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门拉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6888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门拉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手柄(10)的机动车门拉手,该手柄可从静止位置移动至操作位置,其中布置在手柄(10)背面的手柄钩(11)在装配状态下与换向杆(30)运动学耦合,其中换向杆(30)在从静止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时间接地或直接地作用在机动车门锁上,并且其中只要手柄钩(11)未被完全引进其最终装配位置,换向杆(30)就借助锁止元件保持在预装配位置,其中锁止元件在手柄钩引进其装配位置时由手柄钩(11)从锁止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
【专利说明】机动车门拉手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手柄的机动车门拉手,该手柄可从静止位置移动至操作位置,其中布置在手柄背面的手柄钩(Griffhaken)在装配状态下与换向杆运动学親合,其中换向杆在从静止位置移动至操作位置时间接地或直接地作用在机动车门锁上,并且其中只要手柄钩未被完全引入其装配位置,换向杆就借助锁止元件保持在预装配位置。
[0002]这样的机动车门拉手是公知的。此外,为了装配手柄还已知的是,布置在手柄背面的手柄钩在装配时将连接到其的换向杆被置于预装配位置。
[0003]从DE 101 03 846 Al中已知具有可固定在车门开口中的支架(Konsole)和可铰接在其上的手柄(Handhabe)的机动车门拉手,其中支架分配了旋转操纵杆形式的与手柄啮合的传动链节,以便将手柄远离手柄铰接处的延长部枢转运动到闭锁元件上。在此提出,在手柄装配之前将传动链节弹簧预紧地保持在往回移动的位置,其中这种保持通过延长部向内摆动进支架中而被移除,由此传动链节被弹簧向前移动并且分配了传动链节的传动突出部(Mitnahmevorsprung)进入延长部的开口中。
[0004]从DE199 40 379 C2中公开的机动车门拉手具有固定在车门后面的支架、布置在车门外观面上的手柄,该手柄通过拉伸或掀开运动可从车门上的静止位置转移至相关于闭锁部件的操作位置,其中手柄通过位于它的两个柄端上的连接件穿过车门开口,并且手柄的至少一个柄端连接在可旋转地装配在支架上的杆上,并且柄端在杆上的连接通过杆靠近车门开口的向外偏转位置实现,并且具有从车门的外观面出发可插入支架的壳体,其中壳体在插入情况下固定在支架上,并且具有作用于闭锁部件的闭锁圆柱体,其中在支架和杆之间布置了在有效保持位置和无效释放位置之间可自动转向的保持元件,其中在车门上安装支架时,用于连接手柄的保持元件首先位于它的保持位置,在该位置它将杆固定在杆的向外偏转位置,并且其中壳体在插入支架时将保持元件自动地转移至保持元件的释放位置,在该位置杆是释放的。
[0005]已知机动车门拉手的缺陷在于,用作传动链节的换向杆已经在最后装配手柄钩之前无意地从预装配位置释放,由此将不可能装配手柄钩并从而不可能装配整个机动车门拉手,其后果是,又必须移除全部组件并准备再次装配,这意味着大量的时间和装配消耗。
[0006]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以如下方式进一步改进前述类型的机动车门把手,使它允许简化手柄的最终装配并从而简化整个机动车门拉手的最终装配。
[0007]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拉手得以解决。本发明有利的改进形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
[0008]机动车门拉手具有可从静止位置移动至操作位置的手柄,其中布置在手柄背面的手柄钩在装配状态下与换向杆运动学耦合,其中换向杆在从静止位置移动至操作位置时间接地或直接地作用在机动车门锁上,并且其中只要手柄钩未被完全引入其最终装配位置,换向杆就借助锁止元件保持在预装配位置,该机动车门拉手中特别有利的是,锁止元件在手柄钩引进其装配位置时由手柄钩从锁止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
