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06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灭火器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灭火器进气结构,包括一瓶身、一上盖、一进气控制单元,并瓶身上方具开口;又上盖可盖合瓶身上方开口,并设置导出通道,又于上盖设置进气通道,又设置第一接合部,第一接合部设置进气槽孔,又设置第二接合部,第二接合部具有两平行侧壁、底壁;又高压钢瓶顶部与上盖的第一接合部接合;进气控制单元包括一逆止阀、一撞针、一弹簧、一抵压杆、一开关提把、一插梢,逆止阀设于上盖的进气通道内侧位置,又撞针设于进气槽孔及第二接合部的穿孔位置,并底端具有针部,又于顶端设置顶持部,弹簧可顶持撞针;借此取下插梢时可令开关提把动作并带动抵压杆旋转,并使抵压部可抵压撞针位移刺穿高压钢瓶,使本实用新型可具操作省力及较佳安全性功效。
【专利说明】灭火器进气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灭火器进气结构,主要指一种具有较佳安全性及操作省力确实的灭火器进气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习知灭火器主要于加压钢瓶内容置灭火粉末,当使用时可按压阀门使得高压气体可夹带灭火粉末喷出灭火,然而该钢瓶内的压力将随时间而减少,当压力不足时需再填充气体,因而具有维护及填充不便缺失。
[0003]为改进前述情形,目前具有可外加高压钢瓶的灭火器,并该灭火器的瓶身内容置灭火粉末,并该瓶身具有出口、进气口,并于进气口外接高压钢瓶,且对应高压钢瓶位置设置撞针、按钮,并于按钮上方设置可掀开及盖合的护盖,使得护盖盖合时可遮覆按钮,并可防止误触按钮,又使用时可掀开护盖,并按压按钮可令撞针位移刺破高压钢瓶的预留开口,并使高压钢瓶的气体可导入瓶身将瓶身内的灭火粉末由出口喷出灭火。
[0004]然而前述结构使用时须施力按压使撞针可刺破高压钢瓶,仍造成施力操作不便及力量较小者可能不能顺利按压操作情形,又该护盖可由非使用者轻易开启,仍可能造成按钮外露而被误触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具有较佳安全性及操作省力确实的灭火器进气结构。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灭火器进气结构,包括:
[0008]一瓶身,具有容室可容置灭火粉末,上方具有开口 ;
[0009]一上盖,可盖合瓶身上方开口,又设置与容室连通的导出通道,又于上盖设置与瓶身容室连通的进气通道,又设置第一接合部,并于第一接合部设置与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槽孔,又设置第二接合部,并该第二接合部具有对应进气槽孔位置设置穿孔,又设置枢孔、梢孔;
[0010]一高压钢瓶,顶部与上盖的第一接合部接合,并高压钢瓶的预留开口对应进气槽孔;
[0011]一进气控制单元,主要包括一逆止阀、一撞针、一弹簧、一抵压杆、一开关提把、一插梢,其中该逆止阀设于上盖的进气通道内侧位置,并可防止进气通道的气体逆流,又该撞针设于进气槽孔及第二接合部的穿孔位置,并底端具有可刺穿高压钢瓶预留开口的针部,又于顶端设置凸出于穿孔上方的顶持部,又弹簧可顶持撞针,并使弹簧未压缩时撞针的针部不会刺穿高压钢瓶的预留开口 ;又抵压杆具有杆部与第二接合部的枢孔枢接,又于杆部凸设可与撞针的顶持部抵靠的抵压部;又开关提把具有握持部,并该握持部设于上盖外侧,又于握持部延伸设置侧部与抵压杆连动组接,并使握持部与抵压杆的杆部具有间距;又插梢可穿插前述梢孔,并可限制开关提把动作;而且取下插梢时可由握持部令开关提把动作并带动抵压杆旋转,并使抵压部可抵压撞针位移刺穿高压钢瓶的预留开口。
[0012]进一步,上盖的进气通道设于对应瓶身水平方向,又第一接合部设于对应进气通道垂直方向下方位置,又第二接合部设于对应进气槽孔上方位置,又该第二接合部具有两平行侧壁、底壁,并穿孔设于底壁上,又枢孔及梢孔设于上盖上,又该枢孔设于上盖两侧壁靠近瓶身的内侧位置,并梢孔设于上盖两侧壁远离瓶身的外侧位置。
[0013]进一步,抵压杆的抵压部外缘具有弧边,又该撞针的针部侧缘设置内凹气槽。
[0014]进一步,进气控制单元更包括一挡片,又弹簧底端设于第二接合部的底壁位置,并顶端与挡片抵靠,并该挡片中央具有可穿插撞针的透孔,并该透孔的孔径小于撞针的顶持部宽度,使得弹簧可顶持挡片及撞针,并使弹簧未压缩时撞针的针部不会刺穿高压钢瓶预留开口。
[0015]进一步,抵压杆具有两端座分别设于第二接合部的两侧壁枢孔外侧位置,并于两端座设置接合槽,又该抵压杆的杆部两端可穿插两侧壁的枢孔分别与两端座连动组合;又开关提把具有两侧部由握持部两侧向内延伸,并两侧部分别与抵压杆的两端座的接合槽接合,且该两侧部平时位于对应前述梢孔下方位置,并使插梢位于开关提把上方。
