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

文档序号:2404530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消防压力气瓶是消防领域最常用的装置之一。中国专利第
200720097618. X就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消防压力气瓶,图1为这种已有技术的消防压力气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这种具有防爆功能的消防压力气瓶主要包括钢瓶1、图中未示出的储存在钢瓶1中的灭火剂或驱动气体、安装在钢瓶1的上端开口处,用于密封住储存在钢瓶1中的灭火剂或驱动气体的容器阀3、相隔间距缠绕在钢瓶1外壁面上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与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测量端相连,用于测量变形量及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盒5及一个与报警盒5电连接且安装在钢瓶1的开口处,其进口与钢瓶1的内部相连通,而出口通大气的电启动放气阀门6。这种已有技术的消防压力气瓶工作过程是报警盒5实时检测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 一旦该变形量达到设定的报警阈值时,报警盒5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开启电启动放气阀门6进行放气释压。但是,这种已有技术的消防压力气瓶存在下列问题在运输、搬运、停电或正常运行过程中,缠绕在钢瓶1外壁面上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机械外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这时,当现场安装或维修好这种消防压力气瓶并通电后, 一旦报警盒5开机后或正常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到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达到设定的报警阈值,其就会误开启电启动放气阀门6而进行放气释压,从而造成意外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好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中的消防压力气瓶主要包括钢瓶、储存在钢瓶中的灭火剂或驱动气体、安装在钢瓶的上端开口处,用于密封住储存在钢瓶中的灭火剂或驱动气体的容器阀、 一根相隔间距缠绕在钢瓶外壁面上的具有应变效应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与线型变形量传感器的测量端相连,用于测量变形量及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盒及一个与报警盒电连接且安装在钢瓶的开口处,其进口与钢瓶的内部相连通,而出口通大气的电启动放气
阀门;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包括按顺序
进行的下列步骤.-
(1) 报警盒第一次加电、停电后恢复加电后或正常运行过程中实时
检测线型变形量传感器的变形量的S10阶段;
(2) 对tl时刻检测到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的变形量Stl是否达到高报警阈值Sh进行判断的S20阶段;
(3) 如果S2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l已达到高报警阈值Sh,报警盒立即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而进行故障报警的S30阶段;
(4) 如果S2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l未达到高报警阈值Sh,对变形量Stl是否达到低报警阈值Sl进行判断的S40阶段;
(5) 如果S4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l未到达低报警阈值Sl,返回S10阶段;
(6) 如果S4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l已达到低报警阈值S1,报警盒立即发出故障预警信号而进行故障预警,并继续实时检测线型变形量传感器的变形量的S50阶段;
(7) 对t2时刻检测到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St2是否达到高报警阈值Sh进行判断的S60阶段;
(8) 如果S6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2未达到高报警阈值Sh,返回S50阶段;
(9) 如果S6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2已达到高报警阈值Sh,对t2时刻与tl时刻之间的时间差A t是否大于时间差阈值Td进行判断的S70阶段;
(10) 如果S7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时间差At小于等于时间差阈值Td,报警盒立即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而进行故障报警的S80阶段;
(11) 如果S7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时间差At大于时间差阈值Td,报警盒立即发出开启电启动放气阀门的信号而将钢瓶进行放气的S90阶段。
所述的高报警阈值Sh大于低报警阈值Sl。所述的时间差At大于零。所述的时间差阈值Td大于1秒。
所述的高报警阈值Sh和低报警阈值Sl应满足在未使用过且缠绕有线型变形量传感器的消防压力气瓶上进行水压试验时,报警盒能够在水压试验压力Ph以上和爆破压力以下的区间内可靠地进行报警的条件。
所述的爆破压力为实际爆破压力Pba、爆破压力计算值压力Pb、 1.7倍的水压试验压力Ph、 2. 55倍的公称工作压力或3倍的最大工作压力。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中的消防压力气瓶主要包括钢瓶、储存在钢瓶中的灭火剂或驱动气体、安装在钢瓶的上端开口处,用于密封住储存在钢瓶中的灭火剂或驱动气体的容器阀、两根相隔间距缠绕在钢瓶外壁面上的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L、同时与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的测量端相连,用于测量
