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7398发布日期:2023-12-07 01:29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玻璃机械,具体为一种钢管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1、玻璃拉边机水包钢管进一步加工前需要钳工划线,轴向划四等分线,再根据图纸要求的距端面长度尺寸在圆周面划交叉线。

2、常规划线分为两步:吊运钢管,将钢管一端内孔套进分度头卡爪上,钢管另一端使用托架支撑,分度头卡爪撑紧钢管后,使用高度尺划圆周二等分线,然后分度头旋转带动钢管旋转90°,再次划圆周二等分线;划完四等分线后,松开分度头卡爪,两人合力将钢管搬至两个等高的托辊支架上,按照图纸要求尺寸使用卷尺测定长度距离后,用划针划与等分线相交的竖线,旋转钢管使四等分线上均划上交叉竖线。

3、常规方法存在问题:

4、钢管直径规格不同,划二等分线时需根据钢管直径进行调整,使钢管中心线平行于分度头和高度尺;钢管一端分度头夹紧,一端托架支撑,调整时托架固定不动,调整分度头和高度尺划线头高度;调整校核平行度过程繁琐,操作耗工耗时且难以保证精度,易导致四等分线不合格。

5、划圆周面交叉线时,松开分度头后钢管不能随意转动,两人合力将钢管搬至两个等高的托辊支架上,按照图纸要求尺寸使用卷尺测定长度距离,用划针划与等分线相交的竖线,旋转钢管使四等分线上均划上交叉竖线;劳动强度大,且卷尺配合划针操作不精确,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钢管划线的精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一种钢管划线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第二支撑框架(2)、升降机构(3)、支撑平台(4)、托辊组件(5)、划线机构(6)、分度头(7);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框架(2),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顶壁上远离第二支撑框架(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11,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中部为中空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中部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上设置有支撑平台(4),所述支撑平台(4)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托辊组件(5);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前后侧分别沿着支撑平台(4)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划线机构(6);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上沿着支撑平台(4)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分度头(7)。

4、有益效果:通过升降机构、支撑平台、托辊组件、划线机构、分度头的相互配合,托辊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均设置在支撑平台上,支撑平台能够通过升降机构进行升降,分度头能够在第二支撑框架上进行移动,划四等分线时,能够根据钢管直径调节托辊组件的位置,然后移动分度头卡到钢管内,即可确定钢管的中心线,划轴向交叉线时,因为本装置设置至少两个托辊组件,不用更换到另一工装,即可完成划轴向交叉线,通过上述设置,有效提高了钢管划线的精度。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竖截面为u形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底壁的中部固定有升降机构(3)。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底壁的中部通过支撑座(12)固定有升降机构(3)。

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手轮(31)、丝杆升降机(32)、传动轴(33),所述丝杆升降机(32)设置有两个,沿着支撑平台(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丝杆升降机(32)之间通过传动轴(33)连接,其中一所述丝杆升降机(32)的输入端转动连接有手轮(31),另一所述丝杆升降机(32)的输入端转动连接在传动轴(33)上,所述丝杆升降机(3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4)。

8、有益效果:通过手轮、丝杆升降机、传动轴的相互配合,通过转动手轮能够带动两个丝杆升降机的输出端带动支撑平台进行升降运动。

9、进一步的,所述托辊组件(5)设置有两个,沿着支撑平台(4)长度方向间隔固定在支撑平台(4)上。

10、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两个托辊组件,前期划四等分线时,能够通过托辊组件和分度头进行定位,后期划轴向交叉线时,不用更换到另一工装即可完成划轴向交叉线。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前后侧分别沿钢管长度方向固定有第一导轨(13),所述划线机构(6)设置有两个,分别滑动设置在前后侧的第一导轨(13)上。

12、进一步的,所述划线机构(6)包括第一滑块(61)、划线组件(62),所述第一滑块(61)的底部滑动连接在第一导轨(13)上,所述第一滑块(61)的顶壁上固定有划线组件(62)。

13、进一步的,第一导轨(13)和支撑平台(4)之间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上还沿着支撑平台(4)长度方向固定有直尺(14),所述直尺(14)上标有刻度。

14、有益效果:通过直尺的设置,能够提高后期划轴向交叉线的精度。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61)底部靠近直尺(14)的一侧固定有指针(611)。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顶壁上沿着钢管长度方向平行固定有两条第二导轨(21),所述分度头(7)通过第二滑块(71)滑动连接在第二导轨(21)上。

1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支撑平台、托辊组件、划线机构、分度头的相互配合,托辊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均设置在支撑平台上,支撑平台能够通过升降机构进行升降,分度头能够在第二支撑框架上进行移动,划四等分线时,能够根据钢管直径调节托辊组件的位置,然后移动分度头卡到钢管内,即可确定钢管的中心线,划轴向交叉线时,因为本装置设置至少两个托辊组件,不用更换到另一工装,即可完成划轴向交叉线,通过上述设置,有效提高了钢管划线的精度。

19、本实用新型通过手轮、丝杆升降机、传动轴的相互配合,通过转动手轮能够带动两个丝杆升降机的输出端带动支撑平台进行升降运动。

2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托辊组件,前期划四等分线时,能够通过托辊组件和分度头进行定位,后期划轴向交叉线时,不用更换到另一工装即可完成划轴向交叉线。

21、本实用新型通过直尺的设置,能够提高后期划轴向交叉线的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管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第二支撑框架(2)、升降机构(3)、支撑平台(4)、托辊组件(5)、划线机构(6)、分度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竖截面为u形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底壁的中部固定有升降机构(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底壁的中部通过支撑座(12)固定有升降机构(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手轮(31)、丝杆升降机(32)、传动轴(33),所述丝杆升降机(32)设置有两个,沿着支撑平台(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丝杆升降机(32)之间通过传动轴(33)连接,其中一所述丝杆升降机(32)的输入端转动连接有手轮(31),另一所述丝杆升降机(32)的输入端转动连接在传动轴(33)上,所述丝杆升降机(3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件(5)设置有两个,沿着支撑平台(4)长度方向间隔固定在支撑平台(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前后侧分别沿钢管长度方向固定有第一导轨(13),所述划线机构(6)设置有两个,分别滑动设置在前后侧的第一导轨(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管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机构(6)包括第一滑块(61)、划线组件(62),所述第一滑块(61)的底部滑动连接在第一导轨(13)上,所述第一滑块(61)的顶壁上固定有划线组件(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管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轨(13)和支撑平台(4)之间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上还沿着支撑平台(4)长度方向固定有直尺(14),所述直尺(14)上标有刻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钢管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61)底部靠近直尺(14)的一侧固定有指针(6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顶壁上沿着钢管长度方向平行固定有两条第二导轨(21),所述分度头(7)通过第二滑块(71)滑动连接在第二导轨(2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管划线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升降机构、支撑平台、托辊组件、划线机构、分度头;第一支撑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框架,第一支撑框架顶壁上远离第二支撑框架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11,第一支撑框架的中部为中空设置,第一支撑框架中部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托辊组件;第一支撑框架的前后侧分别沿着支撑平台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划线机构;第二支撑框架上沿着支撑平台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分度头。本技术升降机构、支撑平台、托辊组件、划线机构、分度头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钢管划线的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天,耿志新,段张龙,严俊,蒋涛涛,赵少强,陈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