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0149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包括佩戴于面部的面罩以及用于提供净化空气的主机,所述面罩与主机利用主气道连接;所述主气道上设置有与主气道连通的缓冲气囊。具有上述结构的正压空气呼吸器,在呼气时大量储存气体,并在吸气时迅速排出供应吸气需求。在满足人体单次吸气量的前提下,降低了主机的功率,从而减小了主机的体积与功耗,降低了制造成本。
【专利说明】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压空气呼吸器。
【背景技术】
[0002]呼吸器又称贮气式防毒面具,有时也称为消防面具,是一种自给开放式空呼吸器,广泛应用于消防、化工、船舶、石油、冶炼、仓库、试验室、矿山等部门,供消防员或抢险救护人员在浓烟、毒气、蒸汽或缺氧等各种环境下安全有效地进行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
[0003]呼吸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正压式。所谓正压式,既呼吸器内始终处于正压状态,使得外界的空气无法进从过滤系统外的气体部分入呼吸器内部。
[0004]正压空气呼吸器的洁净空气都是由主机提供,其功率必须与人的呼吸量匹配。气量过小会让使用者感觉呼吸不畅,而单纯通过增大功率来增大气量势必会加大主机的功耗和体积。并且由于人的吸气并非一直进行,而是与呼气间隔,单纯增大进气量也会使得空气压力增大,提高降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利用缓冲气囊收集主机在人呼气时产生的净化空气,并在人吸气的时候提供足够的气量。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包括佩戴于面部的面罩以及用于提供净化空气的主机,所述面罩与主机利用主气道连接;所述主气道上设置有与主气道连通的缓冲气囊。
[000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缓冲气囊为螺旋状,盘于主气道上。在确保缓冲气囊容量的前提下,尽量缩小缓冲气囊所占空间。
[000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主机包括滤芯盒和气缸;所述气缸缸体上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滤芯盒连接,所述出气口与主气道连接。利用滤芯过滤来提供洁净空气,相比于利用空气瓶提供压缩洁净空气成本更低,使用时间也更加持久。
[0009]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滤芯盒内装有若干可更换的滤芯。可根据空气中污染物的不同(如雾霾、干粉尘、预防呼吸性传染病等)来使用不同的过滤材料进行组合,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
[0010]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一个气流控制盒;所述气流控制盒包括安装在主气道上的常开电磁阀;常开电磁阀后的主气道上连接有控制气囊;所述控制气囊与气流控制盒盒体上均安装有配合连接的接电触点;两个接电触点在控制气囊未充气时断开,充气时接触;所述接电触点与常开电磁阀电源线连接。气流控制盒用于控制主气道的开闭,同时使得缓冲气囊充气或者放弃,其节奏与人的呼吸节奏一致。
[00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面罩与气流控制盒之间的主气道为螺旋状。其平时收拢,需要的时候又可以拉伸提供做够的长度。既能保证使用者头部的活动范围不被限制,又能避免主气道过长造成不便。[0012]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依靠左右两边的挂耳固定于面部;还包括一个呼吸器,所述呼吸器与主气道连接。挂耳佩戴的方式简单方便。
[001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面罩与人鼻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鼻罩;鼻罩形状与人鼻相应,且四周设置有胶垫。鼻罩避免佩戴人的鼻子收到压迫而感觉不适,胶垫既能增加气密性,又能使得佩戴更加舒适。
[0014]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呼吸器包括供气头、单向阀、减压气囊;所述减压气囊与主气道连通;单向阀进气端与减压气囊连通,出气端与供气头连接。减压气囊为吸气的最初阶段提供气源,另外还具备为主气道气体减压的功能。
