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装可调节扣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68742发布日期:2023-09-08 05:3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快装可调节扣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门窗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约快装可适应玻璃门扇及厚度的扣手。


背景技术:

1、现代建筑通常使用平开门作为室内门,玻璃门作为一种美观潮流的门体,常被用于办公室等场景,为了使用者方便开合门扇,通常在门体上设置金属拉手,现有的拉手采用双孔多拉杆结合设计,需要在玻璃上开两个孔,为了保证拉动门扇的便利性,会在两面安装凸起的长柄拉手,而门扇设计时必须留出足够容纳拉手凸起的间隙而不美观,拉手突出部分与镶嵌玻璃部分成90°夹角使用后长期受力容易松动,不仅耐用性下降,松动后长期使用将对玻璃造成挤压,长期以往将会对玻璃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快装可调节扣手,使得门扇拉手可快速安装同时还有一定的兼容性,对结构优化的同时提高拉手的美观度,加强耐用性和稳固性。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快装可调节扣手包括内扣环、外扣环和调节部,所述内扣环、外扣环通过调节部连接,所述内扣环与外扣环间距可调。

3、所述调节部为螺旋结构,旋转内扣环或外扣环可调节两者竖直方向的间距。

4、所述调节部螺纹结构的内螺纹设置于通孔内,外螺纹设置于凸柱上。

5、所述内扣环、外扣环之间设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设有弹性件,弹性片。

6、所述内扣环设有t型盲孔、凸柱,所述外扣环内设有通孔、内环,所述t型盲孔位于内扣环外侧中部,凸柱位于内扣环内侧中部。

7、所述弹性片数量为两片分别为弹性片一、弹性片二,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凸柱,另一端抵接通孔的内边,所述弹性片一设置于内扣环内侧,所述弹性片二设置于外扣环内侧,所述通孔为t型通孔与外扣环同心。

8、所述弹性件为弹性胶圈,所述弹性片一、弹性片二为塑胶垫片。

9、所述凸柱中部设有盲孔,盲孔与通孔相连。

10、所述内扣环、外扣环均为金属一体成型。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的玻璃拉手,以两片内扣环与外扣环通过螺旋结构的调节部连接而成的新型拉手具有简约美观的特点,调节部使用螺旋结构作为内外扣环之间的连接,使得拉手可旋转调节宽度适配型材,该设计结构简单精妙便于安装,锁紧装置的弹性胶圈受力反弹推动调节部锁紧,提高了拉手稳定性,拉手紧贴门体减小了对玻璃的压迫,降低了拉手对玻璃的杠杆压力从而导致磨损,同时减小了为安装凸起的拉手而增大的门缝,使得整体结构美观简约大方。



技术特征:

1.快装可调节扣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扣环(1)、外扣环(2)和调节部(3),所述内扣环(1)、外扣环(2)通过调节部(3)连接,所述内扣环(1)与外扣环(2)间距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可调节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3)为螺旋结构,旋转内扣环(1)或外扣环(2)可调节两者竖直方向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装可调节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3)螺纹结构的内螺纹(3a)设置于通孔(21)内,外螺纹(3b)设置于凸柱(1b)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装可调节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扣环(1)、外扣环(2)之间设有锁紧装置(4),所述锁紧装置(4)设有弹性件(41),弹性片(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装可调节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扣环(1)设有t型盲孔(1a)、凸柱(1b),所述外扣环(2)内设有通孔(21)、内环(2a),所述t型盲孔(1a)位于内扣环(1)外侧中部,凸柱(1b)位于内扣环(1)内侧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装可调节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42)数量为两片分别为弹性片一(42a)、弹性片二(42b),所述弹性件(41)一端抵接凸柱(1b),另一端抵接通孔(21)的内边(21a),所述弹性片一(42a)设置于内扣环(1)内侧,所述弹性片二(42b)设置于外扣环(2)内侧,所述通孔(21)为t型通孔与外扣环(2)同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装可调节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1)为弹性胶圈,所述弹性片一(42a)、弹性片二(42b)为塑胶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装可调节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1b)中部设有盲孔(1c),盲孔(1c)与通孔(2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装可调节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扣环(1)、外扣环(2)均为金属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快装可调节扣手,属于门窗配件领域,用于作为玻璃门体的拉手使用,解决了传统玻璃拉手体积大不美观导致门扇间隙大,安装时玻璃需要开两个以上孔,需要多个螺钉固定的技术问题,快装可调节扣手包括内扣环、外扣环和调节部,所述内扣环、外扣环通过调节部连接,所述内扣环与外扣环间距可调,该结构安装方便容易调节,可适应多种厚度的玻璃门扇及其它板材门扇,应用场景广泛。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永忠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