[0009]因此,本发明的核心在于锁止元件的布置,该锁止元件将换向杆锁止在预装配位置,其中锁止元件在手柄钩引进其最后装配位置时由手柄钩解锁并偏转到释放位置。相反,无意的解锁是不可能的。锁止元件以如下方式布置,即锁止元件的解锁仅通过手柄钩在其引进最终装配位置时才可能。
[0010]这意味着,换向杆保持在预装配位置,并且只要未将手柄钩引入其最后的装配位置,就不能无意地从预装配位置解锁换向杆,手柄钩在该最后的装配位置啮合进换向杆上的最后装配位置。将手柄钩完全引进装配位置之后,可以借助螺纹连接等间接或直接地将手柄钩与换向杆连接,使得手柄钩在装配状态下与换向杆运动学耦合。
[00?? ] 术语最终装配位置(Endmontagepos it 1n)或最后的装配位置(endgiiltigeMontageposit 1n)是指相对于换向杆的手柄钩的那个位置,在该位置处可以通过抒入固定螺栓和/或通过插入将组件耦合的轴等方式建立手柄钩和换向杆之间的运动学耦合,即相应于手柄钩和换向杆在机动车门拉手装配完成之后彼此具有的位置。
[0012]手柄的背面这一术语是指在装配状态下从机动车门拉手使用者的角度看位于后面的那个面,而使用者看到的是正面。背面布置的手柄钩在装配状态下穿过机动车门中的裂口,同时手柄以如下方式布置,使得它可以被使用者抓住。
[0013]特别优选地,锁止元件是指摇杆(Wippe),该摇杆在摇杆的锁止位置伸进用于手柄钩的安装空间,并且由此从锁止位置移到至释放位置,使得手柄钩的前端接触到摇杆,并且在手柄钩引进其最终装配位置时摇杆从锁止位置偏转至释放位置。
[0014]因此,锁止元件可以优选为摇杆,该摇杆由此从锁止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使得手柄钩的前端接触到摇杆,并且在手柄钩引进其装配位置时摇杆从锁止位置偏转至释放位置。该摇杆可以通过由钢板冲压而成的零件构成。优选地,摇杆的两个臂未对齐,更确切地说,摇杆可以在摇杆的两个臂之间具有角度。所述角度致使形成锁止的摇杆的第一臂在锁止位置平行于手柄钩的插入槽,该臂例如与钩或类似物在后面咬合下部切口(Hinterschneidung),而摇杆的另一个臂弯曲地突出伸进安装空间中并从而伸入手柄钩的插入槽中,使得在手柄钩引进装配位置时,摇杆的第二臂被手柄钩强制压向侧面,由此摇杆绕其旋转轴线偏转并且解锁锁止。
[0015]换向杆在装配状态下被用作传动链节,以便将用于通过使用者将机动车门打开的手柄的运动传递到机动车门锁上,由此在锁的解锁状态下将锁打开。换向杆间接地或直接地与机动车门锁耦合。
[0016]特别优选地,用作锁止元件的摇杆在预装配位置在后面啮合机动车门拉手的固定组件的下部切口和/或锁止鼻,并且在手柄钩引进其装配位置时通过手柄钩移动至释放位置。
[0017]通过锁止元件在预装配位置在后面啮合机动车门拉手的固定组件的下部切口这种方式,将换向杆固定在预装配位置并且有效的保持。
[001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铰链可偏转地安装在换向杆上,手柄钩在装配状态下啮合在其中,其中用作锁止元件的摇杆绕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布置在铰链上或铰链中。
[0019]手柄的手柄钩在装配状态下啮合进铰链中,该铰链允许手柄的运动传动至充当传动链节的换向杆。因为手柄运动的轴心不必与换向杆的轴心一致,所以铰链被用于耦合手柄钩和换向杆。所以在手柄钩和换向杆之间设置了铰链连接。可替代作为单独组件的铰链的是,手柄钩例如也可以借助穿过手柄钩和换向杆的轴与换向杆耦合。
[0020]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用作锁止元件的摇杆具有滑动斜面,其在摇杆的锁止状态下伸进用于手柄钩的安装空间,使得手柄钩前端的斜面与摇杆的滑动斜面接触,并且该滑动斜面在弓I入手柄钩时偏转。
