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及智能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26550发布日期:2024-02-20 20:10阅读:12来源:国知局
具有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及智能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及其智能收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来供使用者放置出门携带的随身物件的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及其智能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1、近期智慧门把的普及化,手机、感应卡、密码或是脸部识别、指纹都能够解锁家中大门,但除了使用者自己家里的大门以外,出门时可能还有摩托车/汽车钥匙、社区大楼大门钥匙、公司钥匙、重要物品保密门锁、信用卡、钱包等物件需要携带。但由于使用了智能锁,使得使用者出门时不必特地携带家里钥匙,连带地也会让使用者疏忽了携带其他重要随身物件的情形。

2、而目前大多人的做法是在玄关处设一个置物区,将钥匙、卡片、零钱等出门前必须带的物品放在该位置,不过在于赶时间的状况下,或是手上提不少物件时,仍然有可能最终仍然忘记带走。

3、并且,当家中有多个成员时,每个人的物品混合放置在同一个置物区里,将造成混淆而使得使用者拿错或找不到需要携带物品的情形。

4、由于以上原因,造成现代人收纳出门使用随身物件的困扰,因此有必要通过技术改良,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随身物件收纳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及其智能收纳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其中包括:一个智能锁,智能锁设置于室内空间出入口的一个门板上,智能锁具有一个身份识别模组,身份识别模组用来识别有权限进出室内空间的至少一个使用者的身份识别信息;及一个智能收纳装置,智能收纳装置具有一个收纳模组本体,和设置于收纳模组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活动收纳单元;其中,智能收纳装置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单元连接智能锁,并且将每一个活动收纳单元和其中一个使用者的身份识别信息配对,并且于身份识别模组识别出一个使用者的身份识别信息时,能够控制相对应的活动收纳单元开启,以供使用者放置或取出随身物件。

3、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以所述门板为分界,能够定义出朝向所述室内空间的室内侧,和相对于所述室内侧的室外侧;所述身份识别模包含位于所述室外侧的第一识别单元,和位于所述室内侧的第二识别单元;所述第一识别单元和所述第二识别单元分别为选自:指纹识别装置、密码输入装置、射频信号读取装置、无线通信或连接装置、脸部识别装置、语音识别装置、指/掌静脉感测装置、虹膜识别装置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4、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智能收纳装置的至少一个所述活动收纳单元分别具有一个收纳空间、和一个活动部件、和连接所述活动部件的一个开闭机构;每一个所述收纳空间分别具有一个开口;所述开闭机构配置为用来控制相对应的所述活动部件定位于一个关闭位置,而使得相对应的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开口成为封闭状态,或控制所述活动部件位移到一个开放位置,而使得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开口成为开放状态。

5、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收纳模组本体具有用来容纳至少一个所述活动收纳单元的多个容纳部,每一个所述活动部件是以能够前后位移方式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容纳部,或者为通过枢接方式而以可摆动方式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容纳部;每一个所述活动部件内部形成所述收纳空间;当所述活动部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开口能够隐藏于所述容纳部中,当所述活动部件位移到所述开放位置,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开口露出于所述相对应的所述容纳部的外侧。

6、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每一个所述活动收纳单元的所述收纳空间形成于所述收纳模组本体,所述活动部件为设置于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开口处的活动门板,所述开闭机构连接所述活动部件,而能够驱动所述活动部件定位于所述关闭位置而遮蔽相对应的所述开口,或控制所述活动部件位移到所述开放位置而使得相对应的所述开口不被所述活动部件遮蔽。

7、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每一个所述开闭机构能够为:电力驱动卡锁机构、齿轮或齿条驱动机构、凸轮机构、气压阀驱动机构、连杆驱动机构的其中一种或其组合;其中,所述电力驱动卡锁机构包含:设置于所述活动部件的一个第一卡勾,和配合于所述第一卡勾的一个第二卡勾,和连接所述第二卡勾的一个电力驱动装置,和设置于所述活动部件和所述收纳模组本体之间的一个弹性元件;其中,当所述活动部件位移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弹性元件能够被压缩,并且所述第一卡勾和所述第二卡勾能够相互卡合;当所述活动收纳单元开启时,是通过所述电力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卡勾脱离所述第一卡勾,并且通过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推顶所述活动部件位移到所述开放位置。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收纳装置,智能收纳装置设置于一室内空间的出入口处的室内侧,并与一智能锁的身份识别模组连接,其中,智能收纳装置包括:一个收纳模组本体,和设置于收纳模组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活动收纳单元;每一个活动收纳单元分别具有用来收纳物件的收纳空间,和一个活动部件,和连接活动部件的一个开闭机构,开闭机构用来控制相对应的活动部件定位于一个关闭位置或位移到一个开放位置,而使得相对应的活动收纳单元成为关闭状态或开放状态;其中,智能收纳装置能够将每一个活动收纳单元和其中一个使用者的所述身份识别信息配对,并且于身份识别模组识别出使用者的身份识别信息时控制相对应的活动收纳单元开启,以供使用者放置或取出随身物件。

