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9869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其包括第1探火管、第2探火管、容器和控制容器阀;其中容器内贮存有气体灭火剂;控制容器阀安装在容器上端口处;第1探火管和第2探火管的一端同时连接在控制容器阀上;控制容器阀包括阀体、活塞和弹簧。本发明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双路探火管探测,动作可靠;2、可发出预警信号;3、减少了因泄漏而误动作;4、结构简单。
【专利说明】一种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消防【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是一种全新的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获得了发明专利,并获得许多国家和机构的认可,而且在世界各地诸多行业和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已经受到国际及国内消防界的重视。2006年在最新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对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的应用也进行了说明。我国也先后颁布了一些探火管产品的规范和技术要求,如《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认证技术规范》(CNCA/CTS0015-2010)等,规范中对探火管的一些术语做了如下规定:
[0003]探火管:具有自动探测火灾传递火灾信息,启动灭火装置并能输送气体灭火剂的充压非金属软管。
[0004]目前常用的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主要有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图1为一种常用的直接式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用于贮存气体灭火剂的容器2、安装在容器2上端口处,用于开启容器2的容器阀3和一端连接在容器阀3上,内部充有压力气体,用于自动探火及输送、喷射气体灭火剂的探火管I三部分组成。这种直接式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的灭火机理是在发生火灾时,探火管I上受热温度最高的部位将软化而自动产生爆裂,这时探火管I中的压力将会下降,由此打开容器阀3,结果容器2内的气体灭火剂将经容器阀3后通过探火管I上的破裂孔向外释放到被保护区域,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0005]图2为一种常用的间接式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主要由用于贮存气体灭火剂的容器2、安装在容器2上端口处,用于开启容器2的容器阀3、一端连接在容器阀3上,内部充有压力气体,用于自动探火的探火管1、一端连接在容器阀3上,用于输送气体灭火剂的释放管4以及安装在释放管4上的喷嘴5五部分组成。这种间接式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的灭火机理是在发生火灾时,探火管I上受热温度最高的部位将软化而自动产生爆裂,这时探火管I中的压力将会下降,由此打开容器阀3,结果容器2内的气体灭火剂将通过释放管4从喷嘴5向外释放到被保护区域,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0006]探火管是高科技领域开发的新品种,是一种高科技非金属合成品,其依靠沿探火管设置的诸多探测点(线型)进行火灾探测,集长时间抗漏性、柔韧性及有效的感温性于一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爆裂,从而喷射灭火介质或传递火灾信号,其优点是能快速、准确、有效地探测及扑灭火源,集报警和灭火于一体,并且由于探火管不需要电源,不会因油、灰尘、烟和电磁干扰的影响而导致探测功能减弱和误报警。但现有的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提前预警,只有当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动作以后才能发出警报,不能在火灾发生之前发出警示。2、探火管动作温度过高,由于现有的探火管压力高、流量大,所以其动作温度不能设计过低,这样就不能更灵敏地探测到火灾。3、在安装不良或受到外力作用、鼠咬等情况下会导致探火管泄漏而使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误动作,从而影响被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还须重新在容器2内充装气体灭火剂,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级探火管灭火装置,可在低温时发出预警信号、高温时动作灭火,从而可减少因泄漏而误动作等问题。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包括第I探火管、第2探火管、容器和控制容器阀;其中容器内贮存有气体灭火剂;控制容器阀安装在容器上端口处,用于开启容器;第I探火管和第2探火管的一端同时连接在控制容器阀上,内部充有非助燃性压力气体,并且另一端分别封闭;所述的控制容器阀包括阀体、活塞、活塞杆和弹簧;其中阀体的中部设有水平设置的隔板,由此将阀体的内部分成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并且隔板的中部形成有一个活塞杆贯通孔;阀体的顶面中部设有一个第I探火管接口,顶面内表面上位于第I探火管接口外侧的部位向下形成有一个圆环形上部内腔壁,上部圆周面上形成有一个第2探火管接口,下部圆周面上形成有一个与第2探火管相连的排气口,底面上形成有一个与容器上端口相连的进气口 ;活塞设置在阀体的上部腔体内部,上表面中部形成有一个与上部内腔壁的轴心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的下部内腔壁,下部内腔壁的上部位于上部内腔壁的外侧,并且下部内腔壁的内径等于上部内腔壁的外径,由此将上部腔体分成内腔和外腔;弹簧设置在内腔中;活塞杆贯穿设置在隔板上的活塞杆贯通孔内,并且上端连接在活塞的底面中心部位。
