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于电子锁把手的离合器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7626发布日期:2023-09-13 23:0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于电子锁把手的离合器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锁具,特别涉及一种内置于电子锁把手的离合器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1、门把手是门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控制门把手带动门锁传动件转动,即可实现门锁的开启。在现有技术中,电子门锁的把手只是一种传递人们扭动开锁力量的部件,一般情况下,这种把手都是实心的,即使把手是空心结构,但内置空间也十分狭小的,因此,人们通常将复杂的电子门锁的离合器控制机构、电子部件都设计在锁体之中而不设计在把手内,由于锁体中有充足的空间容纳所有的检测、自动化控制机构,因此,这种锁体结构一般体积大、价格较高,安装及维护并不方便。

2、目前市面上的电子门锁的离合器控制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离合器在电子锁面板上,通过离合器控制电子锁把手和方杆的脱开和连接,实现在离合器闭合时方杆能够将把手上的转动传递到锁体中,实现开门。这类锁的优势是,锁体是纯机械部件,可靠性比较好,成本也比较低。但也存在较大的适配性问题,目前市面上的机械锁体种类繁多,方杆位置各种尺寸规格都没有统一标准,更麻烦的是有些机械锁体对于门外方杆连接孔只能开启一个斜舌,无法满足电子锁打开所有锁舌功能的需要。因此这类电子锁在安装时,需要拆除原有门上的锁体,换上与电子锁相配套的机械锁体才能保证电子锁的正常工作。另一类是将离合器内置于锁体中,门把手通过方杆与门内锁体上的方杆孔连接,电子模块在认证通过后控制锁体内的离合器使锁体的方杆孔和锁体的执行机构连接闭合,这样方杆就能将把手上的力转为控制锁体的锁舌的力量,从而实现开门。这种离合器在锁体内的电子锁在安装的过程中必须更换门上的机械锁体,与第一类电子锁同样面临着锁体拆卸的过程。由于在更换锁体的过程中,新锁体在门上的开孔可能与锁体的位置不同,所以需要在门上新开孔。更为恶劣的情况是门框上的锁舌的插入孔的位置和大小也需要根据不同的锁体进行调整。这种安装方式破坏了门与门框的原有结构,业界称之为“破坏性”安装,它将直接导致用户原有的门和门框被破坏,安装工人的工作失误将导致门和门框的更换,给用户带来非常大的烦恼。更为麻烦的是,由于各家电子锁选择的锁体也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用户在更换其他家电子锁的时候,门和门框很有可能被再次破坏。

3、一方面,如何解决非破坏性安装,将是电子锁后装市场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为了将电子门锁降低成本,又缩小体积,又实现电子开锁的功能,技术人员在努力探索是否能在后把手内实现门锁电子控制的全部功能,设置在后把手内的离合器驱动机构就是关键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以上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于电子锁把手的离合器传动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于电子锁把手的离合器传动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为中空结构,在所述把手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固定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与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侧的变速齿轮配合;还包括与变速齿轮连接的输出传动机构,所述输出传动机构的把手轴从把手内伸出并连接锁芯开关机构。

4、进一步地,所述输出传动机构包括定内齿圈、传动主轴、第一级传动副和第二级传动副,所述第一级传动副和第二级传动副套装在所述传动主轴上,且第一级传动副和第二级传动副的外侧配合设有所述定内齿圈。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传动副包括太阳齿轮、第一行星齿架和第一行星齿,所述第一行星齿架一端设有第一级传动齿,另一端绕中心轴线均匀设置有三个第一行星轴,第一行星齿为三个,分别套设在第一行星轴上,三个第一行星齿靠近第一行星齿架中心轴线的一侧与太阳齿轮的输出齿啮合,三个第一行星齿的另一侧与定内齿圈的内齿啮合。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级传动副包括固定在所述传动主轴上的第二行星齿架,所述第二行星齿架上且围绕传动主轴均匀设置有四个第二行星轴,每个第二行星轴上套设有第二行星齿,四个第二行星齿靠近传动主轴一侧与所述第一行星齿架的第一级传动齿相啮合,四个第二行星齿的另一侧与定内齿圈的内齿啮合。

7、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主轴、把手轴、第二行星齿架设于同一轴线上。

8、进一步地,所述变速齿轮包括主齿轮和副齿轮,所述主齿轮的上端中心处设有副齿轮,主齿轮的外径大于副齿轮的外径,在主齿轮上端边缘周向设有圈齿,所述圈齿与直齿轮啮合。

9、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置于电子锁把手的离合器传动装置,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0、本实用新型的内置于电子锁把手的离合器传动装置,采用多级传动,可靠性好,传动稳定,离合器传动装置集成于后把手内,通用性良好,可实现非破坏性离合传动装置的安装。



技术特征:

1.内置于电子锁把手的离合器传动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为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手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固定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与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侧的变速齿轮配合;还包括与变速齿轮连接的输出传动机构,所述输出传动机构的把手轴从把手内伸出并连接锁芯开关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于电子锁把手的离合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传动机构包括定内齿圈、传动主轴、第一级传动副和第二级传动副,所述第一级传动副和第二级传动副套装在所述传动主轴上,且第一级传动副和第二级传动副的外侧配合设有所述定内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于电子锁把手的离合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传动副包括太阳齿轮、第一行星齿架和第一行星齿,所述第一行星齿架一端设有第一级传动齿,另一端绕中心轴线均匀设置有三个第一行星轴,第一行星齿为三个,分别套设在第一行星轴上,三个第一行星齿靠近第一行星齿架中心轴线的一侧与太阳齿轮的输出齿啮合,三个第一行星齿的另一侧与定内齿圈的内齿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于电子锁把手的离合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传动副包括固定在所述传动主轴上的第二行星齿架,所述第二行星齿架上且围绕传动主轴均匀设置有四个第二行星轴,每个第二行星轴上套设有第二行星齿,四个第二行星齿靠近传动主轴一侧与所述第一行星齿架的第一级传动齿相啮合,四个第二行星齿的另一侧与定内齿圈的内齿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于电子锁把手的离合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主轴、把手轴、第二行星齿架设于同一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于电子锁把手的离合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齿轮包括主齿轮和副齿轮,所述主齿轮的上端中心处设有副齿轮,主齿轮的外径大于副齿轮的外径,在主齿轮上端边缘周向设有圈齿,所述圈齿与直齿轮啮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的内置于电子锁把手的离合器传动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为中空结构,在所述把手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固定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与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侧的变速齿轮配合;还包括与变速齿轮连接的输出传动机构,所述输出传动机构的把手轴从把手内伸出并连接锁芯开关机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内置于电子锁把手的离合器传动装置采用多级传动,可靠性好,传动稳定,离合器传动装置集成于后把手内,通用性良好,可实现非破坏性离合传动装置的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海帝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