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2592发布日期:2024-03-28 18:3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托辊轴承,具体为一种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1、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种类多,数量大,托辊的作用是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托辊运转必须灵活可靠,减少输送带同托辊的摩擦力,对占输送机总成本25%以上的输送带的寿命起着关键作用,而托辊能够顺滑地进行转动,其中托辊轴承的作用极为重要。

2、托辊的主要组装技术要点就在轴承座组装,轴承座密封组装,上挡圈三道工序。要想使量化生产的托辊有稳定的质量,完善可靠的工装治具是最主要的。现有技术中,针对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的工装太少,为提高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的精度和效率,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工装。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工装,包括压装底座、压装头、内密封圈、中密封圈和外密封圈,内密封圈、中密封圈和外密封圈依次配合,所述压装底座的顶端和压装头的底端均设有压装槽,压装底座的压装槽内设有定位凸块,内密封圈和中密封圈均置于压装底座的压装槽内,内密封圈的内圈与定位凸块贴合设置,中密封圈配合设置于内密封圈的上方;所述压装头设置于压装底座的正上方,压装头的压装槽内设有定位夹持机构,外密封圈置于压装头的压装槽内,外密封圈的内圈与定位夹持机构贴合设置。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压装头的底部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导杆、滑块和弹簧,滑块和弹簧均套设于导杆上,夹持块设置于滑块并穿插过滑槽至外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凸块呈圆台状设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夹持机构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多个定位夹持机构以定位凸块的中心轴为轴呈环形阵列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块的底端设有斜面,斜面倾斜向外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装底座压装槽的内径和压装头压装槽的内径均与中密封圈的外径一致。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工装,通过在压装底座的压装槽内设置定位凸块,内密封圈的内圈与定位凸块贴合设置,中密封圈配合设置于内密封圈的上方,方便了内密封圈和中密封圈的定位和夹持,通过在压装头的压装槽内设有定位夹持机构,外密封圈的内圈与定位夹持机构贴合设置,方便对外密封圈进行定位和夹持,综上结构设置,方便密封组件的压装,且保证了密封组件压装的精度,提高了密封组件加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工装,包括压装底座(1)、压装头(2)、内密封圈(3)、中密封圈(4)和外密封圈(5),内密封圈(3)、中密封圈(4)和外密封圈(5)依次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底座(1)的顶端和压装头(2)的底端均设有压装槽,压装底座(1)的压装槽内设有定位凸块(6),内密封圈(3)和中密封圈(4)均置于压装底座(1)的压装槽内,内密封圈(3)的内圈与定位凸块(6)贴合设置,中密封圈(4)配合设置于内密封圈(3)的上方;所述压装头(2)设置于压装底座(1)的正上方,压装头(2)的压装槽内设有定位夹持机构(7),外密封圈(5)置于压装头(2)的压装槽内,外密封圈(5)的内圈与定位夹持机构(7)贴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持机构(7)包括设置于压装头(2)的底部设有滑槽(8),滑槽(8)内设有导杆(9)、滑块(10)和弹簧(11),滑块(10)和弹簧(11)均套设于导杆(9)上,夹持块(12)设置于滑块(10)并穿插过滑槽(8)至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块(6)呈圆台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持机构(7)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多个定位夹持机构(7)以定位凸块(6)的中心轴为轴呈环形阵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12)的底端设有斜面(13),斜面(13)倾斜向外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底座(1)压装槽的内径和压装头(2)压装槽的内径均与中密封圈(4)的外径一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托辊轴承座密封组件装配工装,包括压装底座、压装头、内密封圈、中密封圈和外密封圈,内密封圈、中密封圈和外密封圈依次配合,所述压装底座的顶端和压装头的底端均设有压装槽,压装底座的压装槽内设有定位凸块,内密封圈和中密封圈均置于压装底座的压装槽内,内密封圈的内圈与定位凸块贴合设置,中密封圈配合设置于内密封圈的上方;所述压装头设置于压装底座的正上方,压装头的压装槽内设有定位夹持机构,外密封圈置于压装头的压装槽内,外密封圈的内圈与定位夹持机构贴合设置;本技术通过整体结构的设置,方便密封组件的压装,且保证了密封组件压装的精度,提高了密封组件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肖华锋,董建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德迅达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7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