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后即弃的刮胡须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834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后即弃的刮胡须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用器具,是一种造价低廉、用后即弃的刮胡须刀。
据申请人所知,刮胡须刀的种类极多,但其大体分为专用型、便携型、电动型几类,其优点当然各有千秋,但除其中“刀片”可以用后即弃者外,整体用后即弃尚未见报导及广告宣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价格低廉、便于携带使用、用后即弃的刮胡须刀。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是,将两片长3-4厘米、宽约1厘米的钢质薄片开出刃口后,相对倾斜插入熔化状塑料内,并使两刀口相距约1.5厘米,并使塑料冷却成板状后,刃口与板体平面齐平,或略高出板体平面。另外将刃部置于约为3-5毫米凹槽中,见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制造简易,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不易损伤皮肤,不需要维护、保养,用后即可废弃。
图1本器具的外观形态 图2钢片在塑料板中的位置与角度 图3开出刃口的薄钢片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好方式是,选用通常制作“保险刀片”的钢片材料,制成长3.5、宽1厘米的长条,沿长度方向的一边开出刃口,铸入塑料制成的板体,并与板体平面成15度-30度夹角。再用另一钢片长条也以上述方法反向插入塑料板体,形成两条相对刀刃。当其中一条刀刃用钝时,将板体转动180度又可使用另一刀刃刮削了。刀片插入深度以刃口与板体平面齐平为度。板体沿刀片长度方向留一凹槽,其深度为2毫米左右,宽度为3-4毫米,当装有刀刃板体紧贴皮肤移动时,由于皮肤的弹性作用突入凹槽的胡须即被切断。制造时插入刀片应在塑料于熔化状态时进行,板体位于运动方向两侧应留有便于手指捏持的纹痕。
权利要求
1.一个由塑料板体、刀片、凹槽组成的刮削胡须装置,其特征是刀片斜置于塑料板体中,在塑料板体底平面上有与刀刃平行的凹槽,且位于凹槽内的刀刃不高出板体底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刀片平面与塑料板体平面间夹角成15度-30度。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同一板体中刀片数为2,刀片刃口相对放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用具类,是一种造价低廉,用后即弃的刮胡须刀。本实用新型是用钢质薄片制成两条长3-4厘米、宽约1厘米长条,开出刀口,与板体平面成15度-30度夹角相对铸制在板状塑料中,刀刃位于凹槽中高度与板体齐平或略高于板体平面。使用时手指捏住塑料板体两侧,使板体紧贴皮肤移动,凸入凹槽中的胡须即被切断,转动180度以后可使用另一刀刃切削。
文档编号B26B21/00GK85202458SQ85202458
公开日1986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1985年6月21日
发明者李新建 申请人:李新建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