[001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单向阀包括缸体以及可在缸体内前后运动的活塞;所述缸体口部为喇叭形,靠近底部一方与减压气囊连通;活塞后端连接有弧形的隔膜片;供气头上设置有排气单向阀。隔膜片起到助推作用,方便带动活塞。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正压空气呼吸器,在呼气时大量储存气体,并在吸气时迅速排出供应吸气需求。在满足人体单次吸气量的前提下,降低了主机的功率,从而减小了主机的体积与功耗,降低了制造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主机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主机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气流控制盒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呼吸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1面罩本体、2气流控制盒、3主机、4主气道、5缓冲气囊、6滤芯盒、11鼻罩、12挂耳、13胶垫、21常开电磁阀、22控制气囊、23接电触点、24卡子、31进气孔、32缸体、33活塞、34电池、35气缸、36飞轮、37电机、38滤芯、39进气仓、40按钮、51单向阀、52活塞、53供气头、54隔膜片、55减压气囊、56排气单向阀、57补充单向阀、58缸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如图1、图5所示:
[0026]本实用新型包括佩戴于面部的面罩以及用于提供净化空气的主机3,所述面罩与主机3利用主气道4连接;所述主气道4上设置有与主气道4连通的缓冲气囊5。为了减小缓冲气囊5占用的空间,缓冲气囊5可以做成螺旋状,盘于主气道4上。为了增加缓冲气囊5的容量,可以在主气道4上缠绕成双层。
[0027]所述面罩和普通口罩类似,包括面罩本体I ;所述面罩本体I依靠左右两边的挂耳12固定于面部;还包括一个呼吸器,所述呼吸器与主气道4连接。挂耳12佩戴的方式简单方便。面罩本体I与人鼻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鼻罩11 ;鼻罩11形状与人鼻相应,且四周设置有胶垫13。呼吸器包括供气头53、单向阀51、减压气囊55 ;所述减压气囊55与主气道连通4 ;单向阀51进气端与减压气囊55连通,出气端与供气头53连接。单向阀51包括缸体58以及可在缸体58内前后运动的活塞52,其运动轨迹如图5箭头所示;所述缸体58 口部为喇叭形,靠近底部一方与减压气囊55连通;活塞52后端连接有弧形的隔膜片54 ;供气头53上设置有排气单向阀56。减压气囊55设置在面罩本体I内部,供气头53设置在人鼻之下。主气道4隐藏在挂耳12中,与减压气囊55连接。减压气囊55靠近人脸的一侧应采用有一定柔软度,但又不易因加压充排气而变形的材料构成,以避免充气时对面部的压迫感,减压气囊55外侧可选择有一定弹力的软性材料构成。单向阀55前端还有个补充单向阀57,其外层设置有过滤材料,当主机3提供的气量不能满足其吸气要求,可补充所差气量。
[0028]如图2、图3所示:
[0029]所述主机3包括滤芯盒6和气缸35 ;所述气缸35缸体32上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滤芯盒6连接,所述出气口与主气道4连接。滤芯盒6设置在主机3下部,滤芯盒6内装有若干可更换的滤芯38。滤芯38可以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进行有针对的更换。滤芯盒6底部开有若干进气孔31,上部为进气仓39。进气仓39与气缸35缸体32的进气口连接。活塞33由电机37驱动,具体为电机37前端固定有由电机37驱动旋转的飞轮36 ;飞轮36与活塞33连接,活塞33能随着飞轮36的转动在缸体32中前后运动。电机37由电池34带动,按钮40能对控制电机37开关并调节电机37转速。
[0030]如图4所示:
[0031]气流控制盒2包括安装在主气道4上的常开电磁阀21 ;常开电磁阀21后的主气道4上连接有控制气囊22 ;所述控制气囊22与气流控制盒2盒体上均安装有配合连接的接电触点23 ;两个接电触点23在控制气囊22未充气时断开,充气时接触;所述接电触点23与常开电磁阀21电源线连接。控制气囊22用于控制常开电磁阀21的开闭,当控制气囊22充气时两个接电触点23接触,常开电磁阀21电源接通,使得常开电磁阀21关闭。控制气囊22放气时,接电触点23分开,常开电磁阀21电源断开,使得常开电磁阀21开启。气流控制盒2外可以设置一个卡子24,使用的时候可以挂在衣服上。面罩与气流控制盒2之间的主气道4为螺旋状。
[00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通电后电机37启动带动飞轮36,飞轮36带动活塞33使气缸35开始工作。经滤芯盒6过滤后的清洁气体经进气仓39最后进入气缸35缸体32。活塞33将有一定压力的气体经出气口输送到主气道4。
[0033]主气道4为输气的主要通道,主气道4缠绕着缓冲气囊5 (根据需气量的多少可为单层或双层),其主要功能为在呼气时大量储存压缩气体,并在吸气时迅速排出供应吸气需求。为了使缓冲气囊5集气放气与使用者呼吸频率一致,在主气道4上设置了气流控制盒