[0009]所述的第I探火管和第2探火管上分别连接有一压力开关。
[0010]所述的第I探火管和第2探火管材料和结构相同或不同,但动作温度不同。
[0011]所述的非助燃性压力气体与容器内贮存的气体灭火剂相同或不同。
[0012]本发明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包括第I探火管、第2探火管、容器、释放管、喷头和控制容器阀;其中容器内贮存有气体灭火剂;控制容器阀安装在容器上端口处,用于开启容器;第I探火管和第2探火管的一端同时连接在控制容器阀上,另一端分别封闭,内部充有非助燃性压力气体;所述的控制容器阀包括阀体、活塞、活塞杆和弹簧;其中阀体的中部设有水平设置的隔板,由此将阀体的内部分成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并且隔板的中部形成有一个活塞杆贯通孔;阀体的顶面中部设有一个第I探火管接口,顶面内表面上位于第I探火管接口外侧的部位向下形成有一个圆环形上部内腔壁,上部圆周面上形成有一个第2探火管接口,下部圆周面上形成有一个与释放管相连的排气口,底面上形成有一个与容器上端口相连的进气口 ;活塞设置在阀体的上部腔体内部,上表面中部形成有一个与上部内腔壁的轴心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的下部内腔壁,下部内腔壁的上部位于上部内腔壁的外侧,并且下部内腔壁的内径等于上部内腔壁的外径,由此将上部腔体分成内腔和外腔;弹簧设置在内腔中;活塞杆贯穿设置在隔板上的活塞杆贯通孔内,并且上端连接在活塞的底面中心部位;第I探火管的一端连接在控制容器阀的第I探火管接口上,第2探火管的一端连接在控制容器阀的第2探火管接口上;释放管的一端连接在控制容器阀的排气口上,用于输送灭火剂;喷嘴安装在释放管上。
[0013]所述的第I探火管和第2探火管上分别连接有一压力开关。
[0014]所述的第I探火管和第2探火管结构相同,但动作温度不同。
[0015]所述的非助燃性压力气体与容器内贮存的气体灭火剂相同或不同。[0016]本发明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采用双路探火管探测,动作可靠;
[0018]2、可发出预警信号;
[0019]3、减少了因泄漏而误动作;
[0020]4、结构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种常用的直接式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一种常用的间接式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示出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中控制容器阀纵向结构剖视图。
[002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进行详细说明。与已有技术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对其进行的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包括第I探火管1A、第2探火管1B、容器2和控制容器阀7 ;其中容器2内贮存有气体灭火剂;控制容器阀7安装在容器2上端口处,用于开启容器2 ;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的一端同时连接在控制容器阀7上,内部充有非助燃性压力气体,并且另一端分别封闭;所述的控制容器阀7包括阀体8、活塞9、活塞杆10和弹簧11 ;其中阀体8的中部设有水平设置的隔板12,由此将阀体8的内部分成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并且隔板12的中部形成有一个活塞杆贯通孔;阀体8的顶面中部设有一个第I探火管接口 13,顶面内表面上位于第I探火管接口 13外侧的部位向下形成有一个圆环形上部内腔壁14,上部圆周面上形成有一个第2探火管接口15,下部圆周面上形成有一个与第2探火管IB相连的排气口 16,底面上形成有一个与容器2上端口相连的进气口 17 ;活塞9设置在阀体8的上部腔体内部,上表面中部形成有一个与上部内腔壁14的轴心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的下部内腔壁18,下部内腔壁18的上部位于上部内腔壁14的外侧,并且下部内腔壁18的内径等于上部内腔壁14的外径,由此将上部腔体分成内腔和外腔;弹簧11设置在内腔中;活塞杆10贯穿设置在隔板12上的活塞杆贯通孔内,并且上端连接在活塞9的底面中心部位。
[0031]现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工作原理阐述如下:现以第I探火管IA的动作温度低于第2探火管IB的动作温度为例进行说明,反之亦然。在正常工作前,首先在第I探火管1A、第2探火管IB内充入具有一定压力的非助燃性压力气体,该气体将通过第I探火管接口 13和第2探火管接口 15流入控制容器阀7上阀体8的内腔和外腔内部,由于这部分气体的压力以及弹簧11的弹性力大于容器2内气体灭火剂的压力,因此活塞9将向下移动,从而利用活塞杆10下端密封住进气口 17,此时容器2、控制容器阀7、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中的压力平衡,因此控制容器阀7处于关闭状态。
