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660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车,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抢险救灾任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多起重特大火灾及其它灾害事故中,人员伤亡非常多,财产损失也非常大,造成这些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缺乏简单便捷的消防抢险设备有关,因此就需要一种集灭火和救援为一体配套设施齐全的消防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灭火和救援为一体配套设施齐全的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包括电动消防车的车厢,车厢内设置有左右两个腔室,至少一个腔室内设置有救援配套设备,腔室的壁板上设置有安置救援配套设备的半封闭式搭扣,一部分救援配套设备通过半封闭式搭扣安置在腔室的壁板上。所述救援配套设备包括消防管、斧头、铁撬、水桶,所述消防管一端接头安装在腔室的壁板上,另一端卷绕后放置在设置的容器内;所述斧头、铁撬、水桶通过半封闭式搭扣安置在腔室的壁板上。所述半封闭式搭扣包括设置的壁板上的搭扣底座和设置在搭扣底座上的U形支撑件。所述救援配套设备通过固定带进行固定。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腔室的壁板上设置有可安置救援配套设备的半封闭式搭扣,通过半封闭式搭扣将救援配套设备安装在腔体的壁板上,由此布置整齐有序,节约了空间,因此可以放置更多的救援配套设备,满足了在一定的车厢内对大量救援配套设备的需求,保证了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图I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的搭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的固定带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的消防管布置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包括电动消防车的车厢1,车厢内设置有左右两个腔室2,至少一个腔室内设置有救援配套设备,救援配套设备包括消防管3、斧头4、铁撬5、水桶6,消防管3 —端接头安装在腔室的壁板上,另一端卷绕后放置在设置的容器7内;腔室的壁板上设置有安置救援配套设备的半封闭式搭扣, 斧头4、铁撬5、水桶6通过半封闭式搭扣安置在腔室的壁板上;半封闭式搭扣包括设置的壁板上的搭扣底座8和设置在搭扣底座8上的U形支撑件9,救援配套设备通过固定带10进行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包括电动消防车的车厢(1),车厢(I)内设置有左右两个腔室(2),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腔室内设置有救援配套设备,所述腔室的壁板上设置有安置救援配套设备的半封闭式搭扣,一部分救援配套设备通过半封闭式搭扣安置在腔室的壁板上。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配套设备包括消防管(3)、斧头(4)、铁撬(5)、水桶¢),所述消防管(3) —端接头安装在腔室的壁板上,另一端卷绕后放置在设置的容器(7)内;所述斧头(4)、铁撬(5)、水桶(6)通过半封闭式搭扣安置在腔室的壁板上。
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封闭式搭扣包括设置的壁板上的搭扣底座(8)和设置在搭扣底座(8)上的U形支撑件(9)。
4.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配套设备通过固定带(10)进行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防车,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消防车车厢结构。它包括电动消防车的车厢,车厢内设置有左右两个腔室,至少一个腔室内设置有救援配套设备,腔室的壁板上设置有安置救援配套设备的半封闭式搭扣,一部分救援配套设备通过半封闭式搭扣安置在腔室的壁板上。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腔室的壁板上设置有可安置救援配套设备的半封闭式搭扣,通过半封闭式搭扣将救援配套设备安装在腔体的壁板上,由此布置整齐有序,节约了空间,因此可以放置更多的救援配套设备,满足了在一定的车厢内对大量救援配套设备的需求,保证了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文档编号A62C27/00GK202666245SQ2012201179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7日
发明者郝正旭 申请人:青岛给力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