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阀底座分解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0667发布日期:2024-02-26 16:5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向阀底座分解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底座分解工装领域,具体是一种换向阀底座分解工装。


背景技术:

1、换向阀有两个压力入口、一个压力出口。当其中一个压力入口有压力,即液压或气压传入时,内部梭芯在压力作用下移向另一腔入口,并在弹簧力作用下,活门与底座配合密封,保证压力不泄露。产品在长期工作后,由于液压油中存在因液压附件磨损产生的固体杂质,活门及底座的密封表面经常存在表面损伤,降低产品的密封性。底座与换向阀壳体之间配合间隙仅有16~68μm,通过底座上的橡胶圈安装在壳体内,难以分解。如果不对底座进行分解,将无法修理底座的密封表面,有可能导致活门与底座处密封失效,进而影响液压系统功能。在换向阀修理过程中,需要对底座进行分解,如底座的密封表面存在损伤,则需对底座进行修理。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向阀底座分解工装。

2、一种换向阀底座分解工装,包括缓慢伸入换向阀壳体内的外壳、与外壳转动配合的芯轴,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通过端面抵住换向阀壳体并逐步旋转从而带动芯轴与底座从换向阀壳体中退出的螺母,所述的螺母与换向阀壳体之间设置有垫块。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壳的外径螺纹与螺母配合。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壳的内径螺纹与芯轴配合。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壳顶部设置有防止拧动外壳与芯轴时滑动的滚花。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壳底部设置有四瓣式的涨套。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芯轴用于撑开外壳底部的涨套。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根据底座内孔结构设计了四瓣式的涨套,通过末端螺纹结构旋转带动芯轴进退,便于将涨套固定在底座内;

10、(2)根据壳体的外部结构,设计了大直径滚花圆盘的螺母,便于带动工装将底座从壳体中分出;

11、(3)根据壳体的内部结构,设计了垫块,可在分解至大直径处时减少螺母的旋转圈数;

12、(4)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可在现场直接操作使用,快速、安全将底座从壳体中分出,提高修理质量,节省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换向阀底座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缓慢伸入换向阀壳体内的外壳(1)、与外壳(1)转动配合的芯轴(3),所述的外壳(1)上设置有通过端面抵住换向阀壳体并逐步旋转从而带动芯轴(3)与底座从换向阀壳体中退出的螺母(2),所述的螺母(2)与换向阀壳体之间设置有垫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阀底座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的外径螺纹与螺母(2)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阀底座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的内径螺纹与芯轴(3)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阀底座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顶部设置有防止拧动外壳(1)与芯轴(3)时滑动的滚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阀底座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底部设置有四瓣式的涨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向阀底座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3)用于撑开外壳(1)底部的涨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底座分解工装领域,具体是一种换向阀底座分解工装,包括缓慢伸入换向阀壳体内的外筒、与外筒转动配合的芯轴,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通过端面抵住换向阀壳体并逐步旋转从而带动芯轴与底座从换向阀壳体中退出的螺母,所述的螺母与换向阀壳体之间设置有垫块,根据底座内孔结构设计了四瓣式的涨套,通过末端螺纹结构旋转带动芯轴进退,便于将涨套固定在底座内;根据壳体的外部结构,设计了大直径滚花圆盘的螺母,便于带动工装将底座从壳体中分出;根据壳体的内部结构,设计了垫块,可在分解至大直径处时减少螺母的旋转圈数;使用简单,可在现场直接操作使用,快速、安全将底座从壳体中分出,提高修理质量,节省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科,任义志,于文博,滕伟杰,孙秀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营芜湖机械厂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