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高喷射消防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5571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举高喷射消防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举高喷射消防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灭火用的举高喷射消防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中城市的建筑越来越高而举高消防车的发展却很缓慢,消防产品的更新换代已经达不到城市发展的需求。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国内最高的消防车是杭州引进芬兰产的101米曲臂登高消防车,车长16.3米,车重60. 2吨, 一共有16个轮子,其最大工作高度达到101米。工作的时候先伸出4条腿,4条腿站稳后消防车整个被升起,16个车轮全部腾空。最高工作高度101米、价值2200万元的消防车日前在杭州开始"服役"。新装备的登高消防车来自芬兰,曲臂完全升起时,最高工作高度达101米。在101米高空中,如果风力很大,云梯会抖动得很厉害,风速3. l米/秒时,工作台摆动幅度大概是1米,如果操作人员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很难担当重任。操作这辆世界上最高的消防登高车的驾驶员,驾龄须在8年以上。另外,对于驾驶员的身体平衡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上述101米曲臂登高消防车基础上进一步
改进,工作高度更高,配重更大,抗风性更好,而且采用遥控方式操作,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举高喷射消防车,包括一
台消防车和两台水箱车,所述消防车包括驾驶室、底盘、支腿构成的下车机构,以及由回转
支承、操控台、一级主臂、二级伸縮臂、三级折臂、遥控水炮、水路系统、液压系统和视频采集
系统组成的上车机构;所述消防车车体两侧设有主连接端,所述水箱车的车体设有副连接
端和辅助支腿,所述主连接端通过一咬合机构,与设置在所述水箱车车体上的副连接端连
接固定,使所述水箱车与所述消防车连为一体;所述咬合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主
连接端两侧的"人"字形连杆机构,构成所述"人"字形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顶端与所述主
连接端铰接,所述"人"字形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连
杆的自由端与液压缸活塞杆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设有钩状体,所述副连接端两侧设有与所述钩状体匹配的挂耳或盲孔,当所述第一连杆自由端受液压缸活塞杆作用,向远离所述副连接端的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杆随之移动,所述钩状体可以钩住所述副连接端的挂耳或盲孔,从而将所述主连接端和副连接端连接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连接端和副连接端的底部都装有独立支脚,所述主连接端支脚和副连接端支脚的底端共同固定在一块缓冲垫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一级主臂采用槽形结构,所述二级臂收拢时可以纳入所述一级主臂的凹陷部;所述一级主臂与所述二级臂的连接处设有一个平衡架,所述平衡架根部与所述一级主臂或所述二级臂铰接,所述消防车底盘通过下伸縮臂与所述平衡架端部铰接,所述平衡架端部通过上伸縮臂与所述二级臂中部铰接[0008] 所述平衡架可采用杆形、板形或槽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原理是一台消防车和两辆配重水箱车所组合而成的新型消防车,其中水箱车的构造主要就是在水箱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四条支腿,并通过咬合机构使三车连接为一体,达到增加接地面积、加大配重的目的。 一级主臂采用槽形结构,可以使所述二级臂纳入其凹陷部,降低整车高度。在一级主臂与二级臂之间增设平衡架,是为了增强一级主臂与二级臂的稳固性,平衡架与上下两根伸縮臂构成两个三角形结构,并且两根伸縮臂之间夹角可达145度以上,可大大提高上车机构的稳固性和抗风性能,并且使二级臂在水平作业时不会因重力原因而下垂折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产品的设计高度已经超过目前世界最高的举高消防车的高度,工作高度更高,配重更大,抗风性更好,而且采用遥控方式操作,更加安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能力大大提高。