[0016]进一步,进气通道一端设置开口,又进气控制单元更包括气压表,并该气压表设于进气通道的外侧开口位置,并可密合该开口。
[0017]进一步,瓶身的容室中央设置导管,并导管下方具有入口 ;又上盖下方设置内管与前述导管连通,又设置与内管及容室连通的导出通道,并该导出通道具有导出口,且于导出口连设导出管,并于导出管设置阀门。
[0018]进一步,上盖上方设置握把。
[0019]进一步,底壁前方设置排水沟。
[0020]进一步,更包括防尘套,并该防尘套由软质材料制造,并为环形体设于挡片与底壁间,并可包覆弹簧。
[0021]借此本实用新型的瓶身可容置灭火粉末,并未拉动开关提把时该撞针可由弹簧顶持使其针部不刺穿高压钢瓶的预留开口,又当未取下插梢时若不慎拉动开关提把该开关提把的两侧部可与挡梢抵靠以防止开关提把掀起动作,并可确保撞针不会位移动作刺穿高压钢瓶的预留开口,且此时气压表压力为零。
[0022]又使用者取下插梢时可掀起开关提把并带动抵压杆旋转,并使抵压杆的抵压部可抵压撞针的顶持部使撞针位移,且使撞针的针部可刺穿高压钢瓶的预留开口,而前述动作因可由对应撞针远程的握持部位置些微施力即可令抵压杆顶持撞针动作,可具有杠杆原理省力功效,并可确保使用者可顺利刺破高压钢瓶,而放开该开关提把时可借由弹簧的弹性力顶持复位,又该高压钢瓶的高压气体可进入进气通道的逆止阀及瓶身容室内,又该针部气槽设计可令针部刺穿高压钢瓶时气体即可沿气槽导出至进气通道,因而不论撞针是否复位高压钢瓶内的气体皆可导出,可确保实施可靠性,又此时可由外部观测气压表得知瓶身内具有压力,又该高压气体可将瓶身内的灭火粉末经由导管、内管、导出管导移喷出灭火,且本实用新型的握把设于上盖上方对应灭火器重心位置,可便于手部握持灭火,并使本实用新型可具有较佳作动确实安全性及操作省力功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组合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显示开关提把未拉动状态;
[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剖视图,显示开关提把未拉动状态;
[00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拉动开关提把示意图;
[002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拉动开关提把令灭火粉末喷出示意图。
[0030]【符号说明】
[0031]I瓶身11容室12开口
[0032]13导管131入口14底座
[0033]141接合槽2上盖21握把
[0034]22内管23导出通道231导出口
[0035]24导出管241阀门25进气通道
[0036]251开口26第一接合部 261进气槽孔
[0037]27第二接合部 271侧壁272底壁
[0038]273穿孔274环槽275枢孔
[0039]276梢孔277排水沟3高压钢瓶
[0040]31预留开口32钢瓶护盖4进气控制单元
[0041]41逆止阀411主体412套管
[0042]413进气口414出气口42撞针
[0043]421针部422顶持部423气槽
[0044]43弹簧44挡片441透孔
[0045]45抵压杆451端座452接合槽
[0046]453杆部454抵压部455弧边
[0047]46开关提把461握持部462侧部
[0048]47插梢48气压表49防尘套
[0049]5灭火粉末。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51]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灭火器包括一瓶身1、一上盖2、一高压钢瓶3、一进气控制单元4,其中该瓶身I具有容室11以容置灭火粉末5,上方具有开口 12,并中央设置导管13,并导管13下方具有入口 131,又于瓶身I下方设置底座14,并底座14设置接合槽 141。
[0052]上盖2可盖合瓶身I上方开口 12,上方具有握把21,并下方设置内管22与前述导管13连通,又设置与内管22及容室11连通的导出通道23,并该导出通道23具有导出口231,且于导出口 231连设导出管24,并于导出管24设置阀门241,并导出管24未使用时其端部可置于接合槽141内,又于上盖2对应瓶身I水平方向设置与瓶身I容室11连通的进气通道25,并对应进气通道25垂直方向向下设置第一接合部26,并于第一接合部26设置与进气通道25连通的进气槽孔261,又于进气通道25 —端设置开口 251 ;又于对应进气槽孔261上方位置设置第二接合部27,并该第二接合部27具有二平行侧壁271,下方具有底壁272,并于底壁272对应进气槽孔261位置设置穿孔273,并于穿孔273外围设置环槽274,又于二侧壁271靠近瓶身I的内侧位置设置枢孔275,并于远离瓶身I的外侧位置设置梢孔276,又于底壁272前方设置排水沟277,并可便于第二接合部27积水可由排水沟277排出。
