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扭力转换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0476发布日期:2024-02-02 21:3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扭力转换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扭力转换工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空间狭小部位紧固件打扭力的扭力转换工装。


背景技术:

1、在许多机械设备和装置的安装和维修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紧固件(例如螺栓、螺母等)施加一定的扭矩以确保它们牢固连接。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传统的扭力工具无法有效地施加扭矩。

2、例如,在日立空调的检修过程中,安装螺栓m8x25的加热器需要施加扭力为13.5n·m,然而该部位的空间非常狭小,螺栓头部外表面与周围零件之间的距离仅有30mm。然而,常规的扭力扳手在安装套筒后的最小长度为40mm,无法放入该空间。

3、现有的扭力工具主要分为棘轮头式和叉口式两种。然而,棘轮头式扳手加装套筒后尺寸偏大,无法满足狭小空间的要求。叉口式扭力扳手可以放入狭小空间,但在螺栓所在位置周围存在翻边等限制条件,使得使用叉口扭力扳手变得困难

4、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工具,在加装套筒后,尺寸均大于40mm,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扭力转换工装,采用了空心齿轮内嵌套筒的结构。通过将套筒安装在空心齿轮中,有效地减小了传统棘轮头带来的尺寸过大问题。与传统扭力工具相比,该工装的尺寸可减小12mm,更适用于狭小空间。通过该扭力转换工装,可以在狭小空间内完成对加热器螺栓的扭力施加,提高了安装和维修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扭力转换工装,包括外壳、传动轴、第一空心齿轮、第二空心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套筒,其中: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的形式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分别套置在传动轴的两端,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共轴设置,所述套筒设置在第二空心齿轮内部并可与外部紧固件相配合;

3、第一空心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外壳一端的外侧面上并与第一传动齿轮呈现度相互啮合;第一空心齿轮的内侧面可与外部旋转机构配合,第二空心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外壳另一端的外侧面上并与第二传动齿轮(6)呈现90度相互啮合。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心齿轮、第二空心齿轮可以设置在外壳两端的同一侧,也可设置在不同侧。

5、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呈圆筒状,其两端为镂空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还可以设置方便手持操作的手柄。

7、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空心齿轮(3)的内部(可根据不同紧固件,可更换不同的套筒)。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心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为相互配合的锥形齿轮或相互配合的斜螺纹齿轮。

9、进一步的,所述外部旋转机构为电动扭力扳手,电动扭力扳手的旋转工作头恰可插入第一空心齿轮并带动第一空心齿轮旋转。

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还可以设置照明装置(以利于在光线不良条件下作业)。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特点是:

12、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狭小空间的扭力转换工装,采用空心齿轮内嵌套筒结构,总长度较短,更适合狭小空间,使用时左手持外壳,右手操作外部旋转机构即可完成扭矩传递,实现对重要紧固件的拧紧。

13、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狭小空间的扭力转换工装,采用可靠的机械扭力传递原理,使用方便,拧紧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扭力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传动轴(2)、第一空心齿轮(3)、第二空心齿轮(4)、第一传动齿轮(5)、第二传动齿轮(6)和套筒(7),其中:所述传动轴(2)通过轴承连接的形式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第一传动齿轮(5)、第二传动齿轮(6)分别套置在传动轴(2)的两端,第一传动齿轮(5)、第二传动齿轮(6)共轴设置,所述套筒(7)设置在第二空心齿轮(4)内部并可与外部紧固件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狭小空间的扭力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狭小空间的扭力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呈圆筒状,其两端为镂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狭小空间的扭力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还可以设置方便手持操作的手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狭小空间的扭力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7)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空心齿轮(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狭小空间的扭力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齿轮(3)与第一传动齿轮(5)为相互配合的锥形齿轮或相互配合的斜螺纹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狭小空间的扭力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旋转机构为电动扭力扳手,电动扭力扳手的旋转工作头恰可插入第一空心齿轮(3)并带动第一空心齿轮(3)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狭小空间的扭力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还可以设置照明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扭力转换工装,包括外壳、传动轴、第一空心齿轮、第二空心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套筒,其中: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的形式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分别套置在传动轴的两端,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共轴设置,所述套筒设置在第二空心齿轮内部并可与外部紧固件相配合;第一空心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外壳一端的外侧面上并与第一传动齿轮以90度相互啮合;第一空心齿轮的内侧面可与外部旋转机构配合,第二空心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外壳另一端的外侧面上并与第二传动齿轮以90度相互啮合;采用空心齿轮内嵌套筒结构,总长度较短,更适合狭小空间,使用时左手持外壳,右手操作外部旋转机构即可完成扭矩传递,实现对重要紧固件的拧紧;使用方便,拧紧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杨槐,张爱华,胡道龙,田松付,李军平,樊星,张明学,刘舒,易万,马小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动车段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