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防雾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32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防雾口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类,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防雾口罩。
众所周知,早期的口罩产品,均为布料车缝所制,其功能充其量具有单一防尘功能,截至目前为止,由于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早期单以布料或是纤维为主的过滤口罩,根本无法达到真正空气过滤的需求,最近市场上又有一种微粒活性碳口罩,为棉质材料所制,其内是以添装微粒活性碳所制,此种产品针对于摩托车骑乘者而言,实在也不好用,其缺欠是这两种口罩在呼、吐气之间,必须使安全帽的透明防风罩,蒙上一层雾气,若是加配眼镜,更是严重影响视力,造成行车不安全;活性碳的口罩,虽然过滤效果较好,但是目前内添装活性碳的口罩,由于无有较佳的固定微活性碳的方式,所以微粒的活性碳均会集中于下方且形成团状体,使过滤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口罩是采用抛弃式使用,对于一般人而言,并不会警觉所使用的口罩已丧失其过滤效能,而仍然使用、直至污秽不堪才有可能丢弃更换,此种使用习性的影响,所衍生的缺欠,再度重回于空气污染侵害人体健康的问题,然而就算已发觉所戴的口罩,已丧失过滤效能,唯一办法是丢弃,无法更换滤材,从而具有造成使用者高昂成本负担及污染环境的缺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早期口罩及微粒活性碳口罩所存在的缺欠,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防雾口罩,使其具有可更换过滤材质的能力,以确保良好的防尘、过滤功能,进而达到安全卫生的优点,同时也解决使用者以抛弃方式使用,所造成的浪费及污染环境的缺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的防雾口罩,其结构是一口罩本体、过滤部及两侧的排气部等组件构成,其中口罩本体是由软胶质一体成型所制造,具有微性柔软度,可压合变形的复回性及微度折叠等特性,并具高度的携带使用方便性,在口罩本体中央设有一过滤凸槽部,该凸槽部的底缘为网状结构,且两侧备具一道排气沟,该排气沟的前缘具有插合槽,槽的前向则为与外界相通的透气槽孔,以及外缘两侧各具一绑绳扣部;此外过滤部是在口罩中央过滤凸槽部内置过滤材质、过滤棉片、隔片、胶膜片,并由一外盖盖合,在吸气时,过滤部是透过口罩呈真空状态,进而启开胶膜片,使空气经由过滤部达到进气除尘、过滤,而排气部是由前盖,胶膜片及后盖等元件组成,且组合后的整个排气部,恰可插配入口罩两侧排气沟前缘所设的插合槽内,并令该排气部的内部,透过胶膜片插配于前盖体上,形成只能单向排气不能进气的结构。
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例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部各元件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部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部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1)为口罩本体、(2)为过滤部、(3)为排气部、(4)为密合式眼罩、(11)为过滤凸槽部、(12)为挡缘部、(13)为网状结构、(14)为排气沟、(15)为插合槽、(16)为透气槽孔、(17)为绑绳扣部、(18)为嵌榫、(21)为过滤材质、(22)为过滤棉片、(23)为隔片、(24)为胶膜片、(25)为外盖、(241)为中孔、(231)为迫合梢、(31)为前盖、(32)为胶膜片、(321)为中孔、(33)为后盖、(331)为排气孔、(41)为鼻部延桥、(42)为榫孔。