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异形工件的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1065发布日期:2024-03-18 16:4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异形工件的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用于异形工件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复杂的异形壳体工件,当在一个加工工序中完成异形壳体工件的一部分加工任务后,需要对工件进行翻转时,由于异形工件结构的特殊性,往往无法一次性完成翻转,需要借助外部行车结合人工扶持的方式完成,翻转过程较复杂,在翻转的过程中存在工件损坏和人员伤亡的风险。

2、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用于异形工件的翻转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异形工件的翻转装置,异形工件为中空的三角形柱体,翻转装置包括:

2、第一运输装置,用于运载待翻转的工件;

3、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二个相对设置的旋转机构,二个旋转机构之间通过多个横梁连接;

4、第二运输装置,用于运载翻转后的工件;

5、其中,二个旋转机构可沿轴向旋转,通过第一运输装置将工件移动至二个旋转机构之间,二个旋转机构夹持工件,转动二个旋转机构以带动工件翻转后,通过第二运输装置将工件自二个旋转机构之间移出。

6、优选的,上述转动装置还包括:

7、台面,用于承载旋转机构;

8、多个支撑腿,装设于台面的底部;

9、优选的,上述旋转机构包括:

10、二个滚轮,通过支撑柱连接于台面的上表面;

11、转盘,设置于二个滚轮上,可在滚轮上转动;

12、夹具,设置于转盘上,通过二个旋转机构上的二个夹具配合夹持工件。

13、优选的,上述第一运输装置包括:

14、第一本体;

15、托板,设置于第一本体上,用于承载待翻转的工件;

16、多个第一脚轮,通过连接柱装设于第一本体的底部,通过第一脚轮带动第一运输装置移动。

17、优选的,上述第二运输装置包括:

18、第二本体;

19、异形架,设置于第二本体上,用于承载翻转后的工件;

20、升降机构,装设于异形架下方,通过调节升降机构升高带动异形架升高以匹配翻转后的工件的高度;

21、多个第二脚轮,通过连接柱装设于第二本体的底部,通过第二脚轮带动第二运输装置移动。

22、优选的,上述旋转机构还包括:

23、转动件,设置于转盘的外表面上,通过转动转动件带动转盘转动。

24、优选的,上述旋转机构还包括:

25、电机,装设于转盘上,通过电机驱动转盘转动。

26、优选的,上述第一运输装置还包括:

27、二个第一气缸,装设于第一本体上,以驱动第一运输装置。

28、优选的,上述第二运输装置还包括:

29、二个第二气缸,装设于第二本体上,以驱动第二运输装置。

30、优选的,上述异形架为v形架,翻转后的工件可放置于v形架内。

3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由于壳体曲面属于异形结构的特殊性,往往无法一次性完成翻转,需要借助外部行车结合人工扶持的方式完成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在翻转的过程中存在工件损坏和人员伤亡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异形工件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工件为中空的三角形柱体,所述翻转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输装置包括: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还包括:二个第一气缸,装设于所述第一本体上,以驱动所述第一运输装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输装置还包括:二个第二气缸,装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上,以驱动所述第二运输装置。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架为v形架,翻转后的所述工件可放置于所述v形架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异形工件的翻转装置,异形工件为中空的三角形柱体,翻转装置包括:第一运输装置,转动装置及第二运输装置,第一运输装置用于运载待翻转的工件,转动装置包括二个相对设置的旋转机构,二个旋转机构之间通过多个横梁连接,第二运输装置用于运载翻转后的工件,其中,二个旋转机构可沿轴向旋转,通过第一运输装置将工件移动至二个旋转机构之间,二个旋转机构夹持工件,转动二个旋转机构以带动工件翻转后,通过第二运输装置将工件自二个旋转机构之间移出。本技术解决了由于壳体曲面属于异形结构的特殊性需借助外部行车结合人工扶持完成的问题,并降低了翻转过程中存在工件损坏和人员伤亡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何兴军,王柯楠,成云,时俊杰,胡许锋,吕剑军,王文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