[0021]因此,将以布置在换向杆上的摇杆形式,或以布置在可旋转地安装在换向杆上的铰链的摇杆形式的锁止元件通过以下方式移动到释放位置,即手柄钩与摇杆接触,并且手柄钩的前端将摇杆的臂挤压至侧面,使得摇杆绕着其在铰链上的铰接点偏转,由此使锁止元件从其锁止位置偏转至其释放位置,并且这样一来使固定在预装配位置的换向杆自由移动。
[0022]因此,锁止元件被构造成布置在铰链上、可绕着旋转轴线偏转的摇杆。只要锁止元件处于啮合,并通过可旋转安置在换向杆上的铰链将换向杆锁止在预装配位置,则具有滑动斜面的摇杆的臂就位于设置用于手柄钩的安装空间中,使得手柄钩在引进铰链中的装配位置时接触滑动斜面,并用以下方式作用在摇杆上,即通过手柄钩将形成滑动斜面的摇杆的臂挤开,并从而使摇杆绕其旋转轴线偏转。
[0023]由于摇杆绕其旋转轴线偏转,故布置在摇杆的另一个臂上的、在后面啮合机动车门拉手的固定组件的下部切口的钩再次自由,使得换向杆和如有必要可旋转地布置在其上的铰链从预装配位置释放。然而,换向杆从预装配位置的释放由于锁止元件的结构在手柄钩完全弓I入其最终装配位置之后才进行。
[0024]优选地,换向杆和/或手柄在向着静止位置的方向上受到弹簧加载。通过在向着静止位置方向上的这种弹簧加载,同时将换向杆和与换向杆运动学耦合的手柄根据机动车门拉手的闭锁位置移动到静止位置,条件是使用者没有拉动手柄并将手柄根据机动车门拉手的打开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
[0025]特别优选地,换向杆经过推杆和/或拉杆和/或拉线作用于机动车门锁,其中在不闭锁机动车门锁时由此促使机动车门锁的打开。
[0026]因此,换向杆和机动车门锁间接的或直接的耦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特别也通过组合推杆和/或拉杆和/或拉线来实现,该拉线也被称之为鲍登拉线(Bowdenzug)。
[0027]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换向杆具有至少一个卡锁元件,当出现由于侧面碰撞产生外部冲击时,该元件与事故闭锁装置啮合,并且阻止换向杆和手柄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其操作位置。
[0028]这里是涉及了所谓的事故闭锁装置,该装置在由于碰撞出现大冲击时起作用并将手柄锁住,使得机动车门不会因碰撞冲击无意地通过以下方式打开,即手柄因其惯性从静止位置出来移动或滑出到操作位置。相应地,要这样选择活动质量、施加弹性加载时可能的弹簧常数和整体系统的铰链且特别是事故闭锁装置的易于操作,使得在出现冲击时,例如由于发生了事故,事故闭锁装置操作十分简便且具有相应的较小的惯性,使得在手柄由于冲击能够从其静止位置移出来之前,事故闭锁装置首先与换向杆上的卡锁元件啮合并由此将换向杆和手柄锁住。通过这种事故闭锁装置来可靠地阻止由于碰撞或其他事故引起的门打开。
[0029]优选地,锁止元件形状配合地固定在换向杆上,或固定在可旋转地安装在换向杆上的铰链上,特别是以摇杆的形式,该摇杆借助销啮合进换向杆或铰链中的相应的接收孔中,并且可绕着通过销延伸的轴线偏转。
[0030]优选地,铰链可旋转地安装在换向杆的第二臂的向内突出的销上。手柄钩在此铰链中在其最终装配位置啮合进铰链中。
[0031]在装配状态下,手柄钩优选地借助螺纹连接固定在可旋转地安装在换向杆上的铰链上。螺纹连接提供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容易地且特别是不破坏地松开。可替代的是,也可以使用其他连接技术。
[0032]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图中示出并且将随后进行阐述。其中示出了:
[0033]图1为手柄的透视图,具有经过手柄钩親合在其上的换向杆;
[0034I图2为手柄的手柄钩的透视图;
[0035]图3为钢质摇杆和铰链的透视图;
[0036]图4为换向杆的透视图;
[0037]图5为固定螺栓和铰链的透视图,以及示出了固定螺栓和铰链的装配;
[0038]图6示出了将钢质摇杆装配在铰链中;
[0039 ]图7示出了将铰链装配在换向杆上;
[0040]图8为具有装配在换向杆上的铰链的换向杆的透视图;
[0041 ]图9示出了在引进手柄钩之前位于预装配位置并在引进手柄钩之后位于最终装配位置情况下换向杆和具有钢质摇杆的铰链的侧视图;