[0032]当发生火灾时,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l上的受热部位会产生软化,当外部温度达到第I探火管IA的动作温度时,其上处于最高温度处的部位会因软化而自动爆裂,从而使第I探火管IA内的压力降低,这时内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部的压力消失。当温度继续升高到第2探火管IB的动作温度时,其上处于最高温度处的部位会因软化而自动爆裂,这时外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部的压力消失,此时,活塞9将在容器2内气体灭火剂的压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同时压缩弹簧11,从而使活塞杆9离开进气口 17,之后容器2中的气体灭火剂经阀体8的下部腔体而从容器阀7上的排气口 16流入第2探火管IB中,最后从其上的爆裂孔向外喷放到被保护空间,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0033]当第I探火管IA在外力作用下泄漏时,其内压力降低,与其相连通的内腔中气体的压力也将降低,这时内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的力将消失。但由于第2探火管IB及外腔中的压力正常,因此外腔中气体的压力以及弹簧11的弹性力仍大于容器2内气体灭火剂的压力,所以活塞9不会向上移动,控制容器阀7也不会打开,本装置不会误动作,维修后本装置仍能正常工作。
[0034]当第2探火管IB在外力作用下泄漏时,其内压力降低,与其相连通的外腔中气体的压力也将降低,这时外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的力将消失。但由于第I探火管IA及内腔中的压力正常,因此内腔中气体的压力以及弹簧11的弹性力仍大于容器2内气体灭火剂的压力,所以活塞9不会向上移动,控制容器阀7也不会打开,本装置不会误动作,维修后本装置仍能正常工作。
[0035]实施例2:
[0036]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包括第I探火管1A、第2探火管1B、容器2、释放管4、喷头5和控制容器阀7 ;其中容器2内贮存有气体灭火剂;控制容器阀7安装在容器2上端口处,用于开启容器2,其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的内部充有非助燃性压力气体,其中第I探火管IA的一端连接在控制容器阀7的第I探火管接口 13上,第2探火管IB的一端连接在控制容器阀7的第2探火管接口 15上,另一端分别封闭;释放管4的一端连接在控制容器阀7的排气口 16上,用于输送气体灭火剂;喷嘴5安装在释放管4上。
[0037]现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工作原理阐述如下:现以第I探火管IA的动作温度低于第2探火管IB的动作温度为例进行说明,反之亦然。在正常工作前,首先在第I探火管1A、第2探火管IB内充入具有一定压力的非助燃性压力气体,该气体将通过第I探火管接口 13和第2探火管接口 15流入控制容器阀7上阀体8的内腔和外腔内部,由于这部分气体的压力以及弹簧11的弹性力大于容器2内气体灭火剂的压力,因此活塞9将向下移动,从而利用活塞杆10下端密封住进气口 17,此时容器2、控制容器阀7、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中的压力平衡,因此控制容器阀7处于关闭状态。
[0038]当发生火灾时,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上的受热部位会产生软化,当外部温度达到第I探火管IA的动作温度时,其上处于最高温度处的部位会因软化而自动爆裂,从而使第I探火管IA内的压力降低,这时内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部的压力消失。当温度继续升高到第2探火管IB的动作温度时,其上处于最高温度处的部位会因软化而自动爆裂,这时外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部的压力消失,此时,活塞9将在容器2内气体灭火剂的压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同时压缩弹簧11,从而使活塞杆9离开进气口 17,之后容器2中的气体灭火剂经阀体8的下部腔体而从容器阀7上的排气口 16流入释放管4,最后经喷头5向外喷放到被保护空间,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0039]当第I探火管IA在外力作用下泄漏时,其内压力降低,与其相连通的内腔中气体的压力也将降低,这时内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的力将消失。但由于第2探火管IB及外腔中的压力正常,因此外腔中气体的压力以及弹簧11的弹性力仍大于容器2内气体灭火剂的压力,所以活塞9不会向上移动,控制容器阀7也不会打开,本装置不会误动作,维修后本装置仍能正常工作。
[0040]当第2探火管IB在外力作用下泄漏时,其内压力降低,与其相连通的外腔中气体的压力也将降低,这时外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的力将消失。但由于第I探火管IA及内腔中的压力正常,因此内腔中气体的压力以及弹簧11的弹性力仍大于容器2内气体灭火剂的压力,所以活塞9不会向上移动,控制容器阀7也不会打开,本装置不会误动作,维修后本装置仍能正常工作。