[0053]高压钢瓶3顶部与上盖2的第一接合部26接合,并其预留开口 31对应进气槽孔261位置,又于高压钢瓶3下方设置钢瓶护盖32。
[0054]进气控制单元4包括一逆止阀41、一撞针42、一弹簧43、一挡片44、一抵压杆45、一开关提把46、一插梢47、一气压表48、一防尘套49,其中该逆止阀41设于上盖2的进气通道25内侧位置,并可防止进气通道25的气体逆流,且该逆止阀41具有硬质主体411,并于主体411外侧套合软质套管412,并于主体411轴向设置进气口 413,后端侧方设置出气口 414,使得由进气口 413可导入气流经由出气口 414迫使套管412扩张导出,又逆向气流可借套管412套合出气口 414而防止气流逆向进入出气口 414;又该撞针42设于进气槽孔261及第二接合部27的穿孔273位置,并底端具有可刺穿高压钢瓶3预留开口 31的针部421,又于顶端设置凸出于穿孔273上方的顶持部422,又于针部421侧缘设置内凹气槽423 ;又弹簧43底端设于第二接合部27的底壁272环槽274位置,并顶端与挡片44抵靠,并该挡片44中央具有可穿插撞针42的透孔441,并该透孔441的孔径小于撞针42的顶持部422宽度,使得弹簧43可顶持挡片44及撞针42,并使弹簧43未压缩时撞针42的针部421不会刺穿高压钢瓶3预留开口 31 ;又抵压杆45具有两端座451分别设于第二接合部27的两侧壁271枢孔275外侧位置,并于两端座451设置接合槽452,又于两端座451间设置杆部453,并该杆部453两端可穿插两侧壁271的枢孔275分别与两端座451连动组合,并使抵压杆45可枢设于第二接合部27上,又于杆部453外缘凸设可与撞针42的顶持部422抵靠的抵压部454,并于抵压部454外缘设置可使于抵压部454抵压撞针42位移作动的弧边455 ;又开关提把46具有握持部461设于上盖2外侧,并于握持部461两侧向内延伸设置侧部462分别与抵压杆45的两端座451的接合槽452接合,且该两侧部462平时位于对应前述梢孔276下方位置;又插梢47可穿插前述梢孔276,并使插梢47位于开关提把46的两侧部462上方位置,并可限制开关提把46动作;又气压表48设于进气通道25的外侧开口251位置,并可密合该开口 251,又防尘套49由软质材料制造,并为环形体设于挡片44与底壁272间,并可包覆弹簧43,并可防止灰尘附着弹簧43以确保弹簧43可于长时间后仍可顺利作动。
[0055]本实用新型的瓶身I可容置灭火粉末5,而未拉动开关提把46时该撞针42可由弹簧43顶持使其针部421不抵压高压钢瓶3的预留开口 31,又当未取下插梢47时若不慎拉动开关提把46该开关提把46的两侧部462可与插梢47抵靠以防止开关提把46掀起动作,并可确保撞针42不会下移动作刺穿高压钢瓶3的预留开口 31,且此时气压表48压力为零。
[0056]请参阅图6,使用者取下如图3所示插梢47时可掀起开关提把46并带动抵压杆45旋转,并使抵压杆45的抵压部454可抵压撞针42的顶持部422使撞针42向下位移,且使撞针42的针部421可刺穿高压钢瓶3的预留开口 31,并使高压气体由气槽423导出,而前述动作因借由对应撞针42远程的握持部461些微施力即可令抵压杆45顶持撞针42动作,可具有杠杆原理省力功效,并可确保一般使用者皆可击破高压钢瓶3,而放开该开关提把46时可借由弹簧43的弹性力顶持撞针42反向位移位置复位,并如图6、图7所示,该高压钢瓶3的高压气体可进入进气通道25的逆止阀41及瓶身I容室11内,又本实用新型借由该气槽423设计不论撞针42是否如图7所示复位高压气体皆可进入进气通道25,可确保实施可靠性,并此时可由外部观测气压表48得知瓶身I内具有压力,又该高压气体可将瓶身I内的灭火粉末5经由导管13、内管22、导出管24导移喷出灭火,且本实用新型的握把21设于上盖2上方对应灭火器重心位置,可便于手部握持灭火,并使本实用新型可具有较佳作动确实安全性及操作省力功效。
[0057]又本实用新型使用后可令上盖2与瓶身I分离即可再重新组装灭火粉末5,且可于第一接合部26再组装另一高压钢瓶3即可使灭火器重复使用,一般使用者不需特殊工具即可轻易拆装,可具有较佳重复利用功效。
[0058]是以由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具有较佳安全性及操作省力确实功效,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各式逆止阀,并前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例示,并非本实用新型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为的等效改变亦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范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灭火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瓶身,具有可容置灭火粉末的容室,上方具有开口 ; 一上盖,盖合瓶身上方开口,又设置与容室连通的导出通道,又于上盖设置与瓶身容室连通的进气通道,又设置第一接合部,并于第一接合部设置与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槽孔,又设置第二接合部,并该第二接合部具有对应进气槽孔位置设置穿孔,又设置枢孔、梢孔; 一高压钢瓶,顶部与上盖的第一接合部接合,并高压钢瓶的预留开口对应进气槽孔; 一进气控制单元,主要包括一逆止阀、一撞针、一弹簧、一抵压杆、一开关提把、一插梢,其中该逆止阀设于上盖的进气通道内侧位置,又该撞针设于进气槽孔及第二接合部的穿孔位置,并底端具有可刺穿高压钢瓶预留开口的针部,又于顶端设置凸出于穿孔上方的顶持部,又弹簧顶持撞针,并使弹簧未压缩时撞针的针部不会刺穿高压钢瓶的预留开口 ;又抵压杆具有杆部与第二接合部的枢孔枢接,又于杆部凸设可与撞针的顶持部抵靠的抵压部;又开关提把具有握持部,并该握持部设于上盖外侧,又于握持部延伸设置侧部与抵压杆连动组接,并使握持部与抵压杆的杆部具有间距;又插梢穿插前述梢孔,并限制开关提把动作;而且取下插梢时由握持部令开关提把动作并带动抵压杆旋转,并使抵压部抵压撞针位移刺穿高压钢瓶的预留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盖的进气通道设于对应瓶身水平方向,又第一接合部设于对应进气通道垂直方向下方位置,又第二接合部设于对应进气槽孔上方位置,又该第二接合部具有两平行侧壁、底壁,并穿孔设于底壁上,又枢孔及梢孔设于上盖上,又该枢孔设于上盖两侧壁靠近瓶身的内侧位置,并梢孔设于上盖两侧壁远离瓶身的外侧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抵压杆的抵压部外缘具有弧边,又该撞针的针部侧缘设置内凹气槽。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灭火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气控制单元更包括一挡片,又弹簧底端设于第二接合部的底壁位置,并顶端与挡片抵靠,并该挡片中央具有可穿插撞针的透孔,并该透孔的孔径小于撞针的顶持部宽度,使得弹簧顶持挡片及撞针,并使弹簧未压缩时撞针的针部不会刺穿高压钢瓶预留开口。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灭火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抵压杆具有两端座分别设于第二接合部的两侧壁枢孔外侧位置,并于两端座设置接合槽,又该抵压杆的杆部两端穿插两侧壁的枢孔分别与两端座连动组合;又开关提把具有两侧部由握持部两侧向内延伸,并两侧部分别与抵压杆的两端座的接合槽接合,且该两侧部平时位于对应前述梢孔下方位置,并使插梢位于开关提把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灭火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气通道一端设置开口,又进气控制单元更包括气压表,并该气压表设于进气通道的外侧开口位置,并密合该开口。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灭火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瓶身的容室中央设置导管,并导管下方具有入口 ;又上盖下方设置内管与前述导管连通,又设置与内管及容室连通的导出通道,并该导出通道具有导出口,且于导出口连设导出管,并于导出管设置阀门。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灭火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盖上方设置握把。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灭火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底壁前方设置排水沟。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火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由软质材料制造的防尘套,并为环形体设于挡片与底壁间,并包覆弹簧。
【文档编号】A62C13/76GK203971239SQ201420319058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王志成 申请人:王志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