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加工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3725发布日期:2024-02-09 12:1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加工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具体说,是对新能源汽车上的三合一双电机壳体加工时、用来对其进行定位的夹具。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池作为新能源,已广泛应用在汽车上。为便于与新能源相配套,新能源汽车上都配备有用于容纳电控、电机和减速器的三合一双电机壳体。如图4~图6所示,所述三合一双电机壳体13都是先铸造成毛坯,再通过精加工而成。精加工时,需对三合一双电机壳体的毛坯进行定位。其中的三合一双电机壳体13含有两个呈平行布置且带底的圆筒131,两个圆筒131的外壁四周设置有一个水口和多个凸台,两个圆筒131间借助小孔相连通,两个圆筒131的筒底下面均加工有定位用的盲孔132。使用状态下,电控系统、电机和减速器三者合并在一起装入两个圆筒131内。

2、目前,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加工所用的夹具仍旧是由螺栓、螺母和压板构成的机械式锁紧夹具。这种机械式锁紧夹具,完全依靠手工操作。由于完全依靠手工操作,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加工出的三合一双电机壳体的精度难以保持一致,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加工用夹具。采用这种夹具,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加工用夹具,包括底板,该底板为长方形,其呈水平布置。其特点是:所述底板纵向中间的两边分别有第一辅压油缸、第四辅压油缸,其横向中间的上、下边分别有第二辅压油缸和第五辅压油缸。第一辅压油缸的右下侧、第二辅压油缸的右下侧分别有第六辅压油缸和第三辅压油缸。第一辅压油缸与第二辅压油缸间、第四辅压油缸与第五辅压油缸间、第六辅压油缸的右下侧分别有第一主压油缸、第二主压油缸和第三主压油缸。所述第一辅压油缸~第六辅压油缸均为转角油缸,它们的压板外端均朝内,且它们的压板外端之下均有辅支撑。所述第一主压油缸~第三主压油缸均为转角油缸,它们的压板外端均朝内,且压板外端之下均有主支撑。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四辅压油缸的内侧分别有圆销和菱销。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第一辅压油缸与第一主压油缸间、第三辅压油缸与第四辅压油缸间以及圆销与菱销间均有所述辅支撑,该辅支撑为直线油缸。

6、其中,圆销与菱销间的所述辅支撑为两个,该两个辅支撑处于同一直线上。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第一辅压油缸、第六辅压油缸、第五辅压油缸、第三辅压油缸和第四辅压油缸与底板间分别有第一缸座、第二缸座、第三缸座、第四缸座和第五缸座。

8、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所述底板纵向中间的两边分别有第一辅压油缸、第四辅压油缸,其横向中间的上、下边分别有第二辅压油缸和第五辅压油缸。第一辅压油缸的右下侧、第二辅压油缸的右下侧分别有第六辅压油缸和第三辅压油缸。第一辅压油缸与第二辅压油缸间、第四辅压油缸与第五辅压油缸间、第六辅压油缸的右下侧分别有第一主压油缸、第二主压油缸和第三主压油缸。所述第一辅压油缸~第六辅压油缸均为转角油缸,它们的压板外端均朝内,且它们的压板外端之下均有辅支撑。所述第一主压油缸~第三主压油缸均为转角油缸,它们的压板外端均朝内,且压板外端之下均有主支撑。工作时,先通过圆销和菱销分别伸入被加工的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的两个筒底下面的盲孔内,作为对被加工的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的定位基准。再通过第一主压油缸、第二主压油缸和第三主压油缸活塞杆的收缩,实现对被加工的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的固定。然后,通过十个辅支的活塞杆的外伸,顶住被加工的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底部的相应部位,从而实现了对被加工的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的抱死。最后,通过第一辅压油缸~第六辅压油缸的活塞杆收缩,并通过这些油缸的压板来对被加工的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进行压紧,实现对被加工的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的固定。由此可见,不用手工操作,就可实现对被加工的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的定位。与背景技术相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特征:

1.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加工用夹具,包括底板(12),该底板(12)为长方形,其呈水平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纵向中间的两边分别有第一辅压油缸(61)、第四辅压油缸(64),其横向中间的上、下边分别有第二辅压油缸(62)和第五辅压油缸(65);第一辅压油缸(61)的右下侧、第二辅压油缸(62)的右下侧分别有第六辅压油缸(66)和第三辅压油缸(63);第一辅压油缸(61)与第二辅压油缸(62)间、第四辅压油缸(64)与第五辅压油缸(65)间、第六辅压油缸(66)的右下侧分别有第一主压油缸(41)、第二主压油缸(42)和第三主压油缸(43);所述第一辅压油缸(61)~第六辅压油缸(66)均为转角油缸,它们的压板外端均朝内,且它们的压板外端之下均有辅支撑(5);所述第一主压油缸(41)~第三主压油缸(43)均为转角油缸,它们的压板外端均朝内,且压板外端之下均有主支撑(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一辅压油缸(61)和第四辅压油缸(64)的内侧分别有圆销(1)和菱销(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一辅压油缸(61)与第一主压油缸(41)间、第三辅压油缸(63)与第四辅压油缸(64)间以及圆销(1)与菱销(2)间均有所述辅支撑(5),该辅支撑(5)为直线油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圆销(1)与菱销(2)间的所述辅支撑(5)为两个,该两个辅支撑(5)处于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一辅压油缸(61)、第六辅压油缸(66)、第五辅压油缸(65)、第三辅压油缸(63)和第四辅压油缸(64)与底板(12)间分别有第一缸座(7)、第二缸座(8)、第三缸座(9)、第四缸座(10)和第五缸座(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双电机壳体加工用夹具。它包括底板,该底板呈水平布置。其特点是:底板纵向中间的两边分别有第一、第四辅压油缸,其横向中间的上、下边分别有第二、第五辅压油缸。第一辅压油缸的右下侧、第二辅压油缸的右下侧分别有第六、第三辅压油缸。第一辅压油缸与第二辅压油缸间、第四辅压油缸与第五辅压油缸间、第六辅压油缸的右下侧分别有第一、第二、第三主压油缸。第一辅压油缸~第六辅压油缸均为转角油缸,它们的压板外端均朝内,且它们的压板外端之下均有辅支撑。第一主压油缸~第三主压油缸均为转角油缸,它们的压板外端均朝内,且压板外端之下均有主支撑。采用这种夹具,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庄天奇,浦华翔,陈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瑞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3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