变形量及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盒及一个与报警盒电连接且安装在钢瓶的开口处,其进口与钢瓶的内部相连通,而出口通大气的电启动放气阀门;所述的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断开时所受的应力不同,其中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断开时所受的应力大于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L断开时所受的应力;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 报警盒第一次加电、停电后恢复加电后或正常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的变形量的S100阶段;
(2) 对U时刻检测到的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的变形量Shtl是否达到与其断开相对应的高报警阈值Sh进行判断的S110阶段;
(3) 如果S11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htl已达到高报警阈值Sh,表明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已断开,报警盒5立即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而进行故障报警的S120阶段;
(4) 如果S11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htl未达到高报警阈值Sh,对U时刻检测到的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L的变形量Sltl是否达到与其断开相对应的低报警阈值Sl进行判断的S130阶段;
(5) 如果S13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ltl未达到低报警阈值Sl,返回S100阶段;
(6) 如果S13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ltl已达到低报警阈值S1,表明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L己断开,报警盒立即发出故障预警信号而进行故障预警,并继续实时检测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变形量的S140阶段;
(7) 对t2时刻检测到的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的变形量Sht2是否达到与其断开相对应的高报警阈值Sh进行判断的S150阶段;
(8) 如果S15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ht2未达到高报警阈值Sh,返回S140阶段;
(9) 如果S15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ht2已达到高报警阈值Sh,对t2时刻与tl时刻之间的时间差A t是否大于时间差阈值Td进行判断的S160阶段;
(10) 如果S16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t2时刻与tl时刻之间的时间差At小于等于时间差阈值Td,报警盒立即出故障报警信号而进行故障报警的S170阶段;
(11) 如果S16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t2时刻与tl时刻之间的时间差At大于时间差阈值Td,报警盒立即发出开启电启动放气阀门的信号而将钢瓶进行放气的S180阶段。
所述的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L是由不同低塑性材料制成,或由相同的低塑性材料制成,但其物理结构不相同。
所述的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在钢瓶的外壁面上平行设置,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0 25厘米。
所述的高报警阈值Sh大于低报警阈值Sl。
所述的时间差At大于零。
所述的时间差阈值大于1秒。
所述的高报警阈值Sh和低报警阈值Sl应满足在未使用过且缠绕有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的消防压力气瓶上进行水压试验时,报警 盒能够在水压试验压力Ph以上和爆破压力以下的区间内可靠地进行报警 的条件。
所述的爆破压力为实际爆破压力Pba、爆破压力计算值压力Pb、 1. 7 倍的水压试验压力Ph、 2. 55倍的公称工作压力或3倍的最大工作压力。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能够在 报警盒检测到一根具有应变效应或两根不同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的 变形量达到高报警阈值后,或先达到低报警闽值后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 高报警阈值时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运输、搬运、停电 或正常运行过程中因线型变形量传感器直接或间接受到机械外力的作用 而产生变形所引起的灭火剂或驱动气体的意外释放,因此能够提高防爆 消防压力气瓶的可靠性。


图1为一种已有技术的消防压力气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 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 警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 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与已有技术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 的附图标号,并省略对其进行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及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 放气的报警方法中的消防压力气瓶主要包括钢瓶1、储存在钢瓶1中的灭 火剂或驱动气体、安装在钢瓶1的上端开口处,用于密封住储存在钢瓶1 中的灭火剂或驱动气体的容器阀3、一根相隔间距缠绕在钢瓶1外壁面上 的具有应变效应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与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测量端 相连,用于测量变形量及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盒5及一个与报警盒5电
10连接且安装在钢瓶1的开口处,其进口与钢瓶1的内部相连通,而出口 通大气的电启动放气阀门6。
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包括按顺序进 行的下列步骤
