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消防安全保障系统及其灭火方法

文档序号:239601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隧道消防安全保障系统及其灭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消防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消防安全保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类生产、生活需求仍不断增加,工程建设水平和现代化交通理念的迅速发展,修建长距离地下隧道,贯通城市交通过江、河及密集建成区等交通障碍,是打造现代城市成熟交通组织线的必须举措。大量的人员及货物(尤其高危险性的货物)日以继夜地通过环境相对密闭的隧道运送到各地,在隧道内热量不易消散,任何细小的事故都可能引发隧道火灾。隧道火灾时温度较高,扑救相当困难,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着隧道长度和交通量的加大,隧道内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也越大,危害也越大,情况多变,现有国内各类隧道虽然按国家和地方相应标准根据不同长度要求对消防设备设计作出相应规定,但各级标准相差较大,且对整体操作并未有明确 规定,在系统性上还有待深化。此外,如果固定式消防系统受到损坏,将大大影响灭火效果,因此,一套有效的移动式应急消防设备必不可少。因此,归纳出一套完整的,有效的,能适应各种突发状况的,固定式与移动式设备相结合的,适用于国内隧道使用的消防系统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消防安全保障系统,是一种应用于隧道内的综合消防系统,体现火灾发生时各类消防措施的综合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分案是一种隧道消防安全保障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内的固定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隧道还设有移动消防设备,该固定消防设备包括设在隧道内的火灾探测器和固定式灭火设备,火灾探测器和部分固定式灭火设备与中控室连接,移动消防设备为移动式水成泡沫消防车。固定式灭火设备包括泡沫水喷雾系统、水喷雾系统、泡沫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系统、灭火器、水幕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消防灭火方法,能够结合固定式灭火设备和移动消防设备进行灭火。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隧道消防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火灾探测器探测热源并确定着火点后,将信号通知中控室,由中控室启动固定式灭火设备进行灭火,若固定式灭火设备无法满足控火要求,则中控室向管理中心报警,派出移动式水成泡沫消防车,逆向进入隧道并到达着火点,由车载移动式水成泡沫灭火装置完成灭火。启动固定式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具体为启动水喷雾泵和泡沫泵组或水喷雾泵组,实施初期火灾压制,同时,位于防火分区两端的水幕控制阀组及喷头开启,防止隧道排风对灭火系统的影响,完成灭火后人工关闭水喷雾加压泵组、泡沫液储罐及加压泵组、水幕泵组、水成泡沫喷淋控制阀组或水喷雾控制阀组。灭火过程中如泡沫液喷完后尚未完成灭火,则由泡沫液储罐的液位计传送低液位信号至中控室同时关闭泡沫液泵组,而水喷雾泵组继续喷水,控制火势,并由中控室通知泡沫液供应方或储存处运送泡沫液,通过地面式进料装置向储罐内补充泡沫液,至高液位时传送信号至中控室,再次打开泡沫液泵组参与灭火。本发明将固定式和移动式消防设施的使用进行整合,能够提高对火灾事故的控制及应变能力。控制中心可根据火情不同采用不同的灭火措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合理调度,实现为一种能适应火灾发生时各种突发情况的灭火安全保障系统,能够完整地,有效地适应各种隧道突发火灾。


