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肌电控制手臂外骨骼小臂的侧面出线及翻盖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68961发布日期:2024-04-18 20:42阅读:8来源:国知局
有源肌电控制手臂外骨骼小臂的侧面出线及翻盖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用的上肢外骨骼设备,尤其涉及有源肌电控制手臂外骨骼小臂的侧面出线及翻盖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近几年,由于车祸、工伤等事故和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人体手臂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数量日益增加,而康复治疗成本高和康复医师不足,导致康复需求问题日益突出。

2、通过临床试验表明,康复训练用的上肢外骨骼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恢复其肢体主动控制的能力,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的用于康复训练的有源上肢外骨骼小臂部分的接线、引线等存在接线不稳,接插孔裸露易进灰,摆线长且晃动频繁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源肌电控制手臂外骨骼小臂的侧面出线及翻盖固定结构。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有源肌电控制手臂外骨骼小臂的侧面出线及翻盖固定结构,设置于连接手臂杆件(1)上以固定或开合连接手臂杆件(1)侧面的出线模块,所述出线模块包括磁性接插头(5);所述侧面出线及翻盖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外壳(6)、第二外壳(7)、转轴(8)、翻盖(2)、用于翻盖(2)错位开合的钣金件(3)、以及用于压紧磁性接插头的内衬软垫(4);

3、所述连接手臂杆件(1)侧面设有矩形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磁性接插头(5);所述第一外壳(6)后侧凹陷形成第一嵌槽,第二外壳(7)的前侧凹陷形成第二嵌槽,第一外壳(6)和第二外壳(7)相互抱合并套设在连接手臂杆件(1)上与安装槽对应的位置;

4、所述第一外壳(6)前侧具有矩形内腔,矩形内腔的前侧和右侧均敞口;矩形内腔的内壁与磁性接插头(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避让槽,磁性接插头(5)穿过避让槽并位于矩形内腔内;所述矩形内腔的左侧设有转轴(8),转轴(8)上连接有用于翻盖(2)错位开合的钣金件(3);

5、所述钣金件(3)为一矩形板,钣金件(3)的左侧边向内卷形成勾住转轴(8)的转轴槽(2-5);钣金件(3)的上、下侧边分别设有钣金件限位卡槽(2-6),钣金件(3)上靠左的位置设有钣金件限位凸块(2-7);

6、所述翻盖(2)的上侧边、下侧边和右侧边均向内翻折形成翻折边,翻盖(2)的上翻折边内侧、下翻折边内侧均设有与钣金件位卡槽(2-6)对应卡合的翻盖限位凸块(2-4),翻盖限位凸块(2-4)卡入钣金件位卡槽(2-6)内并能在外力驱动下沿钣金件位卡槽(2-6)左右移动;所述翻盖(2)的内侧设有与钣金件限位凸块(2-7)对应卡合的翻盖限位槽(2-3),钣金件限位凸块(2-7)卡入翻盖限位槽(2-3)内,并能在外力驱动下沿翻盖限位槽(2-3)左右移动;所述翻盖(2)内侧还设有用于压紧磁性接插头的内衬软垫(4),翻盖(2)在随钣金件(3)绕转轴(8)转动的同时,能在外力驱动下相对钣金件(3)左右移动。

7、进一步,当翻盖(2)扣合在第一外壳(6)上时,翻盖(2)的上翻折边和下翻折边均位于第一外壳(6)矩形内腔的内侧。

8、进一步,所述翻盖(2)上翻折边外侧、下翻折边外侧均设有翻盖卡槽,第一外壳(6)矩形内腔的上侧壁、下侧壁设有与翻盖卡槽对应卡接的外壳卡槽,翻盖卡槽与外壳卡槽对应卡接。

9、进一步,所述第一外壳(6)矩形内腔的右侧敞口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外壳侧边卡槽,翻盖(2)右翻折边设有用于避让磁性接插头(5)连接线的避让开口;翻盖(2)的右翻折边的上下两端与外壳侧边卡槽对应的位置设有翻盖侧边卡扣,翻盖侧边卡扣与外壳侧边卡槽对应卡接。

10、进一步,所述转轴(8)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臂分别抵住翻盖(2)和第一外壳(6)内腔。

11、进一步,所述磁性接插头(5)包括母座和与母座电连接pcb板。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固定结构参考人机配合及手臂运动轨迹的同时采用几个简单稳固的机械结构件实现对整个侧面出线模块的固定、开合等功能。外观简洁,结构简单小巧,贴合手臂;符合人体工学,增加佩戴者舒适度;翻盖的可伸缩性使得操作简单,开合方便不用力,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成就感;外观无裸露金属部分(如螺钉),降低患者心理层面的使用不适感与外观机械感。



技术特征:

1.有源肌电控制手臂外骨骼小臂的侧面出线及翻盖固定结构,设置于连接手臂杆件(1)上以固定或开合连接手臂杆件(1)侧面的出线模块,所述出线模块包括磁性接插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出线及翻盖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外壳(6)、第二外壳(7)、转轴(8)、翻盖(2)、用于翻盖(2)错位开合的钣金件(3)、以及用于压紧磁性接插头的内衬软垫(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肌电控制手臂外骨骼小臂的侧面出线及翻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翻盖(2)扣合在第一外壳(6)上时,翻盖(2)的上翻折边和下翻折边均位于第一外壳(6)矩形内腔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源肌电控制手臂外骨骼小臂的侧面出线及翻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2)上翻折边外侧、下翻折边外侧均设有翻盖卡槽,第一外壳(6)矩形内腔的上侧壁、下侧壁设有与翻盖卡槽对应卡接的外壳卡槽,翻盖卡槽与外壳卡槽对应卡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肌电控制手臂外骨骼小臂的侧面出线及翻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6)矩形内腔的右侧敞口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外壳侧边卡槽,翻盖(2)右翻折边设有用于避让磁性接插头(5)连接线的避让开口;翻盖(2)的右翻折边的上下两端与外壳侧边卡槽对应的位置设有翻盖侧边卡扣,翻盖侧边卡扣与外壳侧边卡槽对应卡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肌电控制手臂外骨骼小臂的侧面出线及翻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臂分别抵住翻盖(2)和第一外壳(6)内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肌电控制手臂外骨骼小臂的侧面出线及翻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接插头(5)包括母座和与母座电连接pcb板。


技术总结
有源肌电控制手臂外骨骼小臂的侧面出线及翻盖固定结构,设置于连接手臂杆件上以固定或开合连接手臂杆件侧面的出线模块,所述出线模块包括磁性接插头;所述侧面出线及翻盖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转轴、翻盖外壳、用于翻盖外壳错位开合的钣金件、以及用于压紧磁性接插头的内衬软垫;翻盖在随钣金件绕转轴转动的同时,能在外力驱动下相对钣金件左右移动。本技术参考人机配合及手臂运动轨迹的同时采用几个简单稳固的机械结构件实现对整个侧面出线模块的固定、开合等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杰,郑永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灵脑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