(O报警盒5第一次加电、停电后恢复加电后或正常运行过程中实 时检测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的S10阶段;
(2) 对tl时刻检测到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Stl是否达 到高报警阈值Sh进行判断的S20阶段;
(3) 如果S2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l已达到高报警阈值Sh, 报警盒5立即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而迸行故障报警的S30阶段;
(4) 如果S2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l未达到高报警阈值Sh, 对变形量Stl是否达到低报警阈值Sl进行判断的S40阶段;
(5) 如果S4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l未到达低报警阈值Sl, 返回S10阶段;
(6) 如果S4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l已达到低报警阈值S1, 报警盒5立即发出故障预警信号而进行故障预警,并继续实时检测线型 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的S50阶段;
(7) 对t2时刻检测到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St2是否达 到高报警阈值Sh进行判断的S60阶段;
(8) 如果S6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2未达到高报警阈值Sh, 返回S50阶段;
(9) 如果S6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2已达到高报警阈值Sh, 对t2时刻与tl时刻之间的时间差A t是否大于时间差阈值Td进行判断 的S70阶段;
(10) 如果S7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时间差At小于等于时间差阈值 Td,报警盒5立即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而进行故障报警的S80阶段;
(11) 如果S7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时间差At大于时间差阈值Td, 报警盒5立即发出开启电启动放气阀门6的信号而将钢瓶1进行放气的 S90阶段。
ii在运输、搬运、停电或正常运行过程中,如果缠绕在钢瓶1外壁面 上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没有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机械外力的作用而产生 一定变形,报警盒5在第一次加电、停电后恢复加电后或在正常运行过
程中实时检测到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既不会达到设定的低报 警阈值S1,也不会达到设定的高报警阈值Sh,所以报警盒5不会发出任 何报警信号。
在运输、搬运、停电或正常运行过程中,如果缠绕在钢瓶1外壁面 上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机械外力的作用而产生较大 的变形, 一旦报警盒5在第一次加电、停电后恢复加电后或在正常运行 过程中的某一时刻tl检测到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直接达到设 定的高报警阈值Sh,其将立即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而进行故障报警,以提 醒维修人员及时进行维修;一旦报警盒5在第一次加电、停电后恢复加电 后或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的某一时刻tl检测到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 形量处于设定的低报警阈值Sl和高报警阈值Sh之间,其将立即发出故 障预警信号而进行故障预警,以提醒维修人员及时进行维修;同时继续实 时检测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后报警盒5在 t2时刻检测到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St2已达到高报警阈值Sh, 并且t2时刻与上述11时刻之间的时间差A t大于设定的时间差阈值Td, 报警盒5将立即开启电启动放气阀门6而释放出储存在钢瓶1中的灭火 剂或驱动气体;而如果报警盒5虽然在t2时刻检测到的线型变形量传感 器4的变形量St2已达到高报警阈值Sh,但t2时刻与上述tl时刻之间 的时间差At小于等于设定的时间差阈值Td,报警盒5只发出故障报警 信号,以提醒维修人员尽快维修,但不会误开启电启动放气阔门6。由于 灭火剂或驱动气体属于腐蚀性物质,其对钢瓶1的腐蚀是一个漫长的过 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报警盒5通过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检测到的钢瓶1 的变形量从低报警阈值Sl达到高报警阈值Sh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如果 报警盒5检测到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直接达到高报警阈值Sh, 或检测到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由低报警阈值Sl很短时间就达 到高报警阈值Sh,或检测到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达到低报警
12阈值Sl,表明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不是由上述腐蚀作用而引起的, 而是由外力造成的,所以这时候其只发出故障报警信号或故障预警信号, 而不会误开启电启动放气阀门6,这样储存在钢瓶1中的灭火剂或驱动气 体就不会因此而误释放出去。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是一根具有应变效应的线
型变形量传感器,比如由光纤、压电、高强度的碳纤维、具有应变效应 的金属丝等材料制成的传感器。
所述的高报警阈值Sh和低报警阈值Sl是以满足产品性能要求为前 提条件通过实验而获得,其中高报警阈值Sh大于低报警阈值Sl。 所述的时间差At大于零。
所述的时间差阈值Td是以满足产品性能要求为前提条件通过实验而 获得,并且大于1秒。
另外,所述的时间差阈值Td的大小与高报警阈值Sh和低报警阈值 Sl之间的差值有关,高报警阈值Sh和低报警阈值Sl之差越大,时间差 阈值Td越大,反之,时间差阈值Td越小。