图I为一种地面式泡沫液进料装置。图2为另一种地面式泡沫液进料装置。图3为火灾应急消防车系统图。图4为火灾应急消防车示意图。图5为火灾应急消防车的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一种隧道消防安全保障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内的固定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隧道还设有移动消防设备,该固定消防设备包括设在隧道内的火灾探测器和固定式灭火设备,火灾探测器和部分固定式灭火设备与中控室连接,移动消防设备为移动式水成泡沫消防车。灭火设备包括泡沫水喷雾系统、水喷雾系统、泡沫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系统、灭火器、水幕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火灾探测器安装在隧道侧壁顶部,每隔20 30m距离安装一个,并与中控室连接。消火栓系统的管路系统,水喷雾系统的管路系统,水幕系统的管路系统,泡沫消火栓系统的管路系统和泡沫水喷雾系统的管路连接等固定式火灾扑灭设备均为现有技术,由中控室统一控制。该隧道内还设有泡沫液储罐,泡沫水喷雾系统以及泡沫消火栓系统均与泡沫液储罐连接。每隔20 30m距离安装一套固定式火灾扑灭设备,隧道内还设有摄像头,该摄像头与中控室连接,该摄像头每隔20 30m距离安装在隧道侧壁,用于中控室的监控人员观察火情。火灾发生后有以下几种情况。I.火灾发生初期即被发现,且火势受控时,由隧道内通行人员使用灭火器完成灭火。2.火势难以控制时,根据隧道长度及重要性分为以下几种情况。a.对于中长距离重要隧道,隧道内固定式消防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泡沫水喷雾系统或水喷雾系统、消火栓系统、灭火器、水幕系统。火灾探测器探测热源并确定着火点后,将信号通过控制系统通知中控室,由中控室向消防队报警并启动水喷雾加压泵组、泡沫液储罐、泡沫液加压泵组及水幕泵组,水成泡沫喷淋控制阀组打开,水成泡沫喷淋喷头喷出3%水成泡沫液,开始灭火(对于仅设置水喷雾系统的隧道,则启动水喷雾加压泵组,水喷雾控制阀组喷出雾状水滴,开始灭火)。同时,位于防火分区两端的水幕控制阀组及喷头开启,防止隧道排风对灭火系统的影响。消防队赶到后,开启消火栓泵组,使用隧道内固定式灭火装置(消火栓及灭火器)及消防队自带消防设施参与灭火。完成灭火后人工关闭水喷雾加压泵组、泡沫液储罐及加压泵组、水幕泵组、水成泡沫喷淋控制阀组(或水喷雾控制阀组)及消火栓泵组。灭火过程中如泡沫液喷完后尚未完成灭火,则由泡沫液罐的液位计传送低液位信号至中控室同时关闭泡沫液泵组,而水喷雾泵组继续喷水,控制火势。中控室通知泡沫液供应方或储存处运送泡沫液,通过地面式进料装置向储罐内补充泡沫液,至高液位时传送信号至中控室,再次打开泡沫液泵组参与灭火。b.对于重要性一般的中距离隧道,隧道内固定式消防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泡沫消火栓系统及灭火器。火灾探测器探测热源并确定着火点后,将信号通过控制系统通知中控室,由中 控室向消防队报警,消防队赶到后,开启消火栓泵组,使用隧道内固定式灭火装置(泡沫消火 栓及灭火器)及消防队自带消防设施参与灭火。完成灭火后关闭消火栓泵组。c.对于重要性一般的短隧道,隧道内固定式消防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消火栓系统及灭火器。火灾探测器探测热源并确定着火点后,将信号通过控制系统通知中控室,由中控室向消防队报警,消防队赶到后,开启消火栓泵组,使用隧道内固定式灭火装置(消火栓及灭火器)及消防队自带消防设施参与灭火。完成灭火后关闭消火栓泵组。d.对于重要性较低的短隧道,隧道内固定式消防系统仅为灭火器。隧道内人员发现火灾后,通过移动式通讯措施向消防队报警,消防队赶到后,使用隧道内固定式灭火装置(灭火器)及消防队自带消防设施进行灭火。3.若火灾发生时消防管路损坏或固定消防系统无法满足控火要求,火灾探测器报警信号在5 10分钟内没有消除,则中控室自动向管理中心报警,(或者是由中控室的监控人员根据设在现场的摄像头拍摄的现场情况判断后向管理中心报警),管理中心派出移动式水成泡沫消防车,逆向进入隧道并到达着火点,由车载移动式水成泡沫灭火装置完成灭火。移动式水成泡沫消防车平时位于隧道口外专业停车点。当泡沫液储罐不足时,泡沫液储罐13通过地面式进料装置进料或补料,地面式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25,该进料管的一端与泡沫液储罐13连接,进料管中设有进料阀门26、进料管的另一端设有进料接口,进料接口伸出地面,以便接受泡沫液罐车卸料。进料接口可采用水泵接合器式进料接口 24或法兰闷板式进料接口 27。详见图I和图2的泡沫罐进料装置示意图。23为消防泵房顶板。移动式水成泡沫消防车用于固定式消防系统受到损坏或用于隧道内发生较大火势依据现有固定式灭火系统无法灭火的情况。应急消防车3内主要设备有泡沫罐30,泡沫罐30通过泡沫泵29及阀门与水成泡沫喷淋控制阀组31连接,水成泡沫喷淋控制阀组31通过水喷雾加压泵28及阀门和水喷雾加压泵进水软管35连接,以便连接到与隧道内水喷雾管预留口 22,水成泡沫喷淋控制阀组31通过不锈钢软管32与水成泡沫喷淋管路及喷头33连接,泡沫罐30还通过泡沫消火栓箱36与水成泡沫喷淋控制阀组31连接。其中,水成泡沫喷淋管路及喷头33由7根每根带有I个专用喷头的钢管组成,钢管口径DN100,各钢管间由丝扣连接,位于两端的钢管端部封堵,其中一端安装DN15排气阀。该消防车上还设有可延伸20m的伸缩导杆34,水成泡沫喷淋管路及喷头33可固定在该伸缩导杆34上。