[0042]图10示出了在引进手柄钩之前位于预装配位置并在引进手柄钩之后位于最终装配位置情况下换向杆和具有钢质摇杆的铰链的截面图;
[0043]图11示出了在从预装配位置移到至具有引进的手柄钩的最终装配位置时换向杆和具有钢质摇杆的铰链的侧视图;
[0044]图12示出了插入铰链中的手柄钩在装配固定螺栓之前和之后的两个俯视图。
[0045 ]图1示出了机动车门拉手的手柄1的透视图。在图1中手柄1的左端15将手柄插入相应的对应凹槽中,并且在使用者操作手柄10时可绕在手柄10的左端15区域中延伸的轴线从静止位置偏转出来。
[0046]手柄10的背面布置了手柄钩11,手柄10借助它穿过在机动车门上在图1中未示出的滑块。手柄钩11啮合进入铰链20,该铰链可旋转地安装在换向杆30上。因此,经过铰链20使手柄钩11与换向杆30运动学親合。在图1示出的位置,手柄I和换向杆30位于从静止位置移动出来的操作位置。图1所示的附图仅示出了换向杆30的一部分。换向杆自身再次铰接地安装在图1未示出的支架上。因此,在使用者将手柄10从静止位置移动至操作位置时,由于手柄10和换向杆30经过铰链20的运动学親合故使换向杆30移动至操作位置。换向杆30自身再次经过在图1中未示出的拉线与机动车门的机动车门锁连接。如果门锁没有锁止,则通过操作手柄10和由此产生的换向杆30的移动将门锁打开并从而打开机动车门。
[0047]因为手柄10的铰接点在图1中左端15的区域中,并且换向杆30的旋转轴线彼此以一段距离平行延伸,所以借助铰链20来实现经过手柄钩11的手柄10和换向杆30之间的运动学耦合,该铰链可旋转地安装在换向杆30的前端。为此手柄钩11啮合进铰链20并借助固定螺栓固定在铰链中。
[0048]手柄钩11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由聚丙烯制成。铰链20和换向杆30涉及由锌压铸合金构成的压铸件。可替代地,铰链也可以由塑料制成。
[0049]在图2中示出了具有孔12的手柄钩11的放大视图。孔12被设置用于在装配完成后,固定螺栓可以穿过孔12并将手柄钩11固定在铰链20中。
[0050]图3示出了钢质摇杆40的透视图,该摇杆被用作锁止元件并插入铰链20中。在图3b中透视示出的铰链20具有圆形的通道21,其在最终装配位置与手柄钩11中的孔12对齐,使得可借助穿过手柄钩11的孔12以及铰链20中的通道21的固定螺栓将手柄钩11固定在铰链20内。
[0051 ] 在图3a中示出了钢质摇杆40的透视图,其根据图3b插入铰链20中。钢质摇杆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由高强度的铬镍钢构成。钢质摇杆40在其一方也具有用于固定螺栓的圆形通道41,该固定螺栓在最终装配位置通过孔12以及铰链20和布置在铰链20中的钢质摇杆40穿过手柄钩11,并且将这些组件互相耦合。钢质摇杆40形成锁止元件。钢质摇杆40具有缺口42,钢质摇杆40借助该缺口搭接铰链20内相应的销,使得钢质摇杆40绕啮合进入缺口 42的销在铰链内偏转,这意味着,销的中心形成钢质摇杆40的旋转轴线。此外,钢质摇杆40还具有钩43,其在预安装位置在后面啮合机动车门锁的支架上的止动鼻,并且由此将铰链20和换向杆固定在预装配位置,如以下所述。
[0052]在铰链20的侧面上,在图3b所示透视图中仅可见其中一个侧面,铰链20具有长孔22,其被用于将铰链20放在图4中示出的换向杆30的两个突出的臂31、32处,位于在突出的臂31、32上向内突出的销33、34上,使得铰链20可相对于换向杆30旋转。
[0053]换向杆30在图4中透视性地示出。可看到两个臂31、32,其内侧面上突出有用于接收铰链20的销33、34。
[0054]换向杆30在侧面具有两个销36、37,其形成换向杆30的旋转轴,换向杆30绕该旋转轴在操作门把手时偏转。
[0055]此外,换向杆30还具有圆形孔35,其被用于耦合换向杆30和没有示出的鲍登拉线,换向杆30经过该鲍登拉线与机动车门锁耦合,并且在机动车门锁未闭锁时在操作期间促使打开。孔35被用于接收鲍登拉线。
[0056]经过销36、37将换向杆30绕通过销36、37延伸的轴线可偏转地固定在机动车门锁未示出的支架上。换向杆30在前端具有两个突出的臂31、32,其被用于接收铰链20 ο为此,臂具有向内突出的销33、34,经过它将具有长孔22的铰链20推入,使得铰链20可相对于换向杆30偏转。