在消防压力气瓶的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受钢瓶内储存的灭火剂或驱 动气体的成份、钢瓶材质以及使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钢瓶壁的厚 薄、分布等情况极不规律,因此根据消防压力气瓶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变 形量来确定报警阈值几乎是不可能或是很困难的。
因此,用于确定上述高报警阈值Sh和低报警阈值Sl可采用下述方 法即在未使用过且缠绕有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消防压力气瓶上进行 水压试验时,低报警阈值Sl和高报警阈值Sh应满足在未使用过且缠绕 有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消防压力气瓶上进行水压试验时,报警盒5能 够在水压试验压力Ph以上和爆破压力以下的区间内可靠地进行报警的条 件。
所述的爆破压力为实际爆破压力Pba、爆破压力计算值压力Pb、 1.7 倍的水压试验压力Ph (或2. 55倍的公称工作压力)或3倍的最大工作压 力。
实施例2:
13如图3及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 放气的报警方法中的消防压力气瓶主要包括钢瓶1、储存在钢瓶1中的灭 火剂或驱动气体、安装在钢瓶1的上端开口处,用于密封住储存在钢瓶1 中的灭火剂或驱动气体的容器阀3、两根相隔间距缠绕在钢瓶1外壁面上
的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同时与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 H, L的测量端相连,用于测量变形量及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盒5及一个 与报警盒5电连接且安装在钢瓶1的开口处,其进口与钢瓶1的内部相 连通,而出口通大气的电启动放气阀门6;所述的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 传感器H, L断开时所受的应力不同,其中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断 开时所受的应力大于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L断开时所受的应力。
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包括按顺序进 行的下列步骤
(1) 报警盒5第一次加电、停电后恢复加电后或正常运行过程中实 时检测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的变形量的S100阶段;
(2) 对tl时刻检测到的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的变形量Shtl 是否达到与其断幵相对应的高报警阈值Sh进行判断的S110阶段;
(3) 如果S11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htl己达到高报警阈值Sh, 表明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已断开,报警盒5立即发出故障报警信 号而进行故障报警的S120阶段;
(4) 如果S11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htl未达到高报警阈值Sh, 对tl时刻检测到的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L的变形量Sltl是否达到 与其断开相对应的低报警阈值Sl进行判断的S130阶段;
(5) 如果S13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ltl未达到低报警阈值Sl, 返回SIOO阶段;
(6) 如果S13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ltl已达到低报警阈值Sl, 表明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L己断开,报警盒5立即发出故障预警信 号而进行故障预警,并继续实时检测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 变形量的S140阶段;
(7) 对t2时刻检测到的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的变形量Sht2是否达到与其断开相对应的高报警阈值Sh进行判断的S150阶段;
(8) 如果S15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ht2未达到高报警阈值Sh, 返回S140阶段;
(9) 如果S15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ht2已达到高报警阈值Sh, 对t2时刻与tl时刻之间的时间差A t是否大于时间差阈值Td进行判断 的S160阶段;
(10) 如果S16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t2时刻与tl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 t小于等于时间差阈值Td,报警盒5立即出故障报警信号而进行故障 报警的S170阶段;
(11) 如果S16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t2时刻与tl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At大于时间差阈值Td,报警盒5立即发出开启电启动放气阀门6的信 号而将钢瓶1进行放气的S180阶段。
所述的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L是由不同低塑性材料制成, 比如导电胶、导电油墨、低塑性导电丝等材料,或由相同的低塑性材料 制成,但其物理结构不相同。
所述的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在钢瓶1的外壁面上平行 设置,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0 25厘米。
所述的高报警阈值Sh和低报警阈值Sl是以满足产品性能要求为前 提条件通过实验而获得,其中高报警阈值Sh大于低报警阈值Sl。
所述的时间差At大于零。
所述的时间差阈值Td是以满足产品性能要求为前提条件通过实验而 获得,并且大于1秒。
