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识别装置的汽车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3104发布日期:2023-12-29 22:2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识别装置的汽车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把手,具体为一种带识别装置的汽车把手。


背景技术:

1、目前汽车内门把手位于车门前部,伸手可及,便于迅速开启车门;但也有缺点:让开门人视野聚焦前方,忽视后方行人及车辆;突然毫无顾及地快速打开车门,致使后方行人车辆避让躲闪不及而撞上,酿成事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少人建议用远离把手的另一只手开门,这样开门时头部向外偏转约60度,眼睛余光略微可以看到后方来车或行人。但这没有实行起来,原因很简单:

2、一、没有强制性;

3、二、身体向外旋转角度有限,给予后方视野少太近,不足于及时发现后方行人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识别装置的汽车把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没有强制性;二、身体向外旋转角度有限,给予后方视野少太近,不足于及时发现后方行人车辆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识别装置的汽车把手,包括汽车门体,所述汽车门体内中心的靠底部位置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汽车门体的内部对应移动槽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滑动槽,左右开设的两个滑动槽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一和滑动块二,所述汽车门体两侧的靠底部位置分别活动装配有内把手和外把手,所述移动槽内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表面的靠底部位置套设并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的靠底部位置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滑动块一和滑动块二相背一端的表面均开设有齿口,所述内把手和外把手的一端活动装配有反向齿轮,所述外把手表面的靠底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指纹识别装置,所述连接杆表面的顶部和靠顶部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凸块一和凸块二,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装配有车锁扣。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4、该带识别装置的汽车把手,通过内把手和外把手的设计,将内把手后移设计与外把手位置对应,该设计具有变相强制性,必须用另一只手,必须转动头部90度,眼睛容易看到后方,同时,结构简单,提高了汽车把手的实用性,反向齿轮、滑动块一、滑动块二以及齿口的设计,在使用者转动内把手或者外把手时,反向齿轮则会反向转动,进而带动滑动块一或者滑动块二向上移动,使得连接杆在支撑杆上移动,使得车锁扣移动至汽车门体的内部,从而打开车门,满足了现有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识别装置的汽车把手,包括汽车门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门体(1)内中心的靠底部位置开设有移动槽(2),所述汽车门体(1)的内部对应移动槽(2)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滑动槽(3),左右开设的两个滑动槽(3)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一(4)和滑动块二(5),所述汽车门体(1)两侧的靠底部位置分别活动装配有内把手(6)和外把手(7),所述移动槽(2)内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表面的靠底部位置套设并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内的靠底部位置开设有活动槽(16),所述滑动块一(4)和滑动块二(5)相背一端的表面均开设有齿口(9),所述内把手(6)和外把手(7)的一端活动装配有反向齿轮(8),所述外把手(7)表面的靠底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指纹识别装置(18),所述连接杆(15)表面的顶部和靠顶部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凸块一(11)和凸块二(13),所述连接杆(15)的底部固定装配有车锁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识别装置的汽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齿轮(8)的一侧与齿口(9)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识别装置的汽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18)包括采集模块、识别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识别装置的汽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一(4)和滑动块二(5)相对一端的靠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顶块一(12)和限位顶块二(14),所述限位顶块一(12)和限位顶块二(14)的顶部分别与凸块一(11)和凸块二(13)的底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识别装置的汽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一(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回弹弹簧(19),所述回弹弹簧(19)的顶端与移动槽(2)的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识别装置的汽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锁扣(17)的底端贯穿至汽车门体(1)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识别装置的汽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门体(1)的内部对应移动槽(2)外侧的靠底部位置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连接杆(15)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限位块,环形限位块远离连接杆(15)的一侧贯穿至限位滑槽的内部并与限位滑槽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识别装置的汽车把手,包括汽车门体,所述汽车门体内中心的靠底部位置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汽车门体的内部对应移动槽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滑动槽,左右开设的两个滑动槽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一和滑动块二,所述汽车门体两侧的靠底部位置分别活动装配有内把手和外把手,所述移动槽内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表面的靠底部位置套设并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该带识别装置的汽车把手,通过内把手和外把手的设计,将内把手后移设计与外把手位置对应,该设计具有变相强制性,必须用另一只手,必须转动头部90度,眼睛容易看到后方,同时,结构简单,提高了汽车把手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润和教育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