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9742发布日期:2024-03-12 19:2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使用的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检测工装,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1、弓网关系是提升列车驱动效率研究的核心热点,受电弓碳滑板的工作状态是各个受电弓厂家关注和检测的焦点,以往的检测方法多倾向于维护人员固定周期、固定位置的检测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现阶段则主要通过分析碳滑板检测数据变化的规律,完成异常磨损数据筛选并报警,对磨损情况进行趋势判断,减少人为检测的滞后和错误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检测工装。

2、发明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使用夹持工装对碳滑板的磨损度碱性检测时,需要用到夹具将碳滑板的两端固定在工装上,然而不同型号的碳滑板的厚度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定型号的夹具难以满足对多种型号的碳滑板的固定需求,实用性较低。

3、为了解决不同型号的碳滑板的厚度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定型号的夹具难以满足对多种型号的碳滑板的固定需求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夹具设置为可拆卸的形式,并根据不同型号的碳滑板对夹具进行更换的方式进行解决,本实用新型采用另一种解决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不同型号的碳滑板的厚度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定型号的夹具难以满足对多种型号的碳滑板的固定需求的问题所提出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检测工装。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检测工装,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移动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和移动板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可调节夹持装置,所述可调节夹持装置包括两个辅助板,两个所述辅助板分别设置在固定板和移动板相靠近的一侧,所述辅助板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夹板,所述夹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孔块,两个所述螺孔块的内壁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螺纹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板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延伸板,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和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延伸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分别与固定板和移动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和转轴之间设置有辅助转动装置,所述底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镜头。

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夹板,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作用下,同时转动两个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能够分别带动一个与螺孔块相连的夹板在辅助板的一侧进行移动,进而便于根据碳滑板的实际型号和厚度对两个夹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得两个夹板能够对多种型号的碳滑板进行有效限位。

4、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操作块,所述操作块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块。

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操作块,转动操作块能够带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进行同步转动,同时操作块外表面设置有凸起,在转动操作块时有防滑的作用,进而便于通过操作块对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

6、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辅助板的一侧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滑槽和滑块,当两个夹板分别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作用下在辅助板的一侧进行移动时,夹板会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壁进行同步滑动,使得夹板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8、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板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板,两个所述橡胶板相靠近的一侧均均匀开设有凹槽。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带有凹槽的橡胶板,能够增大夹板夹持侧的摩擦力,在对碳滑板进行夹持时有防滑的作用,同时橡胶板能够对碳滑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防止夹板对碳滑板过度夹持对弹簧板造成损伤的问题。

10、优选的,所述橡胶板的内壁对称插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表面螺纹插设在夹板的内壁。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螺栓,将螺栓插入橡胶板的内壁,转动螺栓,使得螺栓进入夹板的内壁,能够对夹板和橡胶板进行固定,同时也便于对橡胶板进行拆卸和维护。

12、优选的,所述辅助转动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一侧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杆。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把手和延伸杆,转动延伸杆能够带动把手转动,把手能够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会带动与被夹板夹持的碳滑板转动,进而便于通过把手和延伸杆对碳滑板进行转动,便于对碳滑板进行多角度的检测。

14、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孔块,所述圆孔块的内壁插设有定位销,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圆形通孔,若干个所述圆孔呈圆周阵列的形式排列,所述定位销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圆形通孔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定位销,在圆形通孔的作用下,将定位销插入圆孔块和对应的圆形通孔的内壁,能够对把手进行固定,进而对碳滑板进行固定,防止在对碳滑板检测的过程中碳滑板发生转动。

16、优选的,所述定位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一端与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

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弹性绳,对定位销和把手进行连接,能够有效防止定位销脱离圆孔块后容易发生丢失的问题。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9、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夹板,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作用下,能够分别带动一个与螺孔块相连的夹板在辅助板的一侧进行移动,进而便于根据碳滑板的实际型号和厚度对两个夹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得两个夹板能够对多种型号的碳滑板进行有效限位,有效提升了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使用的检测工装,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移动板(2)和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2)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3)和移动板(2)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可调节夹持装置(4),所述可调节夹持装置(4)包括两个辅助板(41),两个所述辅助板(41)分别设置在固定板(3)和移动板(2)相靠近的一侧,所述辅助板(4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夹板(42),所述夹板(4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孔块(43),两个所述螺孔块(43)的内壁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4)和第二螺纹杆(45),所述第一螺纹杆(44)的螺纹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杆(44)和第二螺纹杆(45)相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板(41)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延伸板(46),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44)和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45)的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延伸板(46)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5),两个所述转轴(5)的外表面分别与固定板(3)和移动板(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3)和转轴(5)之间设置有辅助转动装置(6),所述底板(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架(7),所述支架(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镜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44)和第二螺纹杆(45)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操作块(47),所述操作块(47)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48),所述辅助板(41)的一侧中部开设有滑槽(49),所述滑块(48)的外表面与滑槽(49)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42)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板(410),两个所述橡胶板(410)相靠近的一侧均均匀开设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板(410)的内壁对称插设有螺栓(411),所述螺栓(411)的外表面螺纹插设在夹板(42)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转动装置(6)包括把手(61),所述把手(61)的一侧与转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6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杆(6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孔块(63),所述圆孔块(63)的内壁插设有定位销(64),所述固定板(3)的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圆形通孔(65),若干个所述圆孔呈圆周阵列的形式排列,所述定位销(64)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圆形行通孔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6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绳(66),所述弹性绳(66)的一端与把手(61)的一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检测工装,涉及检测工装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移动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和移动板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可调节夹持装置,所述可调节夹持装置包括两个辅助板,两个所述辅助板分别设置在固定板和移动板相靠近的一侧,本技术通过设置夹板,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作用下,能够分别带动一个与螺孔块相连的夹板在辅助板的一侧进行移动,进而便于根据碳滑板的实际型号和厚度对两个夹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得两个夹板能够对多种型号的碳滑板进行有效限位,有效提升了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洁,祁思予,孔炫今,李浩然,于昳琳,曲亮鹏,高攀龙,梁泽帅,冯庆胜,王嘉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洁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