另外,所述的时间差阈值Td的大小与高报警阈值Sh和低报警阈值 Sl之间的差值有关,高报警阈值Sh和低报警阈值Sl之差越大,时间差 阈值Td越大,反之,时间差阈值Td越小。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与上 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的区别在 于用两根断开时所受应力不同的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来代替一 根具有应变效应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并使两根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L断开时所受的应力大小分别对应于高报警阈值Sh和低报警阈值Sl,这 样维修人员就可根据不同的报警信号及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而不会
误开启电启动放气阀门6,因此消防压力气瓶内储存的灭火剂或驱动气体
就不会因此而误释放出去。
在消防压力气瓶的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受钢瓶内储存的灭火剂或驱 动气体的成份、钢瓶材质以及使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钢瓶壁的厚 薄、分布等情况极不规律,因此根据消防压力气瓶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变 形量来确定报警阈值几乎是不可能或是很困难的。
因此,用于确定上述高报警阈值Sh和低报警阈值Sl可采用下述方
法即在未使用过且缠绕有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的消防压
力气瓶上进行水压试验时,低报警阈值Sl和高报警阈值Sh应满足在未 使用过且缠绕有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的消防压力气瓶上进 行水压试验时,报警盒5能够在水压试验压力Ph以上和爆破压力以下的 区间内可靠地进行报警的条件,即使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 能够可靠地断开。
所述的爆破压力为实际爆破压力Pba、爆破压力计算值压力Pb、 1.7 倍的水压试验压力Ph (或2. 55倍的公称工作压力)或3倍的最大工作压 力。
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应能理解,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 进行变化或改进。
1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其中消防压力气瓶主要包括钢瓶(1)、储存在钢瓶(1)中的灭火剂或驱动气体、安装在钢瓶(1)的上端开口处,用于密封住储存在钢瓶(1)中的灭火剂或驱动气体的容器阀(3)、一根相隔间距缠绕在钢瓶(1)外壁面上的具有应变效应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与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测量端相连,用于测量变形量及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盒(5)及一个与报警盒(5)电连接且安装在钢瓶(1)的开口处,其进口与钢瓶(1)的内部相连通,而出口通大气的电启动放气阀门(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1)报警盒(5)第一次加电、停电后恢复加电后或正常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的S10阶段;(2)对t1时刻检测到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St1是否达到高报警阈值Sh进行判断的S20阶段;(3)如果S2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1已达到高报警阈值Sh,报警盒(5)立即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而进行故障报警的S30阶段;(4)如果S2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1未达到高报警阈值Sh,对变形量St1是否达到低报警阈值Sl进行判断的S40阶段;(5)如果S4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1未到达低报警阈值Sl,返回S10阶段;(6)如果S4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1已达到低报警阈值Sl,报警盒(5)立即发出故障预警信号而进行故障预警,并继续实时检测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的S50阶段;(7)对t2时刻检测到的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变形量St2是否达到高报警阈值Sh进行判断的S60阶段;(8)如果S6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2未达到高报警阈值Sh,返回S50阶段;(9)如果S6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t2已达到高报警阈值Sh,对t2时刻与t1时刻之间的时间差Δt是否大于时间差阈值Td进行判断的S70阶段;(10)如果S7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时间差Δt小于等于时间差阈值Td,报警盒(5)立即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而进行故障报警的S80阶段;(11)如果S7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时间差Δt大于时间差阈值Td,报警盒(5)立即发出开启电启动放气阀门(6)的信号而将钢瓶(1)进行放气的S90阶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报警阈值Sh大于低报警阈值Sl。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间差At大于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间差阈值Td大于l秒。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报警阈值Sh和低报警阈值Sl应满足在未使用过且缠绕有线型变形量传感器(4)的消防压力气瓶上进行水压试验时,报警盒(5)能够在水压试验压力Ph以上和爆破压力以下的区间内可靠地进行报警的条件。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爆破压力为实际爆破压力Pba、爆破压力计算值压力Pb、 1. 7倍的水压试验压力Ph、 2.55倍的公称工作压力或3倍的最大工作压力。