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口罩本体(1)、过滤部(2)、排气部(3)等元件构成,其中口罩本体(1)是由软胶质一体成型制造,具有微性柔软度及可压合变形及复回的特性,因此具有携带、收藏的便利,口罩本体(1)呈适当的弧凹状,并在中央孔有一过滤凸槽部(11),在凸槽部(11)内缘设有挡缘部(12),且延伸于其底缘则为网状的结构(13),此外在口罩本体(1)内缘面的两侧,各设一道由浅渐深式的排气沟(14),在排气沟(14)的前端口,另设一纵向式的插合槽(15),插合槽(15)的前向则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透气槽孔(16),且该处的外缘另设有一绑绳扣部(17);过滤部(2)位于口罩中央,它是在过滤凸槽部(11)内置放过滤材质(21)、过滤棉片(22)、隔片(23)、胶膜片(24),并以外盖(25)盖合,其中过滤棉片(22)是置于过滤材质(21)的内侧面,其后依序为隔片(23)、胶膜片(24),其中的隔片(23)抵固并定位于过滤凸槽部的挡缘部(12)上,且该隔片(23)内侧面上,是以所设的迫合梢(231)插配于胶膜片(24)的中孔(241),最后再用外盖(25)盖合;排气部(3)可插配于口罩本体(1)的内缘面两侧排气沟(14)前端所设的纵向插合槽(15),同时并能对合于透气槽孔(16),在排气部(3)的前盖(31)与后盖(33)面上,均设有排气孔(311)、(331),且延由前盖(31)内缘的中心位置上,迫合梢(312)则为提供胶膜片(32)的中孔(321)迫插于上,使整个排气部(3)位于口罩本体(1)内,形成只能单向排气,不能进气的结构。
结合附图1及附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配载口罩(1)时,由于口罩本体(1)的形状为具适当的弧凹状,故而可留出适当的空间给予口罩本体中央的过滤凸槽部(11)不会有抵于使用者的口、鼻部的发生,另外,两侧所插配的排气部(3)是于插入配合后,即与口罩本体(1)内缘面呈切平的状态,故当口罩本体(1)内边缘于迫合贴紧时,即可达到密合于两侧脸颊的效果;呼吸时,是以过滤部(2)为进气,以两侧排气沟(14)透过排气部(3)为排气;如此交互配合动作下,即使得进气与排气形成分道独立进行,达到高度的过滤、防尘、防雾功效。
如附图6所示,藉由口罩本体(1)中央外顶部所设的嵌榫(18),进而与一密合式眼罩(4)的鼻部延桥(41)榫孔(42)扣接,使其形成为一专属于特殊环境或供临时防火逃生使用的眼口罩总成。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防雾口罩,它是由口罩本体(1)、过滤部(2)、排气部(3)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口罩本体(1)是由软胶质一体成型制造,口罩本体(1)呈适当的弧凹状,在其中央设有一过滤凸槽部(11),在凸槽部(11)内缘设有挡缘部(12),且延伸于其底缘则为网状的结构(13),在口罩本体(1)内缘面的两侧各设一排气沟(14),在排气沟(14)的前端口另设一纵向式的插合槽(15),插合槽(15)前向则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透气槽孔(16),且该处的外缘另设有一绑绳扣部(17);过滤部(2)位于口罩本体(1)中央,它是在过滤凸槽部(11)内置放过滤材质(21)、过滤棉片(22)、隔片(23)、胶膜片(24),并以外盖(25)盖合,其中过滤棉片(22)是置于过滤材质(21)的内侧面,其后依序为隔片(23)、胶膜片(24),其中的隔片(23)是抵固并定位于过滤凸槽部的挡缘部(12)上,且隔片(23)内侧面上,是以所设的迫合梢(231)插配于胶膜片(24)的中孔(241),最后再用外盖(25)盖合;排气部(3)可插配于口罩本体(1)的内缘面两侧排气沟(14)前端所设的纵向插合槽(15)内,并能对合于透气槽孔(16),在排气部(3)的前盖(31)与后盖(33)面上,均设有排气孔(311)、(331),且延由前盖(31)内缘的中心位置上,迫合梢(312)则为提供于胶膜片(32)的中孔(321)迫插于上,使整个排气部(3)位于口罩本体(1)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防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口罩本体(1)是可藉由中央外项部所设的嵌榫(18),进而与一密合式眼罩(4)的鼻部延桥(41)榫孔(42)扣接,形成一眼口罩总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防雾口罩,它是由口罩本体(1)、过滤部(2)、排气部(3)等构成,该设计具有良好的防尘、过滤效果,而且还使吸气、排气采用分道式独立进行,进而更能衍生多重的实用功效,如不再发生混浊空气吸入口罩内,循环吸用,进而保证使用者卫生;防止了呼吸所造成防风镜片雾气形成;过滤材质的更换便利、快捷,可达到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负担外,还能保证使用的安全、卫生。
文档编号A62B9/06GK2421035SQ0020127
公开日2001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1日
发明者陈泽雄 申请人:陈泽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