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取放装置以及取放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8498发布日期:2024-01-16 11:1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物件取放装置以及取放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件取放设备的,特别是涉及一种物件取放装置以及取放模块。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物件取放设备的夹取手臂都是仅设置一个夹取头,因此,在吸取大量的物件或摆放大量的物件时,夹取手臂必须频繁的来回运作,不仅增加作业时间,也无形增加生产成本。

2、并且,现有的夹取手臂基本上是由一个气动元件与一个夹取头构成;然而,目前气动元件与夹取头的连接方式是采用机械式连接,因此,在安装或结构设计上若有误差,容易造成夹取手臂的损耗、损坏。

3、因此,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本技术领域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物件取放装置以及取放模块。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物件取放装置,包括气体供给模块、主体模块以及多个取放模块。气体供给模块具有多个传输通道。主体模块连接于气体供给模块,主体模块具有多个容置槽,每一个容置槽与其中一个传输通道连通。每一取放模块包括取放元件、柔性元件以及驱动元件。取放元件被配置以用于吸取物件或者释放所吸取的物件。柔性元件能活动地接触取放元件的其中一端。驱动元件能活动地设置在其中一个容置槽且能活动地接触柔性元件,驱动元件被配置以同时带动柔性元件以及取放元件进行位移。其中,柔性元件位于取放元件与驱动元件之间。

3、在其中一个可行的或者优选的实施例中,当驱动元件通过凸出部顶抵柔性元件且带动柔性元件位移时,驱动元件的第一位移路径轴与取放元件的第二位移路径轴两者同轴或者不同轴。其中,取放元件与驱动元件两者之间具有第一容置空间,且柔性元件只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内而不会裸露在取放元件与驱动元件的外部。

4、在其中一个可行的或者优选的实施例中,气体供给模块连接至少一个第一外部气体供应端。其中,当至少一个第一外部气体供应端提供正压气体到至少一传输通道时,至少一个传输通道所对应的驱动元件被正压气体驱动,以带动柔性元件与取放元件朝远离主体模块的方向进行位移。其中,当至少一个第一外部气体供应端提供负压气体到至少一个传输通道时,至少一个传输通道所对应的驱动元件被负压气体驱动,以带动柔性元件与取放元件朝趋近主体模块的方向进行位移。

5、在其中一个可行的或者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个取放元件连接至少一个第二外部气体供应端。其中,当至少一个第二外部气体供应端提供负压气体到所对应的取放元件时,取放元件通过负压气体以吸取物件。其中,当至少一个第二外部气体供应端提供正压气体到所对应的取放元件时,取放元件通过正压气体以释放所吸取的物件。

6、在其中一个可行的或者优选的实施例中,主体模块具有多个支撑臂结构,多个支撑臂结构之间形成第二容置空间,多个取放模块相互交错设置在第二容置空间。

7、在其中一个可行的或者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个支撑臂结构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每一个取放元件具有第二连接部,每一个第二连接部能活动地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一连接部。

8、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取放模块,包括取放元件、柔性元件以及驱动元件。取放元件被配置以用于吸取物件或者释放所吸取的物件。柔性元件能活动地接触取放元件的其中一端。驱动元件能活动地接触柔性元件,驱动元件被配置以同时带动柔性元件以及取放元件进行位移。其中,柔性元件位于取放元件与驱动元件之间。

9、在其中一个可行的或者优选的实施例中,当驱动元件通过凸出部顶抵柔性元件且带动柔性元件位移时,驱动元件的第一位移路径轴与取放元件的第二位移路径轴两者同轴或者不同轴。其中,取放元件与驱动元件两者之间具有第一容置空间,且柔性元件只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内而不会裸露在取放元件与驱动元件的外部。

10、在其中一个可行的或者优选的实施例中,当驱动元件被正压气体驱动时,驱动元件带动柔性元件与取放元件朝第一方向进行位移。其中,当驱动元件被负压气体驱动时,驱动元件带动柔性元件与取放元件朝第二方向进行位移。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11、在其中一个可行的或者优选的实施例中,取放元件连接至少一个外部气体供应端。其中,当至少一个外部气体供应端提供负压气体到取放元件时,取放元件通过负压气体以吸取物件。其中,当至少一个外部气体供应端提供正压气体到取放元件时,取放元件通过正压气体以释放所吸取的物件。

12、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物件取放装置,能通过“气体供给模块具有多个传输通道”、“主体模块连接于气体供给模块,主体模块具有多个容置槽,每一个容置槽与其中一个传输通道连通”、“取放元件被配置以用于吸取物件或者释放所吸取的物件”、“柔性元件能活动地接触取放元件的其中一端”、“驱动元件能活动地设置在其中一个容置槽且能活动地接触柔性元件,驱动元件被配置以同时带动柔性元件以及取放元件进行位移”以及“柔性元件位于取放元件与驱动元件之间”的技术方案,以提升生产效率。

13、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取放模块,能通过“取放元件被配置以用于吸取物件或者释放所吸取的物件”、“柔性元件能活动地接触取放元件的其中一端”、“驱动元件能活动地接触柔性元件,驱动元件被配置以同时带动柔性元件以及取放元件进行位移”以及“柔性元件位于取放元件与驱动元件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增加活动时的角度偏移容许量。

14、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物件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件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驱动元件通过凸出部顶抵所述柔性元件且带动所述柔性元件位移时,所述驱动元件的第一位移路径轴与所述取放元件的第二位移路径轴两者同轴或者不同轴;其中,所述取放元件与所述驱动元件两者之间具有第一容置空间,且所述柔性元件只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而不会裸露在所述取放元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件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件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件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块具有多个支撑臂结构,多个支撑臂结构之间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多个取放模块相互交错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件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支撑臂结构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每一个所述取放元件具有第二连接部,每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能活动地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

7.一种取放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放模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驱动元件通过凸出部顶抵所述柔性元件且带动所述柔性元件位移时,所述驱动元件的第一位移路径轴与所述取放元件的第二位移路径轴两者同轴或者不同轴;其中,所述取放元件与所述驱动元件两者之间具有第一容置空间,且所述柔性元件只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而不会裸露在所述取放元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放模块,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放模块,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物件取放装置以及取放模块。物件取放装置包括气体供给模块、主体模块以及多个取放模块。气体供给模块具有多个传输通道。主体模块具有多个容置槽,每一个容置槽与其中一个传输通道连通。每一个取放模块包括取放元件、柔性元件以及驱动元件。取放元件被配置以用于吸取或释放物件。柔性元件接触取放元件。驱动元件设置在其中一个容置槽且接触柔性元件,驱动元件被配置以同时带动柔性元件以及取放元件进行位移。借此,本技术的物件取放装置以及取放模块可增加取放模块活动时的角度偏移容许量,以及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倪家禾,林金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久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