2。气体经主气道4进入常开电磁阀21 (也就是不通电为开启,通电后关闭),由于常开电磁阀21现处于断电状态,气体通过常开电磁阀21后,一部分进入与主气道4连接的减压气囊55,当减压气囊55的气体充盈后产生一定压力(此气压一定在活塞52可堵范围内),其压力促使另一部分气体进入控制气囊22使其膨胀,并使接电触点23相连常开电磁阀21通电后关闭,气体在主气道4中形成一定压力后进入缓冲气囊5,使得缓冲气囊5开始集气储存,为下次呼吸用气准备。
[0034]减压气囊55主要为吸气的最初阶段提供气源,同时还具备为主气道4气体的减压功能,避免使用者呼吸时气压过大。在吸气开始时由于负压作用其弧形隔膜片54向供气头53内运动,并带动活塞52退出单向阀51,减压气囊55内气体通过单向阀55进入供气头53供吸气。之后减压气囊55内压力减小,气流控制盒2内的控制气囊22放气复位,接电触点23断开,常开电磁阀21关闭,主气道4打开,缓冲气囊5内储存的压缩气体迅速通过主气道4向减压气囊55内补充气体,以满足使用者的单次吸气量。呼气时隔膜片54向外运动带动活塞52将单向阀51堵死,减压气囊55再次充气进入下一次呼吸循环,呼出气体由排气单向阀56排出面罩。
[0035]现有空气净化呼吸器设备沉重、体积较大、佩戴不便、操作复杂等设备方面问题。本品主机3小巧、轻便使用者可随身携带,不影响使用者的活动范围,缓冲气囊5设计解决了气体储存的问题,挂耳口罩形面罩佩戴方便,内部鼻罩密闭性好,可避免未过滤气体吸入体内,使用者可根据自身情况来调节空气净化呼吸器的气流量,且本产品还有补充气量的设计,以尽量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
[0036]解决了现有空气净化呼吸器滤芯组成不变、更换复杂等问题。本品滤芯盒6可与主机进行拆合,滤芯盒6可整体更换,也可根据空气中污染物的不同(如雾霾、干粉尘、预防呼吸性传染病等)来使用不同的过滤材料进行组合,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
[0037]解决了现有空气净化呼吸器在使用时对人们感观的影响,现有空气净化呼吸器的面罩多为半包型或全包型,只能在特定的地点、环境下使用,而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本品面罩佩戴后外观与普通口罩差异不大,易被使用者本人与周围民众接受,与传统审美关吻合,且不影响使用者的说、听、视等日常行为。本品的设计可充分实现了空气净化呼吸器从特定向广泛领域的使用。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包括佩戴于面部的面罩以及用于提供净化空气的主机,所述面罩与主机利用主气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道上设置有与主气道连通的缓冲气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囊为螺旋状,盘于主气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滤芯盒和气缸;所述气缸缸体上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滤芯盒连接,所述出气口与主气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盒内装有若干可更换的滤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气流控制盒;所述气流控制盒包括安装在主气道上的常开电磁阀;常开电磁阀后的主气道上连接有控制气囊;所述控制气囊与气流控制盒盒体上均安装有配合连接的接电触点;两个接电触点在控制气囊未充气时断开,充气时接触;所述接电触点与常开电磁阀电源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与气流控制盒之间的主气道为螺旋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依靠左右两边的挂耳固定于面部;还包括一个呼吸器,所述呼吸器与主气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与人鼻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鼻罩;鼻罩形状与人鼻相应,且四周设置有胶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包括供气头、单向阀、减压气囊;所述减压气囊与主气道连通;单向阀进气端与减压气囊连通,出气端与供气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缸体以及可在缸体内前后运动的活塞;所述缸体口部为喇叭形,靠近底部一方与减压气囊连通;活塞后端连接有弧形的隔膜片;供气头上设置有排气单向阀。
【文档编号】A62B7/10GK203763701SQ201420176099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1日
【发明者】王勇 申请人:王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