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模具修配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6816发布日期:2024-03-12 19:1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工位模具修配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模具修配工作台。


背景技术:

1、压铸模具是一种铸造金属零部件的工具,压铸模具上设有模具型腔,需要将金属液充进模具的型腔中,产品成型后再将产品顶出,压铸模具使用过程中会反复与高温的金属液体接触,因此压铸过程中会出现损坏的情况,此时需要用到维修台,利用工装或夹具将待维修的模具定位在维修台上,方便工作人员对模具维修。

2、由于模具的温度较高,维修前需要对模具进行预处理降温,再将处理后的模具定位在维修台上,为了尽快对模具维修,一般会在模具温度降低到不会烫伤人员的程度后取出,因此模具仍残留温度,对模具维修过程中不便对其温度进一步降低,不仅会对模具自身造成损坏,还会增加维修台的温度,影响维修台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多工位模具修配工作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具上残留的温度,对模具维修过程中不便对其温度进一步降低,不仅会对模具自身造成损坏,还会增加维修台温度,影响维修台使用寿命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工位模具修配工作台,包括维修台和用于对模具固定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固定在维修台顶部;

3、所述维修台为内部中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维修台的开口处固定有散热孔板;

4、所述维修台内固定有弹性膜,弹性膜的外周沿与维修台的内壁面气密固定;

5、所述维修台的侧面固定有通气管,通气管的进气端与弹性膜内部相通。

6、进一步的,所述维修台的短边上开有两个通孔,一个通孔内均伸入一个定位销;

7、所述散热孔板的侧面开有预留孔,定位销的伸入端贯穿至预留孔内。

8、进一步的,所述维修台内底部固定有液体软囊,液体软囊位于弹性膜下方。

9、进一步的,所述维修台的短边上远离通孔处固定有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的一端与液体软囊接触,散热鳍片的空余端伸出维修台外。

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膜靠近液体软囊一侧的中部固定有塑料柱,塑料柱位于液体软囊的上方。

11、进一步的,所述塑料柱的底部与液体软囊固定连接;

12、所述维修台长边方向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收纳仓,一个收纳仓内固定一个储液盒,储液盒的顶部固定有连接管,连接管的空余端伸入液体软囊中。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和液体软囊的连接处密封固定。

1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5、通过设置的散热孔板、弹性膜和通气管,维修时,气泵通过通气管对弹性膜内反复充抽气,充气时弹性膜膨胀带动空气向上喷出,抽气时弹性膜收缩将空气吸入维修台中,反复充抽气过程中对散热孔板上的模具散热,实现对模具的散热效果,同时降低对维修台的影响,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工位模具修配工作台,包括维修台(100)和用于对模具固定的定位装置(110),定位装置(110)固定在维修台(100)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模具修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台(100)的短边上开有两个通孔(150),一个通孔(150)内均伸入一个定位销(2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模具修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台(100)内底部固定有液体软囊(400),液体软囊(400)位于弹性膜(300)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模具修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台(100)的短边上远离通孔(150)处固定有散热鳍片(130),散热鳍片(130)的一端与液体软囊(400)接触,散热鳍片(130)的空余端伸出维修台(100)外。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模具修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300)靠近液体软囊(400)一侧的中部固定有塑料柱(310),塑料柱(310)位于液体软囊(400)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模具修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柱(310)的底部与液体软囊(400)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模具修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10)和液体软囊(400)的连接处密封固定。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模具修配工作台,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包括维修台和用于对模具固定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固定在维修台顶部;所述维修台为内部中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维修台的开口处固定有散热孔板;所述维修台内固定有弹性膜,弹性膜的外周沿与维修台的内壁面气密固定;所述维修台的侧面固定有通气管,通气管的进气端与弹性膜内部相通;所述维修台的短边上开有两个通孔,一个通孔内均伸入一个定位销;所述散热孔板的侧面开有预留孔,定位销的伸入端贯穿至预留孔内;所述维修台内底部固定有液体软囊;能够实现对模具的降温效果,加快模具散热的时间,降低模具上残留的温度对模具以及维修台造成的损耗,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方娟,曹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金澄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7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