[0057]此外,换向杆30还具有卡锁元件38,其与在图中未示出的事故保护装置啮合,并且可以锁住换向杆30。例如由于侧面碰撞在机动车门把手上产生强烈的外界冲击时,相对于换向杆30和耦合在其上的手柄10的质量来选择事故闭锁装置的质量,使得事故闭锁装置由于外部冲击,如侧面碰撞到机动车时那样,从静止位置移出来并与换向杆30上的卡锁元件38啮合,由此阻止换向杆30和手柄10移动到操作位置。因此,卡锁元件38被用作事故保护,以避免机动车门因侧面碰撞而可能弹开。
[0058]图5示出了铰链20的预装配。将固定螺栓50插入铰链20中,如图5c中所示。在图5a中透视性示出的固定螺栓50具有第一区域51,该第一区域具有右旋螺纹。部分51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涉及M5右旋螺纹。此外,固定螺栓50还具有另一个螺纹部分52,该螺纹部分具有左旋螺纹。部分52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涉及M4左旋螺纹。固定螺栓50如图5c所示被插入铰链20中,并且随后用锁紧螺母53固定。锁紧螺母53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涉及一种具有M4左旋螺纹的螺母,其拧在固定螺栓50的左旋螺纹部分52上,并且用于将固定螺栓50固定在铰链20中。此外,锁紧螺母53在装配完成后形成止动轴肩。锁紧螺母53自身再次在拧到固定螺栓50的左旋螺纹部分52上之后通过螺纹的变形而被固定。
[0059]在图5c和5d的透视图中可清楚地看到支承销23在铰链20内部。将具有与其对应的缺口 42的钢质摇杆40推到支承销23上,使得钢质摇杆40可绕支承销23在铰链20内偏转。因此支承销23形成钢质摇杆40的旋转轴。
[0060]在图6a中示出了钢质摇杆40插入铰链20中。为此钢质摇杆40如箭头60所示,从下方向上推入铰链20中,并且随后向前方移动,使得钢质摇杆40的缺口42搭接布置在铰链20内的销23,使得摇杆40在铰链20内可绕销23可旋转地安装。图6b示出了铰链20的透视图,其具有插入在其中的钢质摇杆40和预装配的固定螺栓50。
[0061 ]在图7和图8中示出了将具有预装配在其内的钢质摇杆40的铰链20插入换向杆30中。为此将翻转的铰链20如图7中虚线箭头所示,从下方通过在其侧面布置的长的开口长孔22经过销33、34推到换向杆30的两个突出的臂31、32上,并且随后如图7b所示在其初始位置相对于换向杆30偏转180°。图8以透视图示出了在换向杆30上预装配的铰链20。
[0062]图9示出了换向杆30和具有钢质摇杆40的铰链20的侧视图,被用作锁止元件的钢质摇杆40在铰链20中在引进手柄钩11之前位于图9a的预装配位置以及在引进手柄钩11之后位于在图9b的最终装配位置。在图10中示出了换向杆30和铰链20根据线A-A的截面图,该铰链具有可旋转地安装在铰链20中的钢质摇杆40,其在铰链20中在引进手柄钩11之前位于图1Oa示出的预装配位置,以及在引进手柄钩11之后位于图1Ob示出的最终装配位置,根据这些图来阐述钢质摇杆40形式的锁止元件的作用方式。
[0063]在图9a和图1Oa中分别示出了在引进附图中未示出的手柄10的手柄钩11之前的预装配位置。分别仅可以看到在图9a和图1Oa中所示在插入铰链20之前,或在图9b和图1Ob中所示直接推入铰链20之后的手柄钩11的上端。
[0064]如所阐述的那样,本发明的核心在于作为锁止元件的摇杆40的布置,该锁止元件将换向杆30锁止在预装配位置,其中锁止元件在手柄钩11引进其最后装配位置时由手柄钩11解锁并偏转到释放位置。相反,无意的解锁是不可能的。锁止元件以如下方式布置,即仅通过手柄钩11在其引入到最终装配位置时能够解锁锁止元件。
[0065]这意味着,将换向杆30和铰链20保持在预装配位置,并且只要手柄钩11未被引进其在铰链20中的最后装配位置,不可以无意地从该预装配位置将其解锁。手柄钩11被完全引进装配位置之后可以借助螺纹连接将手柄钩11固定在铰链20中,并且由此与换向杆30连接,使得手柄钩11在装配状态下与换向杆30运动学耦合。