[0041]实施例3:
[0042]如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是在实施例1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的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上分别连接一个压力开关6,其它结构不变。
[0043]现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工作原理阐述如下:现以第I探火管IA的动作温度低于第2探火管IB的动作温度为例进行说明,反之亦然。在正常工作前,首先在第I探火管1A、第2探火管IB内充入具有一定压力的非助燃性压力气体,该气体将通过第I探火管接口 13和第2探火管接口 15流入控制容器阀7上阀体8的内腔和外腔内部,由于这部分气体的压力以及弹簧11的弹性力大于容器2内气体灭火剂压力,因此活塞9将向下移动,从而利用活塞杆10下端密封住进气口 17,此时容器2、控制容器阀7、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中的压力平衡,因此控制容器阀7处于关闭状态。
[0044]当发生火灾时,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l上的受热部位会产生软化,当外部温度达到第I探火管IA的动作温度时,其上处于最高温度处的部位会因软化而自动爆裂,从而使第I探火管IA内的压力降低,这时内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部的压力消失,与其相连的压力开关6动作并输出预警信号。当温度继续升高到第2探火管IB的动作温度时,其上处于最高温度处的部位会因软化而自动爆裂,与其相连的压力开关6动作并输出预警信号,这时外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部的压力消失,此时,活塞9将在容器2内气体灭火剂的压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同时压缩弹簧11,从而使活塞杆9离开进气口 17,之后容器2中的气体灭火剂经阀体8的下部腔体而从容器阀7上的排气口 16流入第2探火管IB中,最后从其上的爆裂孔向外喷放到被保护空间,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0045]当第I探火管IA在外力作用下泄漏时,其内压力降低,与其相连通的内腔中气体的压力也将降低,这时内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的力将消失,与其相连的压力开关6将动作并输出预警信号。但由于第2探火管IB及外腔中的压力正常,因此外腔中气体的压力以及弹簧11的弹性力仍大于容器2内气体灭火剂压力,所以活塞9不会向上移动,控制容器阀7也不会打开,本装置不会误动作,工作人员收到预警信号可以到现场查看,维修后本装置仍能正常工作。[0046]当第2探火管IB在外力作用下泄漏时,其内压力降低,与其相连通的外腔中气体的压力也将降低,这时外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的力将消失,与其相连的压力开关6将动作并输出预警信号。但由于第I探火管IA及内腔中的压力正常,因此内腔中气体的压力以及弹簧11的弹性力仍大于容器2内气体灭火剂压力,所以活塞9不会向上移动,控制容器阀7也不会打开,本装置不会误动作,工作人员收到预警信号可以到现场查看,维修后本装置仍能正常工作。
[0047]实施例4:
[0048]如图4、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是在实施例2提供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的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上分别连接一个压力开关6,其它结构不变。
[0049]当发生火灾时,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l上的受热部位会产生软化,当外部温度达到第I探火管IA的动作温度时,其上处于最高温度处的部位会因软化而自动爆裂,从而使第I探火管IA内的压力降低,这时内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部的压力消失,与其相连的压力开关6动作并输出预警信号。当温度继续升高到第2探火管IB的动作温度时,其上处于最高温度处的部位会因软化而自动爆裂,与其相连的压力开关6动作并输出预警信号,这时外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部的压力消失,此时,活塞9将在容器2内气体灭火剂的压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同时压缩弹簧11,从而使活塞杆9离开进气口 17,之后容器2中的气体灭火剂经阀体8的下部腔体而从容器阀7上的排气口 16流入释放管4,最后经喷头5向外喷放到被保护空间,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0050]当第I探火管IA在外力作用下泄漏时,其内压力降低,与其相连通的内腔中气体的压力也将降低,这时内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的力将消失,与其相连的压力开关6将动作并输出预警信号。但由于第2探火管IB及外腔中的压力正常,因此外腔中气体的压力以及弹簧11的弹性力仍大于容器2内气体灭火剂压力,所以活塞9不会向上移动,控制容器阀7也不会打开,本装置不会误动作,工作人员收到预警信号可以到现场查看,维修后本装置仍能正常工作。