应急消防车可在隧道封闭后由隧道出口逆向进入,抵达火灾发生点后,车辆停在离着火点安全距离外,由消防人员将水喷雾加压泵进水软管35连接隧道内水喷雾管路预留接口,开启水喷雾加压泵及阀门28,采用泡沫消火栓36灭火,或将水成泡沫喷淋管路及喷头33通过伸缩导杆34延伸至着火点上部,开启水喷雾加压泵及阀门28和泡沫泵及阀门29,由水成泡沫喷淋控制阀组31完成水成泡沫液混合后通过水成泡沫喷淋管路及喷头33喷出水成泡沫灭火。
泡沫水喷雾系统、水喷雾系统及应急消防车灭火时,为减少隧道通风对消防影响,着火点两侧罪近风机端的水.系统启动。
权利要求
1.ー种隧道消防安全保障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内的固定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隧道还设有移动消防设备,该固定消防设备包括设在隧道内的火灾探测器和固定式灭火设备,火灾探测器和部分固定式灭火设备与中控室连接,移动消防设备为移动式水成泡沫消防车。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隧道消防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式灭火设备包括泡沫水喷雾系统、水喷雾系统、泡沫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系统、灭火器、水幕系统中的ー种或几种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消防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隧道内还设有泡沫液储罐,该泡沫液储罐与地面式进料装置连接,地面式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该进料管的一端与泡沫液储罐连接,进料管中设有进料阀门、进料管的另一端设有进料ロ,进料接ロ伸出地面。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隧道消防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应急消防车内主要设备有泡沫罐,泡沫罐通过泡沫泵及阀门与水成泡沫喷淋控制阀组连接,水成泡沫喷淋控制阀组通过水喷雾加压泵及阀门和水喷雾加压泵进水软管连接,以便连接到与隧道内水喷雾管预留ロ,水成泡沫喷淋控制阀组通过不锈钢软管与水成泡沫喷淋管路及喷头连接,泡沫罐还通过泡沫消火栓箱与水成泡沫喷淋控制阀组连接。
5.ー种隧道消防安全保障系统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火灾探测器探测热源并确定着火点后,将信号通知中控室,由中控室启动固定式灭火设备进行灭火,若固定式灭火设备无法满足控火要求,则中控室向管理中心报警,派出移动式水成泡沫消防车,逆向进入隧道并到达着火点,由车载移动式水成泡沫灭火装置完成灭火。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启动固定式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具体为启动水喷雾泵和泡沫泵组或水喷雾泵组,实施初期火灾压制,同时,位于防火分区两端的水幕控制阀组及喷头开启,防止隧道排风对灭火系统的影响,完成灭火后人工关闭水喷雾加压泵组、泡沫液储罐及加压泵组、水幕泵组、水成泡沫喷淋控制阀组或水喷雾控制阀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消防安全保障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内的固定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隧道还设有移动消防设备,该固定消防设备包括设在隧道内的火灾探测器和固定式灭火设备,火灾探测器和部分固定式灭火设备与中控室连接,移动消防设备为移动式水成泡沫消防车。本发明将固定式和移动式消防设施的使用进行整合,提高对火灾事故的控制及应变能力,控制中心可根据火情不同采用不同的灭火措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合理调度,实现为一种能适应火灾发生时各种突发情况的灭火安全保障系统,能够完整地,有效地适应各种隧道突发火灾。
文档编号A62C3/02GK102688570SQ201110071728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4日
发明者樊华青, 王雪东, 许嘉炯, 邬亦俊 申请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