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圈夹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9790发布日期:2023-12-30 14:57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圈夹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密封圈,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圈夹持结构。


背景技术:

1、由于发动机的结构与原理的使得其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的发动机密封圈来密封,由于发动机内活塞、气环等部件运动得平常频繁,气流运动剧烈,很容易造成密封圈的损坏,使整个气缸的密封性变差,甚到损坏发动机造成事故。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3604325u的一种锚链拉伸试验拉机提升夹紧缸密封装置,包括夹紧缸主体、夹紧缸缸口、缸底固定板及活塞杆,所述夹紧缸主体的内腔中设置有活塞杆,在夹紧缸缸口的顶端设置有活塞杆相配的缸口密封圈,缸口密封圈主要包括第一软密封圈、第二软密封圈、第三软密封圈、第四软密封圈及第五软密封圈,在第一软密封圈与第二软密封圈设置有铜导套,在第二软密封圈与第三软密封圈之间依次设置有两个硬密封圈,在第四软密封圈与第五软密封圈之间依次设置有两个硬密封圈。

3、但是,现有的锚链拉伸试验拉机提升夹紧缸密封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对密封圈进行夹紧固定,可能会增加一定油耗,甚至损坏机械设备,从而难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锚链拉伸试验拉机提升夹紧缸密封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2、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圈夹持结构,解决了无法对密封圈进行夹紧固定,可能会增加一定油耗,甚至损坏机械设备,从而难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密封圈夹持结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开设有机槽,所述机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机轴,所述机轴的外壁设置有耐磨套管,所述耐磨套管的外壁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机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杆壁转动连接于夹紧套筒,所述夹紧套筒的一端贴合于密封圈的侧壁,利用设置的螺杆和夹紧套筒,机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螺杆螺纹套接于第一螺纹孔的内部,夹紧套筒转动连接于螺杆的杆壁,转动螺杆能够驱动夹紧套筒向机槽内部移动,夹紧套筒的一端与密封圈相贴合,进而实现了夹紧套筒移动时能够将密封圈压紧。

5、优选的,所述机轴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每个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套接有螺纹管,利用设置的两个第二螺纹孔和两个螺纹管,机轴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每个第二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套接有螺纹管,由于两个第二螺纹孔对称设置,将两个螺纹管螺纹套接于对应第二螺纹孔的内部,从而能够保证机轴位于机槽的槽芯,亦能保证第一螺纹孔位于机槽的槽芯,并实现了螺杆与第一螺纹孔顺利进行螺纹连接。

6、优选的,所述机轴与耐磨套管之间设置有润滑层,所述润滑层固定连接于耐磨套管的外壁,利用设置的润滑层,润滑层由润滑剂构成,机轴与耐磨套管之间设置有润滑层,从而能够降低耐磨套筒与机轴的套接难度。

7、优选的,所述机壳与密封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固定连接于密封圈的外壁,利用设置的密封层,密封层由密封剂构成,机壳与密封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8、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拉环,利用设置的拉环,拉环固定设置于密封圈的侧壁,拉动拉环即可将密封圈取出,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取出密封圈的难度。

9、优选的,所述耐磨套管的外壁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固定设置于密封槽的内部,利用设置的密封槽,将密封圈固定设置于密封槽的内部,从而提高了密封圈使用时的稳定性。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螺纹孔和螺杆,机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螺杆螺纹套接于第一螺纹孔的内部,夹紧套筒转动连接于螺杆的杆壁,转动螺杆能够驱动夹紧套筒向机槽内部移动,夹紧套筒的一端与密封圈相贴合,进而实现了夹紧套筒移动时能够将密封圈压紧。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螺纹管螺纹套接于对应第二螺纹孔的内部,从而能够保证机轴位于机槽的槽芯,亦能保证第一螺纹孔位于机槽的槽芯,并实现了螺杆与第一螺纹孔顺利进行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圈夹持结构,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开设有机槽,所述机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机轴(2),所述机轴(2)的外壁设置有耐磨套管(3),所述耐磨套管(3)的外壁设置有密封圈(4),所述机轴(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螺杆(5),所述螺杆(5)的杆壁转动连接于夹紧套筒(6),所述夹紧套筒(6)的一端贴合于密封圈(4)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轴(2)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每个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套接有螺纹管(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轴(2)与耐磨套管(3)之间设置有润滑层(8),所述润滑层(8)固定连接于耐磨套管(3)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与密封圈(4)之间设置有密封层(9),所述密封层(9)固定连接于密封圈(4)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拉环(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套管(3)的外壁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4)固定设置于密封槽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圈夹持结构,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开设有机槽,所述机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机轴,所述机轴的外壁设置有耐磨套管,所述耐磨套管的外壁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机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杆壁转动连接于夹紧套筒,所述夹紧套筒的一端贴合于密封圈的侧壁。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螺纹孔和螺杆,机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螺杆螺纹套接于第一螺纹孔的内部,夹紧套筒转动连接于螺杆的杆壁,转动螺杆能够驱动夹紧套筒向机槽内部移动,夹紧套筒的一端与密封圈相贴合,进而实现了夹紧套筒移动时能够将密封圈压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玲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发光橡胶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