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159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门适用于液压操纵的扳手。
常用的液压扳手,如中国专利CN90207093.X提供的一种液压定扭矩扳手,由油缸、高低压油管、扳手体、活塞杆、销轴、棘爪板、棘轮、套筒形转动体、弹簧、六角套筒组成,活塞杆作往复运动,通过棘爪板、棘轮、转动体驱动六角套筒拧紧或拆卸螺母。其缺陷是活塞杆与棘爪板之间采用销轴铰接,销轴两侧频繁受力磨损严重,影响扳手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扳手,将连杆铰接结构改为齿条齿轮板结构,以减少机械磨损和变形,同时提高机械强度,确保工作平稳,提高使用寿命。
以下详细叙述本设计的具体内容。



图1所示,一种液压扳手,包括油缸1,高低压油管2,扳手体3,活塞杆4,棘爪5,棘轮6,弹簧7,活塞杆4作往复运动带动棘轮6转动,拧紧或拆卸螺母,其特征是设有齿条A、齿轮板B、长支撑脚C、短支撑脚角D,其中齿条A布置在扳手体3上,其一端与活塞杆4固定连接,与齿条A相啮合的齿轮板B与套筒式棘轮6同轴布置,棘爪5和弹簧7布置在齿轮板B和棘轮6之间,且与齿轮板B作同步摆动,长支撑脚C和短支撑脚D分别安装在扳手体3的下部,短支撑脚D位于长支撑脚C的内侧。
同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机械磨损和变形、提高机械强度、工作平稳、延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图1为本液压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种液压扳手,采用如
图1所示的结构,由油缸1、高低压油管2、扳手体3、活塞杆4、棘爪5、棘轮6、弹簧7、齿条A、齿轮板B、长支撑脚C、短支撑脚D构成,扳手体3的一端带有用于安装摆动部件的侧板,齿轮板B、棘爪5、棘轮6、弹簧7皆布置在扳手体3的侧板上,齿轮板B与棘轮6同轴布置,棘爪5和弹簧7布置在齿轮板B与棘轮6之间,且位于棘轮6外侧,与齿轮板B作同步摆动。经过高低压油管2的高低压油导入油缸1,活塞杆4和齿条A作往复运动,带动齿轮板B、弹簧7、棘爪5摆动,与棘爪5啮合的棘轮6作间歇转动,棘轮6轴向设有与外接套筒或待装卸螺母相配合的盲孔。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扳手,包括油缸[1],高低压油管[2],扳手体[3],活塞杆[4],棘爪[5],棘轮[6],弹簧[7],活塞杆[4]作往复运动带动棘轮[6]转动,拧紧或拆卸螺母,其特征在于设有齿条[A]、齿轮板[B]、长支撑脚[C]、短支撑脚[D],其中齿条[A]布置在扳手体[3]上,其一端与活塞杆[4]固定连接,齿轮板[B]与棘轮[6]同轴布置,棘爪[5]和弹簧[7]布置在齿轮板[B]和棘轮[6]之间,且位于棘轮板[6]外侧,与齿轮板[B]作同步摆动,长支撑脚[C]和短支撑脚[D]分别安装在扳手体[3]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压扳手,其特征在于短支撑脚[D]位于长支撑脚[C]的内侧。
专利摘要一种液压扳手,其特征是设有齿条A,齿轮扳B,长支撑脚C以及短支撑脚,其中齿条C布置在扳手体3上,其一端与活塞杆5固定连接,齿轮扳B与棘轮7同轴布置,长支撑脚C和短支撑脚D安装在扳手体3下部。同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部件强度高、工作平稳、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B25B21/00GK2288823SQ9720669
公开日1998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7日
发明者顾金初, 王春森, 徐一凡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