9、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及其智能收纳装置,其能够让使用者出门时,容易地拿取到出门需要携带的随身物件,而增进使用者生活上的便利性。并且能够提供不同使用者专属的活动收纳单元,且自动识别使用者身份而开启相对应的活动收纳单元,因而能够增进使用者收纳取用随身物件的便利性,且避免混淆误拿其他人随身物件的情形。

10、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设置于位于一个室内空间出入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门板为分界,能够定义出朝向所述室内空间的室内侧,和相对于所述室内侧的室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收纳装置的至少一个所述活动收纳单元分别具有一个收纳空间、和一个活动部件、和连接所述活动部件的一个开闭机构;每一个所述收纳空间分别具有一个开口;所述开闭机构配置为用来控制相对应的所述活动部件定位于一个关闭位置,而使得相对应的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开口成为封闭状态,或控制所述活动部件位移到一个开放位置,而使得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开口成为开放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模组本体具有用来容纳至少一个所述活动收纳单元的多个容纳部,每一个所述活动部件是以能够前后位移方式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容纳部,或者为通过枢接方式而以可摆动方式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容纳部;每一个所述活动部件内部形成所述收纳空间;当所述活动部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开口能够隐藏于所述容纳部中,当所述活动部件位移到所述开放位置,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开口露出于所述相对应的所述容纳部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活动收纳单元的所述收纳空间形成于所述收纳模组本体,所述活动部件为设置于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开口处的活动门板,所述开闭机构连接所述活动部件,而能够驱动所述活动部件定位于所述关闭位置而遮蔽相对应的所述开口,或控制所述活动部件位移到所述开放位置而使得相对应的所述开口不被所述活动部件遮蔽。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开闭机构能够为:电力驱动卡锁机构、齿轮或齿条驱动机构、凸轮机构、气压阀驱动机构、连杆驱动机构的其中一种或其组合;其中,所述电力驱动卡锁机构包含:设置于所述活动部件的一个第一卡勾,和配合于所述第一卡勾的一个第二卡勾,和连接所述第二卡勾的一个电力驱动装置,和设置于所述活动部件和所述收纳模组本体之间的一个弹性元件;其中,当所述活动部件位移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弹性元件能够被压缩,并且所述第一卡勾和所述第二卡勾能够相互卡合;当所述活动收纳单元开启时,是通过所述电力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卡勾脱离所述第一卡勾,并且通过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推顶所述活动部件位移到所述开放位置。

7.一种智能收纳装置,所述智能收纳装置设置于一室内空间的出入口处的室内侧,并与一智能锁的身份识别模组连接,所述身份识别模组用来识别有权限进出所述室内空间的至少一个使用者的身份识别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收纳装置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活动收纳单元分别具有一个活动部件、和连接所述活动部件的一个开闭机构;每一个所述收纳空间分别具有一个开口;所述开闭机构配置为用来控制相对应的所述活动部件定位于一个关闭位置,而使得相对应的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开口成为封闭状态,或控制所述活动部件位移到一个开放位置,而使得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开口成为开放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模组包含有位于和所述室内侧相反一侧的室外侧的一个第一识别单元,和位于所述室内侧的第二识别单元;所述第一识别单元和所述第二识别单元分别为选自:指纹识别装置、密码输入装置、射频信号读取装置、无线通信或连接装置、脸部识别装置、语音识别装置、指/掌静脉感测装置、虹膜识别装置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开闭机构能够为:电力驱动卡锁机构、齿轮或齿条驱动机构、凸轮机构、气压阀驱动机构、连杆驱动机构的其中一种或其组合;其中,所述电力驱动卡锁机构包含:设置于所述活动部件的一个第一卡勾,和配合于所述第一卡勾的一个第二卡勾,和连接所述第二卡勾的一个电力驱动装置,和设置于所述活动部件和所述收纳模组本体之间的一个弹性元件;其中,当所述活动部件位移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弹性元件能够被压缩,并且所述第一卡勾和所述第二卡勾相互卡合;当所述活动收纳单元开启时,是通过所述电力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卡勾脱离所述第一卡勾,并且通过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推顶所述活动部件位移到所述开放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具有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及智能收纳装置。其中,具有智能收纳装置的智能锁包含:一个智能锁和一个智能收纳装置,其中智能锁具有一个身份识别模组;智能收纳装置具有一个收纳模组本体,和设置于收纳模组本体上的多个活动收纳单元;智能收纳装置能够连接智能锁,并且将每一个活动收纳单元和多个使用者的身份识别信息配对,并且于使用者开启智能锁且身份识别模组识别出使用者的身份识别信息时,控制和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活动收纳单元开启,以供使用者放置或取出随身物件。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玮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