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93604发布日期:2024-01-06 23:0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密封性能检测,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动力电池的电芯的密封防护性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一些领域中,需要动力电池电芯的密封性能符合ip67,甚至是ip68的防护要求。为了对动力电池的电芯的密封防护性能进行检测,一般会使用检漏装置来进行密封性能的检测,其原理为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向动力电池电芯充入测漏气体,如氦气,造成动力电池电芯内部的气压大于外部气压,然后在设定时间内对溢散到密闭空间内的测漏气体进行检测,以根据密闭空间内测漏气体的含量,来判断动力电池电芯的密封防护性能。

2、在向动力电池电芯充入测漏气体后,动力电池电芯内部的气压较大。为了防止动力电池的电芯产生形变,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将充入测漏气体的动力电池的电芯放入密封的空间内后,在动力电池的电芯上放上一块压板,以避免动力电池的电芯形变的现象发生。但上述的方式中,一般压板的重量较大,来回搬运压板会造成整个检测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该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能够在防止动力电池的电芯发生形变的前提下,简化检测过程,提高检测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包括密封箱、驱动机构及固定机构,所述密封箱至少包括可以分离及拼合的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之间,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内,在所述固定机构内形成有容置动力电池电芯的容置槽,在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浮动的第一压板,随着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的闭合或分离,使得所述驱动机构形成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闭合,以使所述驱动机构具有所述第一状态,在该状态,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压板缩小所述容置槽的体积,以夹紧所述动力电池电芯;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分离,以使所述驱动机构具有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压板增大所述容置槽的体积,以松开所述动力电池电芯。

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压头、第二压板及连接柱,所述压头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上,所述第二压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上,所述连接柱可沿自身轴线方向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上,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板相连,所述压头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压板的位置相对应,当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闭合时,所述压头压迫所述第二压板,使所述连接柱沿自身轴线向所述第一压板所在方向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压板夹紧所述动力电池电芯。

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第二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并与所述第二压板相连。

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箱体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套管,在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套管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柱可沿自身轴线方向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套管内。

7、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套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密封圈,在两个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形成有油道,在所述套管上设置有与所述油道连通的注油口。

8、进一步地,所述压头包括连接板及滚轮,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壁相连,另一端向所述第二箱体所在方向延伸,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箱体的一端上。

9、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及所述连接柱均为多个,所述第二压板连接于多个所述连接柱的端部之间,在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滚轮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凹陷部,当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结合时,所述滚轮伸入所述凹陷部内,以压迫所述第二压板朝向所述第一压板所在的方向运动。

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一侧的侧壁上。

11、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之间,还设置有对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传感器。

12、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使得驱动机构对于固定机构的控制与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的状态进行联动。当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闭合时,驱动机构可以使得固定机构对动力电池电芯进行固定;当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分离时,驱动机构可以使得固定机构松开动力电池电芯。因此,在进行动力电池电芯密封性能的检测时,可以直接将动力电池电芯放入固定机构内,然后将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闭合,以达到固定机构自动对动力电池电芯固定的效果;在检测完毕后,将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分离,固定机构可以自动松开对动力电池电芯的固定,以使便于动力电池电芯的取出。综上所述,该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能够在防止动力电池电芯发生形变的前提下,简化检测过程,提高检测效率。

1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箱、驱动机构及固定机构,所述密封箱至少包括可以分离及拼合的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之间,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内,在所述固定机构内形成有容置动力电池电芯的容置槽,在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浮动的第一压板,随着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的闭合或分离,使得所述驱动机构形成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闭合,以使所述驱动机构具有所述第一状态,在该状态,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压板缩小所述容置槽的体积,以夹紧所述动力电池电芯;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分离,以使所述驱动机构具有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压板增大所述容置槽的体积,以松开所述动力电池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压头、第二压板及连接柱,所述压头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上,所述第二压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上,所述连接柱可沿自身轴线方向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上,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板相连,所述压头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压板的位置相对应,当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闭合时,所述压头压迫所述第二压板,使所述连接柱沿自身轴线向所述第一压板所在方向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压板夹紧所述动力电池电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第二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并与所述第二压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箱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套管,在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套管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柱可沿自身轴线方向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套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套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密封圈,在两个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形成有油道,在所述套管上设置有与所述油道连通的注油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包括连接板及滚轮,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壁相连,另一端向所述第二箱体所在方向延伸,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箱体的一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及所述连接柱均为多个,所述第二压板连接于多个所述连接柱的端部之间,在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滚轮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凹陷部,当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结合时,所述滚轮伸入所述凹陷部内,以压迫所述第二压板朝向所述第一压板所在的方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一侧的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之间,还设置有对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传感器。


技术总结
一种防止电芯膨胀的电池夹紧机构,涉及电池密封性能检测技术领域,该夹紧机构包括密封箱、驱动机构及固定机构,密封箱至少包括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固定机构设置于第二箱体内,并形成有浮动的第一压板,随着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闭合或分离,使驱动机构形成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闭合,使驱动机构具有第一状态,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压板缩小容置槽的体积,夹紧动力电池电芯;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分离,使驱动机构具有第二状态,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压板增大容置槽的体积,松开动力电池电芯。该夹紧机构能够在防止动力电池电芯发生形变的前提下,简化检测过程,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车章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舜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