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01612发布日期:2023-09-27 22:1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导管加工,具体而言,涉及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


背景技术:

1、介入手术中,常用导管输送药物进行栓塞疏通治疗。由于血栓大小不一,血管栓塞程度不同,因此仅仅靠通过导管口输送药物治疗是不彻底的,那么就需要医护人员在导管的某一段上利用注射器针头进行打孔。然而临床介入手术的紧张性和迫切性就要求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打孔工作,所以纯粹靠的医护人员手工打孔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121267559.2,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导管打孔装置,包括壳体和打孔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凹槽和导管容纳腔,所述凹槽的底板上设有通孔,通孔上方固定有弹簧,所述通孔与导管容纳腔垂直设置,所述通孔向下贯穿至导管容纳腔;所述打孔组件包括按压板和打孔针,所述打孔针固定在按压板的下方,按压板设于凹槽内,所述打孔针穿过弹簧和通孔,打孔针的针头朝向导管容纳腔;

3、上述专利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率打孔,弹簧的弹力作用实现了操作的可重复性,可多次打孔,但打孔时导管插入导管容纳腔中,而导管容纳腔开设在壳体上,从壳体外部并不能看到导管所需的打孔位置与打孔针的位置是否对准,从而影响打开的精确度。

4、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导管容纳腔开设在壳体上,从壳体外部并不能看到导管所需的打孔位置与打孔针的位置是否对准,从而影响打开精确度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以改善上述问题。

4、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5、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管定位结构,所述导管定位结构包括开设在壳体侧面上的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可移动的导管定位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管定位部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中的导管定位座,所述导管定位座的顶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导管定位座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位于容纳腔两侧的指示标记。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管定位座顶部的两侧与壳体之间均设置有导管夹持结构,所述导管夹持结构包括开设在壳体侧面且位于滑槽上方的挤压槽。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管夹持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导管定位座上的导管夹持部,所述导管夹持部和挤压槽配合实现对导管的夹持。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管夹持部包括滑动连接在容纳腔中的夹板,所述夹板顶部的一侧开设有与挤压槽适配的斜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导管定位座内开设有两个腔室一,两个所述腔室一内均穿插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分别穿出两个腔室一且分别与两个连接板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腔室一中的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底端与腔室一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位于滑槽上方的开孔结构,所述开孔结构包括开设在壳体内且位于滑槽上方的腔室二,所述腔室二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腔室二内滑动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顶端穿出腔室二并延伸至壳体上方,所述按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打孔针,若干个所述打孔针的底端分别若干个通孔插接,所述打孔针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二,打孔针的位置与指示标记的位置相对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管定位座与壳体之间设置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开设在壳体两侧以及背面上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滑槽之间开设有连接口。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管定位座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两个所述侧槽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连接槽,两个所述连接槽内均滑动连接有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知己固定连接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与连接口以及容置槽的内壁接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17、通过设置的导管定位结构,导管定位结构中的导管定位部能够对导管进行定位,导管定位部采用可移动设置,使得导管定位部的一部分可以从壳体中拉出,从而方便将导管插入容纳腔中时确认导管的开孔位置,进而能够保证导管开孔的精确度。



技术特征:

1.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导管定位结构(2),所述导管定位结构(2)包括开设在壳体(1)侧面上的滑槽(201),所述滑槽(201)中设置有可移动的导管定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定位部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201)中的导管定位座(202),所述导管定位座(202)的顶部开设有容纳腔(203),所述导管定位座(20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位于容纳腔(203)两侧的指示标记(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定位座(202)顶部的两侧与壳体(1)之间均设置有导管夹持结构(3),所述导管夹持结构(3)包括开设在壳体(1)侧面且位于滑槽(201)上方的挤压槽(3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夹持结构(3)还包括设置在导管定位座(202)上的导管夹持部,所述导管夹持部和挤压槽(307)配合实现对导管的夹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夹持部包括滑动连接在容纳腔(203)中的夹板(301),所述夹板(301)顶部的一侧开设有与挤压槽(307)适配的斜坡(3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30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302),所述导管定位座(202)内开设有两个腔室一(303),两个所述腔室一(303)内均穿插连接有支撑杆(304),两个所述支撑杆(304)的顶端分别穿出两个腔室一(303)且分别与两个连接板(30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腔室一(303)中的弹簧一(306),所述弹簧一(306)的底端与腔室一(30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位于滑槽(201)上方的开孔结构(4),所述开孔结构(4)包括开设在壳体(1)内且位于滑槽(201)上方的腔室二(401),所述腔室二(40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402),所述腔室二(401)内滑动连接有按压板(403),所述按压板(403)的顶端穿出腔室二(401)并延伸至壳体(1)上方,所述按压板(4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打孔针(404),若干个所述打孔针(404)的底端分别若干个通孔(402)插接,所述打孔针(404)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二,打孔针(404)的位置与指示标记(204)的位置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定位座(202)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辅助结构(5),所述辅助结构(5)包括开设在壳体(1)两侧以及背面上的容置槽(501),所述容置槽(501)与滑槽(201)之间开设有连接口(50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定位座(202)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502),两个所述侧槽(50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连接槽(503),两个所述连接槽(503)内均滑动连接有连接轴(504),两个所述连接轴(504)知己固定连接有定位架(505),所述定位架(505)与连接口(506)以及容置槽(501)的内壁接触。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医用导管加工用开孔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管定位结构,所述导管定位结构包括开设在壳体侧面上的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可移动的导管定位部。本申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管定位结构,所述导管定位结构包括开设在壳体侧面上的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可移动的导管定位部。

技术研发人员:桂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迪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