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应急逃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14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群体应急逃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装置,是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群体应急逃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种高层建筑逃生器只能用于逐人逃生。一旦火灾等险情发生,众多人之中有些人因时间推延而失去自救机会。现有的一种高楼逃生器,包括绳索及筒体,筒体上固定有两排相互交错起阻尼作用的销杆,绳索在两排销杆上交错绕行。在筒体上置有由固定握杆及对穿槽,对穿槽中置有活动握杆,活动握杆与连杆连接,连杆上套置弹簧组成的下降调速器。由于这种逃生器的两排销杆均固定在筒体上,绳索在两排销杆上交错绕行的轨迹为恒定轨迹,它调节承重只能靠绕行销杆的个数或者排列位置,以改变绳索在两排销杆上交错绕行的轨迹来实现,这种逃生器调节承重范围小,只能用于逐人逃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能够根据承重随动改变绳索与若干个固定轴、滑动轴交错绕行的轨迹,把手能够折叠,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逃生速度快,节省时间,安全可靠的群体应急逃生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群体应急逃生器,它包括绳索10,主体1,左、右把手5、18,闸把19,闸把19的导向杆16和复位弹簧17,在主体1上设置若干个固定轴2,其特殊之处是,在主体1上还设置若干个滑动轴3,在滑动轴3的导杆20上套置支撑弹簧4,绳索10与固定轴2、滑动轴3交错绕接呈S形随动轨迹,在主体1上端置有绳索10的限位器,在主体1的槽形体21前面连接有与该槽形体21有间隙的连接板8,左、右把手5、18与槽形体21铰接,闸把19与连接板8铰接。绳索10的限位器由弹簧15支撑的定位轴11与开口板14相配合,压板13置于开口板14上、且与主体1连接组成。
本发明的群体应急逃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效果是1.由于在主体上设置若干个固定轴、滑动轴,在滑动轴的导杆上套置支撑弹簧,绳索与固定轴、滑动轴交错绕接呈S形随动轨迹的结构,绳索与固定轴、滑动轴交错绕接形成的S形轨迹随绳索承重变化,能够随动调节绳索与固定轴、滑动轴的摩擦力,因此,能够满足群体应急逃生的需要;
2.由于在主体上端置有由弹簧支撑的定位轴与开口板相配合,压板置于开口板上、且与主体连接组成的绳索限位器,能够限定和保持主体沿绳索滑行,人体下降平稳;3.由于在主体的槽形体前面连接有与该槽形体有间隙的连接板,左、右把手与槽形体铰接,闸把与连接板铰接的结构,左、右把手和闸把均能折叠,使用、存放均方便。
4.其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逃生速度快,节省时间,安全可靠。


图1为本发明的群体应急逃生器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1中C-C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1中D-D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3,群体应急逃生器具有主体1,在主体1上设置若干个固定轴2、滑动轴3。本实施例是在主体1上单排设置等距的4个固定轴2,在两个固定轴2之间设置滑动轴3,滑动轴3与主体1连接,且如图7所示的滑动轴3与主体1的长槽滑动配合,在滑动轴3的导杆20上套置支撑弹簧4。绳索10与固定轴2、滑动轴3交错绕接呈S形随动轨迹。在主体1上端置有绳索10的限位器。在主体1的槽形体21前面连接有连接板8。左把手5的底端置于槽形体21的槽口内通过转轴7与槽形体21铰接,右把手18置于槽形体21的槽口内、闸把19置于连接板8的槽口内通过固定轴22与槽形体21、连接板8铰接。在闸把19上固定有导向杆16,在导向杆16上套置复位弹簧17,导向杆16的上端穿装于右把手18的孔中。在槽形体21下端设有挂环9,安全带6挂在挂环9上。在逃生器上套置防护罩12。
参照图4和5,绳索10的限位器由弹簧15支撑的定位轴11与开口板14相配合,压板13置于开口板14上、且用螺钉与主体1连接组成。
参照图6,槽形体21与连接板8之间设有间隙,以便在闸把19力的作用下,使槽形体21与连接板8适度夹持绳索10,以调节人体沿绳索10的下降速度。
本发明的群体应急逃生器的样机经过国家指定检测机构—吉林省消防与公共安全技术产生质量监督检测站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现行标准要求。
使用本发明的群体应急逃生器时,每个人都要双手紧握左、右把手5、18和闸把19,逃生器移出窗外开始缓降,这时两手轻轻握把,身体自重开始下滑,本实施的样机可在一根绳索上同时空中悬挂5人,备有10个逃生器,10个人可连续下降,最底端的人落地后依次补充至5人。经试用,七层楼一室5人从开始到安全落地不超过30秒钟。
本发明不局限本实施例,通过加大绳索直径,可在一根绳索上同时空中悬挂5人以上群体应急逃生。
权利要求
1.一种群体应急逃生器,它包括绳索(10),主体(1),左、右把手(5、18),闸把(19),闸把(19)的导向杆(16)和复位弹簧(17),在主体(1)上设置若干个固定轴(2),其特征是,在主体(1)上还设置若干个滑动轴(3),在滑动轴(3)的导杆(20)上套置支撑弹簧(4),绳索(10)与固定轴(2)、滑动轴(3)交错绕接呈S形随动轨迹,在主体(1)上端置有绳索(10)的限位器,在主体(1)的槽形体(21)前面连接有与该槽形体(21)有间隙的连接板(8),左、右把手(5、18)与槽形体(21)铰接,闸把(19)与连接板(8)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体应急逃生器,其特征是,所说的绳索(10)的限位器由弹簧(15)支撑的定位轴(11)与开口板(14)相配合,压板(13)置于开口板(14)上、且与主体(1)连接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救生装置,是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群体应急逃生器,它包括绳索,主体,左、右把手,闸把,闸把的导向杆和复位弹簧,在主体上设置若干个固定轴,其特点是,在主体上还设置若干个滑动轴,在滑动轴的导杆上套置支撑弹簧,绳索与固定轴、滑动轴交错绕接呈S形随动轨迹,在主体上端置有绳索的限位器,在主体的槽形体前面连接有与该槽形体有间隙的连接板,左、右把手与槽形体铰接,闸把与连接板铰接。绳索的限位器由弹簧、定位轴与开口板相配合,压板与主体连接组成。能够根据承重随动改变绳索与若干个固定轴、滑动轴交错绕行的轨迹,适于群体应急逃生使用,具有把手能够折叠,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逃生速度快,节省时间,安全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A62B1/06GK1569278SQ20041003404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3日
发明者亓同全, 施占文, 亓同和 申请人:亓同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