所述密码锁还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上设有压块;所述压紧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压块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锁还包括弹性撑开件,所述弹性撑开件设置于所述前盖板;当所述锁止块与所述锁止孔分离时,所述弹性撑开件迫使所述外壳向远离所述第二锁紧件的方向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撑开件的一端设置于固定板背面的安装槽,所述弹性撑开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板上的通孔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壳体以及电池本体;所述壳体为长条状结构,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后盖板的边缘位置,所述连接带通过所述壳体与所述后盖板连接;所述电池本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电池本体为可拆卸或可充电的结构,且所述电池本体通过所述连接带内部的导线与所述控制机构或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9.一种笔记本,包括前盖板以及后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记本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密码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笔记本,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记本还包括罩盖,所述罩盖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前盖板的正面,所述罩盖的侧边设有缺口;锁紧后转动所述罩盖,使所述外壳通过所述缺口相对运动至所述罩盖的内部;解锁前转动所述罩盖,使所述外壳通过所述缺口相对运动至所述罩盖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密码锁及笔记本,密码锁包括外壳、连接带、电池组件、驱动机构、控制机构、第一锁紧件以及第二锁紧件;外壳的背面贯穿设有插孔,外壳通过连接带后盖板连接;第一锁紧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外壳内部,第一锁紧件上设有锁止块;第二锁紧件设置于前盖板,第二锁紧件上设有锁止孔;驱动机构设置于外壳内部,并用于驱动第一锁紧件滑动;控制机构设置于外壳,控制机构用于输入密码,且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开启和关闭;电池组件设置于外壳或前盖板或后盖板,电池组件、控制机构以及驱动机构之间为电性连接。笔记本包括密码锁。该密码锁及笔记本不易被破解和拆解,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周丰泉,陈国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海马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