[0066]将手柄钩11推到其最终装配位置之前时通过钢质摇杆40将铰链20和换向杆30固定在预装配位置,以便实现将手柄钩11推入铰链20中。为此钢质摇杆40的钩43在后面啮合布置在机动车门拉手的固定支架上的止动鼻70并从而固定铰链20和与其运动学耦合的换向杆30,防止从图9a和1a所示的预装配位置回转出来。图9a和1a所示的预装配位置使手柄钩11有可能推入铰链20中用于进一步装配并借助固定螺栓50固定在铰链20内。
[0067]在根据图9a或图1Oa的预装配位置,钢质摇杆40绕铰链20上的销23顺时针方向偏转,由此使钢质摇杆40的钩43在止动鼻70后面啮合,并且将由换向杆30、铰链20以及钢质摇杆40构成的整体布置固定在预装配位置。换向杆在根据图9a和图1Oa的预装配位置从其初始静止位置出来,移动至与机动车门拉手的操作位置相似或相应的位置,并且在向着静止位置的方向上受到弹簧加载,以便保证在整个机动车门拉手装配完成之后耦合在换向杆30上的手柄10始终回转至静止位置。
[0068]在钢质摇杆40上的钩43和在机动车门拉手支架上的止动鼻70分别布置在两侧,使得预装配位置具有对称的结构和均匀的固定而没有卷边的危险。
[0069]钢质摇杆40具有在图9和图10的附图中在上方部分的滑动斜面44,手柄钩11在引进铰链20内的最终装配位置时根据箭头80与其接触,并且据此钢质摇杆40绕销23偏转,使得钩43在止动鼻70后面脱离啮合,如图9b和图1Ob所示。
[0070]手柄钩11具有在前端的斜面,使得滑动到滑动斜面44上得以简化,该滑动斜面通过在根据图9a和图1Oa的预装配位置中的摇杆40的上方部分形成。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钢质摇杆40通过沿箭头80将手柄钩11引进根据图9b和图1Ob的最终装配位置而绕着钢质摇杆40的由销23构成的旋转轴逆时针方向旋转16°。钢质摇杆下方的衬板45在此滑进手柄钩11相应的外壳中。通过钢质摇杆40的逆时针旋转使钢质摇杆40的钩43脱离啮合,使得在将手柄钩11引进铰链20内的最终装配位置之后,可以将整体布置从根据图9a和图1Oa的预装配位置偏转至对应机动车门拉手的静止位置的拧紧位置,如图11所示。至拧紧位置的偏转由于在向着静止位置的方向上施加到换向杆上的弹簧力自动实现。整体布置从预装配位置旋转50°至拧紧位置,如图11所示。在拧紧位置处固定螺栓50是可供使用的,并且它可以穿过在手柄钩11以及钢质摇杆40和铰链20内的在最终装配位置对齐的孔,并且将组件互相固定。此外,在图11中还可以看到,由于组件彼此相对地旋转,通过布置在换向杆的两个臂31、32上的销33、34上的凸轮38将钢质摇杆40固定,使得手柄钩11不再能够从最终装配位置滑出,而是由于彼此相对的组件的倾斜(verkantung)在偏转至根据图11的拧紧位置之后,固定在其最终装配位置。
[0071]图12示出了从上方看到的在固定螺栓50装配之前和之后置于铰链20中的手柄钩11的俯视图。固定螺栓50通过箭头90标明的方式拧入并穿过手柄11以及钢质摇杆40和铰链20中对齐的孔,因此将组件彼此固定。固定螺栓50的螺栓头在手柄钩11中位于其孔12中,而螺母53支承在铰链20上。由此在组件中产生最佳的力传递。
[0072]因此,在铰链20内的钢质摇杆40被用作锁止元件并将铰链20和换向杆30固定在预装配位置中,以实现将手柄10的手柄钩11引进铰链20中。机动车门拉手的各组件在此以如下方式布置,即钢质摇杆40仅可以通过手柄10的手柄钩11从锁止位置解锁,由此实现手柄10的装配。将用作锁止元件的钢质摇杆40从预装配位置解锁出来之后,通过布置在换向杆30上的凸轮38将钢质摇杆40再次固定,并使组件以如下方式互相倾斜,使得手柄钩11不可能从铰链20滑出。随后可以在此位置将固定螺栓50拧入并将手柄钩11最终装配在铰链20中。由于用作锁止元件的钢质摇杆40可以仅通过手柄钩11在到达其最终装配位置时从锁止位置偏转至释放位置,因此可使机动车门拉手的装配变得简单。
【主权项】
