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18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消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消防抢险救援装备,特别涉及一种适 用于地下建筑(尤其是地铁)发生火灾时,可在事故现场快速建立相对安全的救护场所和 通道,为受难人员的救护逃生、消防员更换装备和休息调整、消防部队建立前沿临时指挥 点以及消防部队快速出入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技术背景近年来,地铁火灾事故的严重危害引起了人们对地铁安全的高度关注。地铁内人流 量大、通风排烟不畅、采光照明条件较差,再加之地铁疏散出入口少、疏散线路长, 一旦 发生火灾事故,高温浓烟将有可能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消防部队在开展灭火救援工作时 困难重重。1、 地铁火灾产生的浓烟高温不利于受难人员安全逃生,对于地铁火灾中老、弱、病、 残以及因伤而丧失自主逃生能力的受难人员,我国消防部队当前常见的救助方法是采用消 防员搀扶、担架转移、接力救人等方式,将受难人员尽快转移至地面安全场所,但火灾现 场浓烟密布,能见度低且危险因素众多,消防员自身承受着较大生理和心理压力,再加上 救助行动对消防员的体力消耗巨大,故很难做到真正"快速",统计表明,消防员将受难 人员从地铁站中抬至地面的平均时间约20分钟,因此通过该方法实施救援,有可能耽误对 情况危急、急需救助的受难人员的救护,增加伤亡的几率,有必要进一步改善救援方法。2、 处置地铁火灾事故时,事故现场指挥部通常设置在后方安全场所,而火灾有可能 烧损地铁内部的有线或无线通讯设施,造成事故现场救援人员与指挥部之间的通信中断, 导致指挥部无法及时了解前方事态发展情况,也无法及时传达指令给前方消防官兵,不利 于事故处置过程中的决策和指挥。3、 地铁火灾事故现场烟气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消防队员的快速行动能力。在灭火救 援过程中,消防员需及时更换部分装备(如空气呼吸器气瓶)以保护自身的安全,并适当 的休息调整以保持战斗力,当前消防员为此通常不得不从战斗一线撤离至后方安全场所, 但由于地铁火灾事故现场浓烟密布,能见度低且危险因素众多,给消防员带来诸多不便, 不利于消防部队灭火抢险救援工作的开展。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消防队员在火灾事故现场 的行动能力也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有必要研制开发一种新型消防抢险救援装备,在事故现场快速建立相对安 全的救护场所和通道,为受难人员的救护逃生、消防员更换装备和休息调整、消防部队建 立前沿临时指挥点以及消防部队快速出入事故现场提供帮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可在事故现场快速建立相 对安全的救护场所和通道。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由风机、风管、至少一个通道单元、至 少一个救护站单元组成。其中,风管连接于风机与通道单元之间,通道单元和救护站单元 之间采用拉链快速连接。其工作原理是将风机放置在没有烟气的安全场所,通过风管向 通道单元和救护站单元内源源不断的输送新鲜空气,在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出入口全 部关闭的情况下,其内部将建立远远大于事故现场环境压力的正压,有效阻止烟气进入; 当因人员进出时出入口被打开,由于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内部与外界压差的存在,空 气将由救生通道向外流动,由于空气流速大于地铁火灾烟气的扩散速度,故能有效抑制烟 气的进入,保证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内部的安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风机,可采用轴流式消防送风风机,动力装置可为内燃机式或电 机式,风机规格(风压、风量)根据送风的距离及救生通道的长度决定。本实用新型中,送风管道可由软质风管和有骨架风管组成,相互之间可通过拉链连接。 软质风管适用于平直的地面,阻力小,可降低送风过程中的风量损失,并且质轻柔软可缠 绕在绞盘上以达到携行方便和快速铺设的目的;有骨架风管适用于楼梯拐角处、站厅站台 转弯处送风,可有效解决柔性风管无法转弯的问题;风管接头处设置快速连接装置,以实 现风管与风机、通道单元之间的快速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为满足在地铁火灾现场的使用需求,风管和救护站单元的外层材料应 具有一定阻燃性能和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且质轻、柔软、气密性良好。本实用新型中,在风管、救护站单元、通道单元的外层设置反光指示标志,起到提醒、 警示的作用,在救护站单元和通道单元的内部底面上设置反光指示标志以及照明灯具,用 于内部方向指示及照明。本实用新型中,救护站单元和通道单元主要由气柱式支撑框架和外层材料两大部分组 成,气柱式支撑框架的气柱上设置充气阀、泄压阀和排气阀,充气时压縮气瓶与充气阀连 接,气瓶内的高压气体可在极短时间内使救护站单元和通道单元成型,而泄压阀则用于控 制气柱内部压力,使气柱具有足够刚性的同时也不会因压力过高而爆裂;每个救护站单元 和通道单元分别设置有出入口,出入口的门襟和门帘通过拉链开合,满足出入口快速打开、关闭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中,每个通道单元和救护站单元内部分别设置有灯具快速固定装置,便于 安装便携式消防照明灯具,为救援逃生提供照明。本实用新型中,每一个救护站单元配备一个辅助附件箱,包括医疗急救设备、呼吸器 具、照明设备等,进一步拓展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的功能。在未使用状态下,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上述组成部分是各自分离的单元,方便收藏和携带;使用时,消防员可按照一定的连接顺序将各单元铺开,通过压縮气瓶向救护站 单元和通道单元的支撑气柱充气而使之迅速支撑成型,然后启动风机使可移动正压消防救 生通道投入使用。当消防员发现情况危急的受难人员后,可立即就近送到救护站单元内,利用医疗急救设备对其进行紧急处理后再沿着通道至安全场所;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行动能力的受难人员,可自行或在消防员的引导下进入救护站单元内短暂休整,然后佩戴救护站内配备的呼吸器具,在消防员协助下从通道内逃生。同时,消防队也可利用本装置的功能,探索在地铁等事故现场灭火救援的新战法,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事故现场快速建立一个没有烟气的救护场所和通道。