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空中救援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5050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空中救援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空中救援的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无人机空中救援机器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高层建筑物在现代城市中已经越来越常见,当高层建筑物中发生火灾事故或其它一些突发性事故时,位于高层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常常会被困。当发生上述紧急情况时,现有技术通常是通过消防部门使用云梯车等救援设备展开救援。但是当建筑物的高度太高,或事故现场处于环境地势较特殊的位置时,可能会出现云梯车无法靠近事故建筑物的情况,从而使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无法快速有效安全的进入到事故现场,这就会耽误黄金救援时间,会给被困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人机空中救援机器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无人机空中救援机器人,包括机仓、多个间隔布置并与机仓侧围连接的旋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仓下方设有机械臂抓放装置或逃生自救设备,机械臂抓放装置通过挂钩与机仓底部连接,逃生自救设备通过抛绳控制机构与机仓底部连接;所述机械臂抓放装置包括与所述挂钩连接的定位板、与定位板底端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外部下端安装有用于抓取危险物品的钳体,控制器内安装有用于控制钳体开启或关闭的机械臂控制模块;所述抛绳控制机构包括能够自动调节伸缩长度的伸缩杆、安装于机仓底部的舵机、安装于机仓底部并与舵机呈间隔布置的舵盘、安装在舵盘上的第一固定块、安装在舵盘上并与第一固定块呈间隔布置的第二固定块,所述伸缩杆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块上,另一端搭设在第二固定块上。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翼有八个。
[0006]本实用新型可以取代人力工作,并能快速精准的将救援所需的逃生自救设备运送到被困人员手上。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展开救援,而且还能保证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机仓和旋翼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机械臂抓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灭火弹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4为抛绳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机仓,2-旋翼,3-机械臂抓放装置,31-定位板,32-控制器,33-钳体,34-机械臂控制模块,4-灭火弹投放装置,41-定位块,42-灭火弹,43-腔室,44-舵机开关,45-灭火弹底板,5-逃生自救设备,6-挂钩,7-抛绳控制机构,71-伸缩杆,72-舵机,73-舵盘,74-第一固定块,75-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13]参阅附图可知:无人机空中救援机器人,包括机仓1、多个间隔布置并与机仓I侧围连接的旋翼2。实际工作时,如图1所示,旋翼2优选为八个。
[0014]实际工作时,机仓I下方可以安装机械臂抓放装置3、灭火弹投放装置4和逃生自救设备5中的一种。机械臂抓放装置3和灭火弹投放装置4均通过挂钩6与机仓I底部连接,逃生自救设备5通过抛绳控制机构7与机仓I底部连接。
[0015]如图2所示,机械臂抓放装置3包括与所述挂钩6连接的定位板31、与定位板31底端连接的控制器32,控制器32外部下端安装有用于抓取危险物品的钳体33,控制器32内安装有用于控制钳体33开启或关闭的机械臂控制模块34。
[0016]如图3所示,灭火弹投放装置4包括与所述挂钩6连接的定位块41,定位块41下端连接有多个内部装有灭火弹42的腔室43,每个腔室43的底端均安装有舵机开关44和与腔室43侧壁铰接的灭火弹底板45,舵机开关44控制灭火弹底板45的开启或关闭.
[0017]如图4所示,抛绳控制机构7包括能够自动调节伸缩长度的伸缩杆71、安装于机仓I底部的舵机72、安装于机仓I底部并与舵机72呈间隔布置的舵盘73、安装在舵盘73上的第一固定块74、安装在舵盘73上并与第一固定块74呈间隔布置的第二固定块75,所述伸缩杆71 —端安装在第一固定块74上,另一端搭设在第二固定块75上。
[0018]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架轴距为IlOcm的八旋翼无人机作为载体,实际工作过程中,无人机可搭载一台1080p高清摄像头,和一部高清实时图像传输系统。同时,实际工作时,机械臂抓放装置与机仓的连接处可以使用减震球,灭火弹投放装置与机仓的连接处也可以使用减震球,减震球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
[0019]机械臂抓放装置3的机械手臂33 (钳体)可以对可疑爆炸物进行捕捉以及转运。
[0020]机械手臂33 (钳体)宜使用六自由度机械臂,并采用32路伺服舵机控制器进行控制。机械手臂的每个关节都可在规定的范围内运动,工作人员通过操作遥控器,可给伺服舵机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信号,从而实现精确控制机械臂在制定的作业空间内作业。进一步的,机械臂上可以安装摄像头反馈图像仪,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摄像头反馈图像仪反应任务的完成情况,实时修改控制指令,精确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0021]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主权项】
1.无人机空中救援机器人,包括机仓(I)、多个间隔布置并与机仓(I)侧围连接的旋翼(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仓(I)下方设有机械臂抓放装置(3)或逃生自救设备(5),机械臂抓放装置(3)通过挂钩(6)与机仓(I)底部连接,逃生自救设备(5)通过抛绳控制机构(7)与机仓(I)底部连接; 所述机械臂抓放装置(3)包括与所述挂钩(6)连接的定位板(31)、与定位板(31)底端连接的控制器(32),控制器(32)外部下端安装有用于抓取危险物品的钳体(33),控制器(32)内安装有用于控制钳体(33)开启或关闭的机械臂控制模块(34); 所述抛绳控制机构(7)包括能够自动调节伸缩长度的伸缩杆(71)、安装于机仓(I)底部的舵机(72)、安装于机仓(I)底部并与舵机(72)呈间隔布置的舵盘(73)、安装在舵盘(73)上的第一固定块(74)、安装在舵盘(73)上并与第一固定块(74)呈间隔布置的第二固定块(75),所述伸缩杆(71) —端安装在第一固定块(74)上,另一端搭设在第二固定块(7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空中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2)有八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空中救援机器人,涉及一种用于空中救援的设备。它包括机仓、旋翼,机仓下方设有机械臂抓放装置或逃生自救设备,机械臂抓放装置通过挂钩与机仓底部连接,逃生自救设备通过抛绳控制机构与机仓底部连接;机械臂抓放装置包括定位板、控制器,控制器外部下端安装有钳体,控制器内安装有机械臂控制模块;抛绳控制机构包括伸缩杆、舵机、舵盘、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伸缩杆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块上,另一端搭设在第二固定块上。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展开救援,而且还能保证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
【IPC分类】B25J11/00
【公开号】CN204819529
【申请号】CN201520330574
【发明人】向东
【申请人】武汉中智航无人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