1.一种具有手柄(10)的机动车门拉手,所述手柄是从静止位置可移动至操作位置的,其中布置在所述手柄(10)背面的手柄钩(11)在装配状态下与换向杆(30)运动学耦合,其中所述换向杆(30)在从所述静止位置移动至所述操作位置时间接地或直接地作用在机动车门锁上,并且其中只要所述手柄钩(11)未被完全引进其最终装配位置,所述换向杆(30)就借助于锁止元件保持在预装配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元件在所述手柄钩(II)引进其装配位置时由所述手柄钩从锁止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元件涉及摇杆(40),所述摇杆在所述摇杆(40)的锁止位置突出进入用于所述手柄钩(11)的安装空间,并且由此从所述锁止位置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使得所述手柄钩(I I)的前端与所述摇杆(40)接触,并且所述摇杆(40)在所述手柄钩(11)引进其最终装配位置时从所述锁止位置偏转至所述释放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用作锁止元件的所述摇杆(40)在所述预装配位置在后面啮合所述机动车门拉手的固定组件的下部切口和/或止动鼻(70),并且在所述手柄钩(11)引进其最终装配位置时由所述手柄钩(11)将其移动至释放位置。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铰链(20)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换向杆(30)上,所述手柄钩(11)在装配状态下啮合在所述铰链中,其中被用作锁止元件的摇杆(40)绕着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铰链(20)上或在所述铰链(20)中。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用作锁止元件的摇杆(40)具有滑动斜面(44),所述滑动斜面在所述摇杆(40)的所述锁止位置伸入用于所述手柄钩(11)的安装空间,使得所述手柄钩(11)的前端的斜面与所述摇杆(40)的所述滑动斜面(44)接触,并且所述摇杆(40)在引进所述手柄钩(11)时偏转。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杆(30)和/或所述手柄(10)在朝向所述静止位置的方向上受到弹簧加载。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杆(30)经过推杆和/或拉杆和/或拉线作用在所述机动车门锁上并由此在机动车门锁未闭锁时致使机动车门锁打开。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杆(30)具有至少一个卡锁元件(38),所述卡锁元件在由于侧面碰撞出现外部冲击时与事故闭锁装置啮合并阻止所述换向杆(30)和所述手柄(10)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其操纵位置。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元件形状配合地固定在所述换向杆(30)上,或固定在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换向杆(30)上的铰链(20)上。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铰链(20)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换向杆(30)的两个臂(31、32)的向内突出的销(33、34)上,其中所述手柄钩(11)在其最终装配位置啮合进所述铰链(20)。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钩(11)在装配状态下借助螺纹连接被固定在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换向杆(30)上的铰链(20)上。
【文档编号】E05B85/16GK105917061SQ201480073197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5日
【发明人】M·罗夫
【申请人】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