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气呼吸器的报警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8061阅读:27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空气呼吸器的报警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报警哨。



背景技术:

空气呼吸器作为一种呼吸保护装备,已广泛应用于重工业、污水处理、石油、化工、船舶等领域,用于消防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处理火灾、有害物质泄漏、烟雾、缺氧等恶劣的作业现场,从而进行火灾源侦测、灭火、救灾、抢险和救援等工作。

空气呼吸器的工作原理是:以压缩空气为供气源,当打开气瓶阀时,贮存在气瓶内的高压空气(一般为30MPa)通过气瓶阀进入减压器组件,高压空气被减压为中压,中压空气经中压管进入安装在面罩上供气阀,供气阀根据使用者的呼吸要求,提供来自压缩气瓶内的空气。当人吸气时,供气阀开启,提供气流;当人呼气时,阀门关闭,呼出的气体经面罩上的呼气阀排出,当停止呼气时,呼气阀关闭,准备下一次吸气。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呼吸循环过程。

配置于空气呼吸器的报警哨的作用就是为了提醒使用人员,当供气瓶内储气量不足的时候及时地退出工作环境,避免发生危险,一般报警哨的起始报警压力为4MPa~6MPa。当气瓶的压力为报警压力时,报警哨发出哨声报警。

现有技术中的报警哨采用进气口使用密封圈密封,在报警哨长期使用后,密封圈会被进气口磨损,导致轻微漏气,造成使用时报警哨的稳定性和耐疲劳性下降,对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呼吸器的报警哨,通过对报警哨的结构改进,从而改善了所述报警哨的密封性能,既保证了所述的报警哨在长期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和耐疲劳性,又保障了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气呼吸器的报警哨,包括:

中空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下端为进气端,所述主体的上端设有哨体和哨帽;

活塞,其设于所述主体内的下部,在非报警工位,所述活塞在进气端气体压力的作用下与主体内的密封面密封地接触;

中空的调流器,其设于主体内,并设于活塞的上方;

顶针,其设于所述调流器内,并与所述调流器之间具有间隙;

弹性元件,其向所述顶针施加向下的预紧力;

在报警工位,所述弹性元件将顶针和调流器下压,以迫使活塞离开所述密封面,气体经由进气端进入主体内,经过调流器与顶针之间的间隙进入哨体和哨帽,发出报警哨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报警哨用于空气呼吸器,下面以用于空气呼吸器时的情况来介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报警哨的工作原理和实施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报警哨应用于空气呼吸器时,在空气呼吸器的气瓶中气体压力在报警压力以上时,活塞处于非报警工位,所述活塞在进气端气体压力的作用下与主体内的密封面密封地接触,此时,没有气体流入进哨体和哨帽中,因此,所述报警哨不发声;然而,在空气呼吸器的气瓶中气体压力低于报警压力,此时,活塞处于报警工位,由于压强变小,弹性元件将顶针和调流器下压,以迫使活塞离开所述密封面,造成活塞与主体间形成间隙,气体经由进气端进入主体内,经过调流器与顶针之间的间隙进入哨体和哨帽。由于有气体进入哨体和哨帽,因此,所述警报哨发出报警哨声。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报警哨中,所述顶针与调流器之间的间隙为螺纹间隙。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报警哨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报警哨中,所述哨体和哨帽通过螺母组件被固定设置在主体的上端。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报警哨中,所述螺母组件包括与主体连接的固定螺母和位于固定螺母上方并与主体连接的调节螺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报警哨中,所述活塞的下端为刚性端,所述活塞的上端为柔性端。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报警哨中,所述哨体与主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报警哨中,所述调流器上设有进气口连通调流器的内部空间与主体的内部空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报警哨中,所述调流器与主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进气口的上方。

优选地,在主体进气端也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的报警哨通过对报警哨的结构改进,从而改善了所述报警哨的密封性能,既保证了所述的报警哨在长期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和耐疲劳性,又保障了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的报警哨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进一步放大显示了框线A内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的报警哨说明书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该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的报警哨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并在必要时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的报警哨包括了中空的主体4,主体4的下端为进气端,主体4的上端设有哨体8和哨帽10。其中,活塞1设于主体4内的下部,在活塞1上方设有中空的调流器5,顶针7和进气口13设于调流器5内,并且顶针7与调流器5之间具有螺纹间隙,弹性元件6设于调流器外周上,并且弹性元件6向顶针7施加向下的预紧力,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6为弹簧。

进一步参考图1,哨体8和哨帽10通过螺母组件被固定设置在主体4的上端,所述螺母组件包括与主体4连接的固定螺母12和位于固定螺母12上方并与主体4连接的调节螺母1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活塞1具有刚性端和柔性端,活塞1的下端为刚性端,活塞1的上端为柔性端。刚性端与主体4内的密封面形成硬密封结构,防止活塞1在非报警工位时气体泄漏,柔性端在活塞1与调流器5接触时,起缓冲作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设置了密封圈来提高所述报警哨的密封效果,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圈9、第二密封圈2和第三密封圈3,其中,第一密封圈9设于哨体8与主体4之间;第二密封圈2设于主体4进气端;第三密封圈3设于调流器5与主体4之间,此外,第三密封圈3位于进气口13的上方,以避免所述报警哨在使用过程中进气口13对第三密封圈3的磨损。

因此,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对报警哨的结构改进,从而改善了所述报警哨的密封性能,既保证了所述的报警哨在长期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和耐疲劳性,又保障了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

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用于空气呼吸器时的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说明,当空气呼吸器的气体P压强大于一定的压强阈值(例如6MPa)时,活塞处于非报警工位,活塞1在进气端处受气体P压力的作用下与主体4内的密封面密封地接触,此时,没有气体流入进哨体和哨帽中,因此,所述报警哨不发声。

然而,在空气呼吸器的气体P压力低于一定的压强阈值(6MPa)时,此时,活塞1处于报警工位,由于气体P压力变小,弹性元件6将顶针7和调流器5下压,造成调流器5与活塞1的柔性端接触,迫使活塞1离开主体4内的密封面,造成活塞1与主体4间形成间隙,此时,气体P由进气端进入活塞1与主体4的间隙。

气体P从主体4的内部空间进入调流器5的内部空间的过程可进一步参考图2。如图2所示,气体P从活塞1与主体4的间隙内进入主体4的内部空间,由于进气口13连通调流器5的内部空间与主体4的内部空间,因此当气体P从活塞1与主体4的间歇进入主体4的内部空间时,再经进气口13从主体4进入调流器5,再由调流器5与顶针7之间的间隙进入哨体8和哨帽10,使得所述的报警哨发出报警哨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的类似变化或变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得出或者很容易便联想到的,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