7、 一种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其中消防压力气瓶主要包括钢瓶(1)、储存在钢瓶(1)中的灭火剂或驱动气体、安装在钢瓶(O的上端开口处,用于密封住储存在钢瓶(1)中的灭火剂或驱动气体的容器阀(3)、两根相隔间距缠绕在钢瓶(1)外壁面上的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同时与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L)的测量端相连,用于测量变形量及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盒(5)及一个与报警盒(5)电连接且安装在钢瓶(1)的开口处,其进口与钢瓶(1)的内部相连通,而出口通大气的电启动放气阀门(6);所述的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断开时所受的应力不同,其中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断开时所受的应力大于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L)断开时所受的应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1) 报警盒(5)第一次加电、停电后恢复加电后或正常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的变形量的S100阶段;(2) 对tl时刻检测到的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的变形量Shtl是否达到与其断开相对应的高报警阈值Sh进行判断的S110阶段;(3) 如果S11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htl己达到高报警阈值Sh,表明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己断开,报警盒(5)立即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而进行故障报警的S120阶段;(4) 如果S11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htl未达到高报警阈值Sh,对tl时刻检测到的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L)的变形量Sltl是否达到与其断开相对应的低报警阈值Sl进行判断的S130阶段;(5) 如果S13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ltl未达到低报警阈值Sl,返回S100阶段;(6) 如果S13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ltl已达到低报警阈值Sl,表明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a)已断开,报警盒(5)立即发出故障预警信号而进行故障预警,并继续实时检测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变形量的S140阶段;(7) 对t2时刻检测到的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的变形量Sht2是否达到与其断开相对应的高报警阈值Sh进行判断的S150阶段;(8) 如果S15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ht2未达到高报警阈值Sh,返回S140阶段;(9) 如果S15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变形量Sht2已达到高报警阈值Sh,对t2时刻与tl时刻之间的时间差A t是否大于时间差阈值Td进行判断的S160阶段;(10) 如果S16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t2时刻与tl时刻之间的时间差At小于等于时间差阈值Td,报警盒(5)立即出故障报警信号而进行故障报警的S170阶段;(11)如果S160阶段的判断结果是t2时刻与tl时刻之间的时间差At大于时间差阈值Td,报警盒(5)立即发出开启电启动放气阀门(6)的信号而将钢瓶(1)进行放气的S180阶段。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是由不同低塑性材料制成,或由相同的低塑性材料制成,但其物理结构不相同。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在钢瓶(1)的外壁面上平行设置,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0 25厘米。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报警阈值Sh大于低报警阈值Sl。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间差At大于零。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间差阈值大于l秒。
13、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报警阈值Sh和低报警阈值Sl应满足在未使用过且缠绕有两根低塑性线型变形量传感器(H, L)的消防压力气瓶上进行水压试验时,报警盒(5)能够在水压试验压力Ph以上和爆破压力以下的区间内可靠地进行报警的条件。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爆破压力为实际爆破压力Pba、爆破压力计算值压力Pb、 1.7倍的水压试验压力Ph、 2.55倍的公称工作压力或3倍的最大工作压力。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防止防爆消防压力气瓶误放气的报警方法。其包括报警盒实时检测传感器变形量;如果t1时刻检测到变形量已达到高报警阈值,发出故障报警信号;如果t2时刻检测到的变形量已达到高报警阈值,并且t2与t1时刻之间的时间差Δt大于时间差阈值Td,报警盒开启电启动放气阀门而放气等阶段。本发明提供的报警方法能够在报警盒检测到传感器的变形量达到高报警阈值后,或先达到低报警阈值后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高报警阈值时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运输、搬运、停电或正常运行过程中因线型变形量传感器直接或间接受到机械外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所引起的灭火剂或驱动气体的意外释放,因此能够提高防爆消防压力气瓶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A62C37/00GK101491721SQ20091000944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4日
发明者珏 侯 申请人:珏 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