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手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800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手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手钳为板金工尤其是汽车修理板金工必不可少的专用工具,主要用于铁板咬合处的拆卸,且附汽车风挡玻璃胶条安装工具、螺丝起刀、攻丝搬手于一体、实现一具多用的目的。
两铁板连接除采用各种焊接工艺、将其永久连接外,很多需要拆卸的部位多采用咬合连接,以便拆卸,使其维修方便。以往拆卸工作一直延续传统的手工撬边方法,这不仅影响拆卸质量,而且费时费力,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修理效果的老大难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钳是在鲤鱼钳的基础上稍加改动的。常用鲤鱼钳只能起夹持、紧固、断丝的作用,而本钳除了保留鲤鱼钳的各种功能外还能拆卸铁板咬合边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钳体端部的两个工作面为两个突起的刃部,工作时通过钳柄使其刃部产生挤压力,强迫铁板咬合处开裂。其后利用图中的受力平台3和钳柄构成的杠杆作用使铁板扳直,直至两铁板咬合处分离。由于合理利用杠杆作用因而使拆卸工作达到省时省力,并确保其质量优良。另外,两个钳柄的后端部分别为螺丝起刀和三角形端头,其中间为一个三角形内孔,主要是用于汽车风挡玻璃胶条挤压安装的目的。钳柄上还各设多个方孔,为攻丝提供方便的搬手。由于没有破坏鲤鱼钳的钳口和刃口,所以保证了鲤鱼钳原有的一切功能,为汽车板金工必不可少的理想的一具多用工具。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2钳柄、3受力平台、4主刃部、5突起、6断丝刃口、7钳口、8钳柄销轴、9方孔、10螺丝起刀、11三角形端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论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钳柄1的前端为挤压主刃部4,其角度为30°~65°,钳柄2前端为受力平台3,平台后部为角度为65°~30°的突起5,突起5的外边与主刃部4的内边平行接触,6、7为保留原鲤鱼钳的钳口及断丝刃口,8.钳柄销轴,9.为供各种常用丝锥攻丝的方孔,10.为螺丝起刀,即可拆卸螺丝。11.三角形端头,其中间为一个三角形内孔,可供安装汽车风挡玻璃的附助工具。
权利要求1.多功能手钳,包括钳体,两钳柄通过销轴连接,其特征在于钳体端部的两个工作面为两个突起的刃部,钳柄1的前端为挤压主刃部4,钳柄2的前端为受力平台3,平台后部为突起5,突起5的外边与主刃部4的内边平行接触。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钳,其特征在于挤压主刃部4的角度为30°~65°平台后部的突起5的角度为65°~30°。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钳,其特征在于两个钳柄的后端分别为螺丝起刀和三角形端头,其中间为一个三角形内孔,钳柄上还设有多个方孔。
专利摘要多功能手钳是通过钳销轴连接,其特征在于钳体端部的两个工作面为两个突起的刃部,钳柄1的前端为主刃部4,钳柄2的前端为受力平台3,平台后部为突起5,突起5的外边与主刃部4的内边平行接触。本钳合理的利用了力的传递和杠杆作用,因此在两铁板咬合拆卸工作方面有效的解决了以往费时费力,质量不好的问题,又由于在钳柄后端及钳柄上设有螺丝起刀、汽车风挡玻璃压芯专用工具和攻丝丝锥用方孔,所以具有一具多用的特点,为汽车钣金工必不可少的专用工具。
文档编号B25B7/00GK2105371SQ9122952
公开日1992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2日
发明者杨国枫 申请人:杨国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