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铰链用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33097发布日期:2024-02-26 16:3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门铰链用衬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铰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门铰链用衬套。


背景技术:

1、汽车车门与车身连接处通常设置有铰链,而铰链外表面通常设置有衬套,组成了衬套铰链,也叫衬套式铰链,衬套铰链的结构相对简单,由两个相互连接的金属板组成,衬套套在其中一个金属板的铰销孔内,并装有轴承或滑轮,这样可以在铰链运转时减小摩擦,使铰链更加平稳、耐用、稳定。

2、目前现有的衬套结构较为简单,对于其内部的稳定性以及散热性通常没有考虑,因此会影响衬套的使用寿命。

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汽车门铰链用衬套,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采用衬套内部缓冲以及散热等技术,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门铰链用衬套。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套体,所述套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圈,所述底座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套体内壁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一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侧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底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侧面的底座内壁中开设有散热道。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缓冲圈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所述缓冲圈为橡胶材料。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滚轮设置有三层,所述滚轮与轴承配套使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弹簧数量为四个,所述弹簧与滚轮外侧支撑面为垂直关系。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防滑套形状为圆环形,所述防滑套为橡胶材料。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散热道(9)之间为平行关系,所述散热道(9)与散热孔(4)配套使用。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现有的衬套在使用时已经基本满足铰链的使用需求,使得铰链在使用时能够减小摩擦,使铰链更加平稳、耐用、稳定,但是衬套在长时间使用时,会造成磨损,因此会对铰链提供的帮助减少,因此本实用新型使得衬套的使用寿命提高,增设了内部缓冲结构,使得长时间使用后能够降低磨损,并且增设了散热孔道,使得内部摩擦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逸出,避免影响内部的铰链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门铰链用衬套,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套体(2),所述套体(2)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圈(3),所述底座(1)表面开设有散热孔(4),所述套体(2)内壁之间设置有轴承(5),所述轴承(5)一侧设置有滚轮(6),所述滚轮(6)侧面设置有弹簧(7),所述底座(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滑套(8),所述防滑套(8)侧面的底座(1)内壁中开设有散热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铰链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圈(3)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所述缓冲圈(3)为橡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铰链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6)设置有三层,所述滚轮(6)与轴承(5)配套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铰链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7)数量为四个,所述弹簧(7)与滚轮(6)外侧支撑面为垂直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铰链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套(8)形状为圆环形,所述防滑套(8)为橡胶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铰链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道(9)之间为平行关系,所述散热道(9)与散热孔(4)配套使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铰链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门铰链用衬套,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套体,套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圈,底座表面开设有散热孔,套体内壁之间设置有轴承,轴承一侧设置有滚轮,滚轮侧面设置有弹簧,底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滑套,防滑套侧面的底座内壁中开设有散热道。本技术通过对衬套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采用衬套内部缓冲以及散热等技术,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衬套功能未完善不足的现状。

技术研发人员:沈三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志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