[0051]当第2探火管IB在外力作用下泄漏时,其内压力降低,与其相连通的外腔中气体的压力也将降低,这时外腔中的气体作用在活塞9上的力将消失,与其相连的压力开关6将动作并输出预警信号。但由于第I探火管IA及内腔中的压力正常,因此内腔中气体的压力以及弹簧11的弹性力仍大于容器2内气体灭火剂压力,所以活塞9不会向上移动,控制容器阀7也不会打开,本装置不会误动作,工作人员收到预警信号可以到现场查看,维修后本装置仍能正常工作。
[0052]所述的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的结构相同或不同,但动作温度不同。
[0053]所述的非助燃性压力气体与容器2内贮存的气体灭火剂相同或不同。
[0054]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I探火管(1A)、第2探火管(1B)、容器(2)和控制容器阀(7);其中容器(2)内贮存有气体灭火剂;控制容器阀(7)安装在容器(2)上端口处,用于开启容器(2);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的一端同时连接在控制容器阀(7)上,内部充有非助燃性压力气体,并且另一端分别封闭;所述的控制容器阀(7)包括阀体(8)、活塞(9)、活塞杆(10)和弹簧(11);其中阀体(8)的中部设有水平设置的隔板(12),由此将阀体(8)的内部分成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并且隔板(12)的中部形成有一个活塞杆贯通孔;阀体(8)的顶面中部设有一个第I探火管接口(13),顶面内表面上位于第I探火管接口( 13)外侧的部位向下形成有一个圆环形上部内腔壁(14),上部圆周面上形成有一个第2探火管接口( 15),下部圆周面上形成有一个与第2探火管(1B)相连的排气口( 16 ),底面上形成有一个与容器(2 )上端口相连的进气口( 17 );活塞(9 )设置在阀体(8)的上部腔体内部,上表面中部形成有一个与上部内腔壁(14)的轴心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的下部内腔壁(18),下部内腔壁(18)的上部位于上部内腔壁(14)的外侧,并且下部内腔壁(18)的内径等于上部内腔壁(14)的外径,由此将上部腔体分成内腔和外腔;弹簧(11)设置在内腔中;活塞杆(10)贯穿设置在隔板(12)上的活塞杆贯通孔内,并且上端连接在活塞(9)的底面中心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I探火管(1A)和第2探火管(1B)上分别连接有一压力开关(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1B)结构相同或不同,但动作温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助燃性高压气体与容器(2)内贮存的气体灭火剂相同或不同。
5.一种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I探火管(1A)、第2探火管(IB)、容器(2)、释放管(4)、喷头(5)和控制容器阀(7);其中容器(2)内贮存有气体灭火剂;控制容器阀(7)安装在容器(2)上端口处,用于开启容器(2);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的一端同时连接在控制容器阀(7)上,另一端分别封闭,内部充有非助燃性压力气体;所述的控制容器阀(7)包括阀体(8)、活塞(9)、活塞杆(10)和弹簧(11);其中阀体(8)的中部设有水平设置的隔板(12),由此将阀体(8)的内部分成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并且隔板(12)的中部形成有一个活塞杆贯通孔;阀体(8)的顶面中部设有一个第I探火管接口( 13),顶面内表面上位于第I探火管接口( 13)外侧的部位向下形成有一个圆环形上部内腔壁(14),上部圆周面上形成有一个第2探火管接口(15),下部圆周面上形成有一个与释放管(4)相连的排气口( 16),底面上形成有一个与容器(2)上端口相连的进气口( 17);活塞(9)设置在阀体(8)的上部腔体内部,上表面中部形成有一个与上部内腔壁(14)的轴心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的下部内腔壁(18),下部内腔壁(18)的上部位于上部内腔壁(14)的外侧,并且下部内腔壁(18)的内径等于上部内腔壁(14)的外径,由此将上部腔体分成内腔和外腔;弹簧(11)设置在内腔中;活塞杆(10)贯穿设置在隔板(12)上的活塞杆贯通孔内,并且上端连接在活塞9的底面中心部位;第I探火管(IA)的一端连接在控制容器阀(7)的第I探火管接口(13)上,第2探火管(IB)的一端连接在控制容器阀(7)的第2探火管接口(15)上;释放管(4)的一端连`接在控制容器阀(7)的排气口(16)上,用于输送灭火剂;喷嘴(5)安装在释放管(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上分别连接有一压力开关(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I探火管(IA)和第2探火管(IB)结构相同或不同,但动作温度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级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助燃性压力气体与容器(2)内贮存的气体灭火剂相`同或不同。
【文档编号】A62C37/14GK103768750SQ201310745037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莫莉, 丁敏, 薄丽洁, 曾学义, 邹志武 申请人:青岛中阳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