[0011]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车的工作状态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车的行驶状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副车连接端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主副车连接端支腿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履带架臂车的工作状态图,图7为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咬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咬合机构咬合锁紧的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臂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3,举高喷射消防车,包括一台消防车1和两台水箱车2,消防车1为主车,水箱车2为副车。消防车1包括驾驶室4、底盘5、支腿构成的下车机构,以及由回转支承平台7、操控台、一级主臂8、二级臂9、三级臂10、遥控水炮11、水路系统、液压系统和视频采集系统组成的上车机构,上车机构与底盘5之间通过回转支承平台7连接;其中水箱车2的车体设有辅助支腿12,消防车1车体两侧设有主连接端13,主连接端13通过咬合机构与设置在水箱车2车体上的副连接端15连接固定,使水箱车2与消防车1连为一体。[0022] 参见图4,主连接端13和副连接端15的底部安装有独立支脚21和22。优选方案参见图5,主连接端支脚21和副连接端支脚22的底端装有球形头,所述球形头分别插入缓冲垫23上的盲孔内,并用挡片固定。 参见图7、8,咬合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安装在主连接端13两侧的"人"字形连杆机构构成所述"人"字形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16顶端与主连接端13铰接,第二连杆17与第一连杆16的中部铰接,第一连杆16的自由端与液压缸14的活塞杆18连接,液压缸14可以选择双杆液压缸或由两只单杆液压缸焊接而成。第二连杆17的自由端设有钩状体19,副
4连接端15两侧设有与钩状体19匹配的挂耳20。当第一连杆16自由端受活塞杆18作用,沿轴心向远离副连接端15的方向转动时,第二连杆17随之移动,钩状体19可以钩住副连接端15上的挂耳20,从而将主连接端13和副连接端15连接固定。 参见图1、图9, 一级主臂8采用槽形结构, 一级主臂8通过主臂收縮臂25与底盘5连接。二级臂9为箱型梁,收拢时可以纳入一级主臂8的凹陷部。 一级主臂8与二级臂9的连接处设有一个平衡架24,平衡架24根部与一级主臂8或二级臂9铰接,消防车底盘5通过下伸縮臂6与平衡架24端部铰接,平衡架24端部上表面还连有一根上伸縮臂3,上伸縮臂3顶端与二级臂9中部铰接。平衡架24可采用杆形、板形或槽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平衡架24为采用由钢板弯成的槽型结构。 上车机构的所有液压控制系统采用遥控系统。一级主臂8采用主臂收縮臂25进行变幅,使一级主臂8抬起与落下。二级臂9由六节伸縮臂组成,通过下伸縮臂6、平衡架24和上伸縮臂3进行变幅,使二级臂9抬起与落下。三级臂10采用混凝土泵车的五节折臂布局,由安装在臂架里的伸縮油缸变幅。三级臂10通过回转平台安装在二级臂9的顶端,由回转马达驱动,使三级臂10围绕二级臂9顶端圆心回转。控制系统也采用遥控系统,备用操作台安装在二级臂9顶端的回转平台上,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完成液压系统的控制工作。在三级臂10的顶端,安装一台遥控水炮11和一部视频监控设备。 参见图6,由于二级臂9过长,水平作业时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另设一部履带式架臂车26,是在履带式挖掘机的底盘上安装一部由两节伸縮臂组成的架臂杆27,使架臂杆27顶在二级臂9的端部,起到支撑二级臂9的作用,从而保证二级臂9在水平作业时不会因为重力的原因而弯曲折断。 工作时。由主车首先进入工作状态,利用安装在车体两侧的支腿6内的油缸使整车保持平衡并支承整车,随后两台水箱车2进入主车两侧,使主车与副车的通过主连接端13和副连接端15连接紧固,然后放下辅助支腿12。上车体与底盘5之间由回转支承平台7连接,并由回转支承平台7带动整个上车机构实现回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有液压系统的动力来源为主车与副车发动机,由发动机带动齿轮泵产生压力油。并由换向阀实现上下车的互锁。调至下车端向下车供油,操纵下车操纵阀的五个手柄,可分别完成四个支腿6内的油缸单独动作或联合动作。调至上车端向上车供油,操纵遥控器可完成上车部分所有的变幅、回转、伸縮、水炮方向的单独或联合动作。