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78749发布日期:2024-04-18 20:51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


背景技术:

1、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械手机器各自的优点。机械手广泛应用于自动生产线上,在加工设备之间或自动输送带和设备之间进行物料的自动传送,有时在物料传送的同时,还需要改变物料的方向。

2、目前,市场中现有机械手多采用点夹持的结构,由于夹持爪与工件表面的接触面积较小,夹持力度较小容易影响夹持的稳定性,而夹持力度较大则容易在工件表面留下痕迹,给加工带来了不便,且机械手的工作多通过转换机构来实现,响应的速度较慢。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点夹持结构的机械手对工件夹持不便且机械手动作时响应速度较慢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包括固定座、连接板、夹持爪以及驱动电机,所述固定座位于连接板的上表面且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转动连接的夹持爪,所述夹持爪的上端设有贯穿连接板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相互啮合连接,所述夹持爪包括三个且呈环形分布。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座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延展臂,所述延展臂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驱动电机的内嵌于定位槽内且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夹持爪包括转动盘、定位杆以及定位套筒,所述转动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偏心分布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表面设有套接连接的定位套筒。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杆的下端开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套筒的下端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的内部设有与定位环相互扣合连接的卡簧。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座、连接板、夹持爪以及驱动电机组成机械手,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夹持爪进行转动,从而快速对工件进行夹持、释放,大大提高了机械手的夹持动作的响应速度,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机械手对工件表面的夹持面积,提高对工件夹持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包括固定座(1)、连接板(2)、夹持爪(3)以及驱动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位于连接板(2)的上表面且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5),所述连接板(2)的下表面设有转动连接的夹持爪(3),所述夹持爪(3)的上端设有贯穿连接板(2)的连接轴(6),所述连接轴(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7),所述从动齿轮(7)与驱动齿轮(5)相互啮合连接,所述夹持爪(3)包括三个且呈环形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8),所述固定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延展臂(9),所述延展臂(9)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11),所述驱动电机(4)的内嵌于定位槽(11)内且与固定座(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爪(3)包括转动盘(12)、定位杆(13)以及定位套筒(14),所述转动盘(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偏心分布的定位杆(13),所述定位杆(13)的表面设有套接连接的定位套筒(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3)的下端开设有定位环(15),所述定位套筒(14)的下端开设有沉槽(16),所述沉槽(16)的内部设有与定位环(15)相互扣合连接的卡簧(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包括固定座、连接板、夹持爪以及驱动电机,固定座位于连接板的上表面且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转动连接的夹持爪,夹持爪的上端设有贯穿连接板的连接轴,连接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相互啮合连接,夹持爪包括三个且呈环形分布。本技术利用固定座、连接板、夹持爪以及驱动电机组成机械手,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夹持爪进行转动,从而快速对工件进行夹持、释放,大大提高了机械手的夹持动作的响应速度,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机械手对工件表面的夹持面积,提高对工件夹持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利,穆雪,李素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数字星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