与当前消防部队采用的技术方法比较,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更有效的救助受难人员,降低人员的伤亡,方便消防员更换装备和休息调整,有利于再次快速形成战斗力,有利于事故现场的指挥决策,同时有利于提高消防员事故现场的行动能力,有助于消防抢险救援行动的快速展开。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示例的送风管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示例的救护站单元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示例的救护站单元的气柱式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示例的通道单元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示例的通道单元的气柱式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示例的通道单元底部的反光标志示意图。 图中标号l为风机,2为送风管道,3为通道单元,4为救护站单元,5为软质风管,6 为有骨架风管,7为拉链,8气柱式支撑框架,9为外层材料,IO为气柱,ll为充气阀, 12为泄压阀,13为排气阀,14为高压气瓶,15为出入口, 16为门襟,17为门帘,18为 反光标志带,19为反光指示标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是如图1所示,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由风机l (一 台)、送风管道2 (由软质风管5和有骨架风管6组成)、逃生通道单元3 (三个),救护站单 元4 (两个)以及辅助附件组成。本实施例中,风机1为美国产GF164SE型内燃机式轴流风机,风机最大风量为19810mVh。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软质风管5和有骨架风管6的直径为40cm,其外层材料为阻燃 PVC涂覆尼龙基布复合面料,厚0.15mm,每平方米重约150g,软质风管5由复合面料直接剪 裁粘贴而成,有骨架风管6以细钢圈为骨架,两个钢圈的间隔约50cm,软质风管5和有骨架 风管6之间通过拉链7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通道单元3长10m,横截面总高1.8m,上端为直径lm的圆弧, 下端最大宽度为1.7m;如图5所示,救护站单元4总高约2.2m,底部为长方形,长2. 5m,宽 2. Om。本实施例中,通道单元3和救护站单元4主要由气柱式支撑框架8和外层材料9两大部分 组成,气柱式支撑框架8的气柱10直径为100mm,由橡胶布剪裁粘贴而成,外层材料9与风 管外层材料相同,通过胶水粘贴在气柱式支撑框架外层;如图4、图6所示,气柱10上设置 充气阀ll、泄压阀12和排气阀13,高压气瓶14选用6.8升消防员空气呼吸器气瓶,泄压阀 12的泄压值设定为30KPa左右。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通道单元3和救护站单元4设置有出入口15,出入口的 门襟16和门帘17通过拉链开、闭。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软质风管5和有骨架风管6两侧粘贴宽5cm,长20cm的反光标 志带18;如图3、图5所示,通道单元3、救护站单元4的外层两侧分别粘贴由反光标志带形 成的"救护"和"逃生通道"字样;如图7所示,在通道单元3底面上设置反光指示标志19。本实施例中,通道单元3和救护站单元4之间通过拉链快速连接。本实施例中, 一个救护站单元配备一个辅助附件箱,包含的辅助附件有湿毛巾20条, 火灾逃生面具5具,快速止血带10个、嘴对嘴呼吸器5具,肢体固定气囊l具,烧伤敷料5袋 以及手提式消防强光照明灯等。
权利要求1. 一种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其特征在于由风机、风管、至少一个通道单元和至少一个救护站单元组成,其中,风管连接于风机和逃生通道单元之间,通道单元和救护站单元之间采用拉链连接,风机通过风管将新鲜空气送入通道单元和救护站单元内,使其内部保持足够的正压以阻止外界烟气进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其特征在于送风管道由软质风 管与有骨架风管组成,有骨架风管与软质风管之间通过拉链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单元和救 护站单元分别设置有出入口,出入口的门襟和门帘通过拉链开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其特征在于通道单元和救护站 单元由气柱式支撑框架和外层材料组成,气柱式支撑框架底部的气柱上设置有充气阀、泄 压阀和排气阀,充气时充气阀与高压气瓶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其特征在于在风管、通道单元、 救护站单元的外层材料表面,以及通道单元、救护站单元的内部底面上均设置有反光指示标志o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其特征在于在通道单元和救护 站单元内部设置灯具快速固定装置,便于安装便携式消防照明灯具。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救护站单元 配备一个辅助设备箱,其辅助设备包括医疗急救设备、照明设备和呼吸器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消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它主要由风机、风管、通道单元、救护站单元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等组成,其中,风管连接于风机和逃生通道单元之间,通道单元和救护站单元之间采用拉链连接,风机通过风管将新鲜空气送入通道单元和救护站单元内,使其内部保持足够的正压以阻止外界烟气进入。本实用新型可在火灾事故现场快速建立没有烟气的临时救护场所,同时开辟一条相对安全的通道,为受难人员的救护逃生、消防员更换装备和休息调整、消防部队建立前沿临时指挥点以及消防部队快速出入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文档编号A62B31/00GK201101829SQ200620046930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9日
发明者凯 周, 宋娜娜, 巍 施, 曹永强, 昀 杨, 殷海波, 王永福, 胡传平, 林 薛, 闵永林, 马皎皎 申请人: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