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化学产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33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化学产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产氧装置,是一种便携式化学产氧器。
化学产氧装置主要用于医疗保健和急救等众多急需氧气的场合。关于这方面的专利很多,较为典型的有中国专利号96223646.2和97216407.3。这两种产氧装置都便于携带,产氧速度快,但结构较为复杂,有较多螺纹件和密封件,不便于零件的生产和装配,同时不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携带方便的便携式化学产氧器,并且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装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化学产氧器将产氧瓶、贮药瓶、过滤瓶、水瓶做成独立塑料组件,然后将产氧瓶和过滤瓶部分热合(烫接)在一起,再将贮药瓶插入产氧瓶、水瓶插入过滤瓶,接触处为过盈配合,完成装配过程。零件上无螺纹,便于生产和装配。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化学产氧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剖视图。
图2是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化学产氧器移去盒盖后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化学产氧器中产氧瓶热合面的零件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化学产氧器中过滤瓶热合面的零件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化学产氧器中贮药瓶与水瓶的放大剖视图。
图1所示便携式化学产氧器由产氧瓶1、贮药瓶2、过滤瓶3、水瓶4组成。带有进气孔6的过滤瓶3与两个带有出气孔5、外形呈L型的产氧瓶1分别热合在一起。产氧瓶内放入产氧剂7(如过碳酸钠)。贮药瓶2插入产氧瓶1中,水瓶4插入过滤瓶3中,接触部位都为过盈配合,达到密封效果。盒盖9将吸氧管8封存在产氧器内。
图2是
图1所示便携式化学产氧器移去盒盖9后的A向视图,表明了吸氧管8安放在过滤瓶3的一角。
图3和图4所示为产氧瓶1被热合部位(黑点标记处)10和过滤瓶3被热合部位(黑点标记处)12,热合后这两部分粘合在一起,形成一封闭区域,将产氧瓶1上的进气孔5和过滤瓶3上的出气孔6围在里面,而封闭区域中未热合的部分11、13之间的间隙,自然形成氧气的流动通道。
图5是贮药瓶2与水瓶4的结构图。将药液(如二氧化锰等催化剂和水)16放入顶端呈菌形头14的外壳19里,再将刺管17置于其中,底端用复铝膜18封闭,即做成了贮药瓶2。如果将药液换为水,则做成了水瓶4。为防止刺管17在外壳19内歪斜,还可在刺管17上套一支片15。
贮药瓶2和水瓶4的顶端还可以做成其它受压时容易变形的形状,如倒锥形;底端也可以用适宜的塑料薄膜封闭。
使用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化学产氧器时,打开盒盖9,先按压水瓶4(即中间瓶)的菌形头14,刺管17刺穿复铝膜18,水流入过滤瓶3内,水面高于出气孔6;再按压贮药瓶2(即两侧瓶)上的菌形头14,刺管17刺穿复铝膜18,药液16流入产氧瓶1,与产氧剂7混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气;氧气通过进气孔5,顺着未热合部分11、13之间的间隙,从出气孔6进入过滤瓶3,经水过滤,进入吸氧管8。吸氧管的末端可以安装呼吸面罩或鼻塞(图中未绘出),供吸氧者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化学产氧器,由产氧瓶、贮药瓶、过滤瓶、水瓶组成,其特征在于过滤瓶(3)与产氧瓶(1)热合,产氧瓶(1)上的出气孔(5)与过滤瓶(3)上的进气孔(6)及两者未热合部位(11)、(13)共同构成氧气流动通道;贮药瓶(2)和水瓶(4)都为独立组件,分别插入产氧瓶(1)和过滤瓶(3)中,接触处为过盈配合密封;贮药瓶(2)和水瓶(4)内分别装药液和水,刺管(17)置于其中,底端由不透水薄膜封闭,顶端为受压易变形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化学产氧器,其特征在于贮药瓶(2)和水瓶(4)顶端形状为菌形头(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化学产氧器,其特征在于贮药瓶(2)和水瓶(4)底端由复铝膜(18)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化学产氧器,其特征在于产氧瓶(1)外观形状呈L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产氧瓶1、贮药瓶2、过滤瓶3、水瓶4组成的便携式化学产氧器。产氧瓶1与过滤瓶3部分热合在一起,作为独立组件的贮药瓶2和水瓶4分别插入产氧瓶1和过滤瓶3内,先后按压水瓶4、贮药瓶2顶部,即可产生氧气。生产装配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适用于医疗保健和急救等场合。
文档编号A62B21/00GK2495320SQ0122697
公开日2002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2日
发明者张守学 申请人:张守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