[0029] 本实用新型的消防功能主要由水路系统进行控制,其动力来源为副车发动机,由发动机带动水泵产生高压水,流向主车的分向阀再流向安装在臂架上的管道通向顶端的遥控水炮ll进行灭火作业。副车的水源为车载的集水箱,并由外接水源向副车补水以保证副车的重量,保证其作为配重车的稳固,提高安全性。 该车垂直作业时,先由主车进入作业区,利用安装在车体两侧的支腿6内的油缸使整车保持平衡并支承整车,随后两台水箱车2进入主车两侧,使主车与副车的通过主连接端13和副连接端15连接紧固,利用遥控器操纵一级主臂8、二级臂9、三级臂10进行变幅、升高。达到火场内,用副车向遥控水炮11供水、监控视频观察火场情况、遥控器控制方向和流量,达到灭火的目的。 另外,由于现在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加油站、加气站和油库的增加,但这些地方属于高危险地区,一旦发生火险其后果不堪设想,将会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本实用新型由于臂架长、可以水平作业,三级臂io前端包裹防火材料以后,可以伸入到火场中心等消防员不能到达的地方,其灭火能力将成倍提高。由于本产品使用遥控操纵,消防员和操作人员可以退到安全线以外,一旦有爆炸情况发生也不会发生消防员伤亡的情况。
权利要求举高喷射消防车,包括一台消防车和两台水箱车,所述消防车包括驾驶室、底盘、支腿构成的下车机构,以及由回转支承、操控台、一级主臂、二级伸缩臂、三级折臂、遥控水炮、水路系统、液压系统和视频采集系统组成的上车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消防车车体两侧设有主连接端,所述水箱车的车体设有副连接端和辅助支腿,所述主连接端通过一咬合机构,与设置在所述水箱车车体上的副连接端连接固定,使所述水箱车与所述消防车连为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高喷射消防车,其特征是所述咬合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主连接端两侧的"人"字形连杆机构,构成所述"人"字形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顶端与所述主连接端铰接,所述"人"字形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端与液压缸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设有钩状体,所述副连接端两侧设有与所述钩状体匹配的挂耳或盲孔,当所述第一连杆自由端受液压缸活塞杆作用,向远离所述副连接端的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杆随之移动,所述钩状体可以钩住所述副连接端的挂耳或盲孔,从而将所述主连接端和副连接端连接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高喷射消防车,其特征是所述主连接端和副连接端的底部都装有独立支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举高喷射消防车,其特征是所述主连接端支脚和副连接端支脚的底端共同固定在一块缓冲垫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2、3、4任一项所述的举高喷射消防车,其特征是所述一级主臂采用槽形结构,所述二级臂收拢时可以纳入所述一级主臂的凹陷部;所述一级主臂与所述二级臂的连接处设有一个平衡架,所述平衡架根部与所述一级主臂或所述二级臂铰接,所述消防车底盘通过下伸縮臂与所述平衡架端部铰接,所述平衡架端部通过上伸縮臂与所述二级臂中部铰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举高喷射消防车,其特征是所述平衡架采用杆形、板形或槽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灭火用的举高喷射消防车,是由一台消防车和两辆配重水箱车所组合而成的新型消防车,其中水箱车的构造主要就是在水箱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四条支腿,并通过咬合机构使消防车和两辆配重水箱车连接为一体,达到增加接地面积、加大配重的目的。一级主臂采用槽形结构,可以使所述二级臂纳入其凹陷部,降低整车高度。在一级主臂与二级臂之间增设平衡架,是为了增强一级主臂与二级臂的稳固性,平衡架与上下两根伸缩臂构成两个三角形结构,并且两根伸缩臂之间夹角可达145度以上,可大大提高上车机构的稳固性和抗风性能,而且采用遥控方式操作,更加安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能力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A62C27/00GK201505383SQ200920180079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3日
发明者金猛 申请人:金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